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分析與研究

時間:2022-08-30 09:50:31

導語: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分析與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分析與研究

一、引言

在當前高校教育管理系統中,信息技術新型、高效的手段得到廣泛應用。實現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關鍵問題在于如何實現資源的有效共享和合理分配,校園網具有覆蓋高校教學科研、行政管理、后勤保障和學生管理等方面的特色,成為高校信息化管理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園網平臺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高校的教學、管理,使學生的管理教育質量有了很大提升。因此,立足于校園網平臺,研究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對高校的建設有著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際應用價值。

二、信息化管理在高校教育中的應用

信息化是基于網絡、通信、數據庫等現代化手段,匯總目標各要素至數據庫,為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學習服務的一種技術方法。信息化管理是一種融合信息技術與先進的管理理念的新型管理模式,體現在教育領域則表現為采用現代化信息手段對高校的基礎建設、資源分配、人才培養、行政管理等方面進行統籌管理和組織協調,對教育改革和發展起促進作用。我國高校的信息化管理取得突飛猛進的長足進步,但仍然存在不足。首先,在軟件應用方面,我國高校信息化管理并未形成功能健全、操作簡便的成熟化系統。全國各大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硬件過關,軟件缺乏的現象,很多已經開發出的軟件系統尚停留在處理編寫文字和存儲圖形的階段,不能勝任復雜環境下處理和交互信息的信息化教育的要求,極大限制了國家提出的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的發展目標。其次,不同高校、同一高校不同部門之間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存在兼容性差的問題。由于高校與高校、部門與部門之間的信息化進程不一,信息化管理系統由不同廠家搭建,采用的數據格式和用戶信息格式各不相同,不同系統之間很難實現互操作,造成資源隔離、數據的重復錄入和缺損嚴重,不同系統之間難以進行數據傳遞。僅就學生信息一項內容來說,大多數高校存在不同部門同時擁有但無法兼容的問題,當某一部門更新學生信息后,其他部門無法及時獲悉,導致該部門的學生信息無法更新,嚴重影響各部門間共享同步資源,使信息化管理系統無法發揮其應有的管理優勢。再次,雖然大部分高校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統,但管理建設不足,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高校對管理人員信息化技能培訓力度的重視不夠,更重要的是師生的信息素質有待提高,彼此之間難以形成高效、暢通的科研合作與交流。許多高校甚至存在系統一次性建設的問題,當系統建成后缺乏利用率,喪失了信息化系統本應有的促進高校建設和教育發展的作用。高校教育信息化工程不僅需要信息化技術,更需要適當的管理理念,當二者結合后才能對教育的改革和發展起到應有的促進作用。只有有效地解決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實現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才能提高我國高校教育信息化整體水平,拉近與世界高水平院校的差距,解決我國高等教育遇到的瓶頸問題。

三、教育信息化管理在校園網平臺下的實現

近年來,校園網在高校中得到廣泛應用,相較于中小學,高校的校園網規模較大,性質特殊,因此采用的構架為單區域,下圖所示為校園網平臺下教育信息化管理的系統結構。  校園網下教育信息化管理的系統結構基于校園網平臺的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統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完整的教學信息資源庫。網絡形式的教學工作中建設有效的網絡環境固然重要,但更為重要的是建立資源豐富、信息獲取快捷方便的資源庫。基于計算機等現代技術的信息化只是作為共享分配資源的一種手段,而建立完整的教學資源數據庫才能在實質上完成教育教學的信息化。因此,高校應對教育信息庫的建立投入足夠關注。基于校園網的教育資源庫需要具備科學、全面的資源分類整理,海量資源的容納等特點以及對變化信息及時更新。教師使用的資源庫由于其受眾群體的特殊性質而不同于一般的數據資源庫。高校教師對資源庫的使用側重于教學與科研,這就要求資源庫具備以下特點:圖片、動畫等多媒體素材豐富多樣;教學輔助課件種類涵蓋各學科且內容生動,方便調用;試題針對性突出,起到對學生課后強化訓練的作用;案例鮮明具有代表性;文獻資源浩如煙海,方便查找。由于高校校園網教育資源庫具備以上特點,管理人員要留意優秀教育資源的收集,下載最新的教學數據,經過挑選、整理后進行匯總,采用管理系統上傳至資源庫,以方便教學人員使用。2.暢通的信息交流渠道。高校通暢的信息交流渠道可以有效地促進高校資源的共享分配,為領導層、教學人員和學生的組織管理、教學科研和學習生活提供實時、有效的參考信息。以校園網為依托,分別針對高校管理者、高校學生及家長、對外宣傳人員建立三個各具特色的網絡平臺。對于高校管理者來說,對學校運作、行政管理及校內活動的關注是其主要需求,管理層平臺應主要負責各部門學院公告及教學科研活動的組織安排。該平臺為各二級學院教師提供了一種獲取實時教學咨詢,交流科研心得和就某一問題廣泛探討的手段。對于學生及家長來說,校園網上針對他們建立的平臺主要用于與教師及校方領導的溝通聯系。在這一平臺上,學生可以及時與教師探討、溝通專業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也可以向各學院的輔導員反映大學生活中存在的問題,而學生家長可以通過這一平臺及時了解學校的動態信息,進行教育咨詢并對學校的教學工作提出建議。這就為溝通校方與學生及家長建立了一座暢通無阻、方便快捷的“橋梁”。此外,針對高校宣傳者的校網平臺主要負責面向社會宣傳高校在建設過程中取得的成就以及在教育改革發展中采取的創新型方法,方便有意報考該校的學生對學校進行了解。面向社會各界集思廣益,利用各方對高校教育改革發展提出的寶貴意見促進教育管理工作。3.高效的教師培訓途徑。知識更新在信息化大背景下十分迅捷,極大沖擊了教師行業,教師需要與時俱進的培訓、進修才能滿足時展對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教育信息化的另一大優勢是保障教師的專業素質,利用網絡方便、快捷的特點在校園網上將難以獲得的學習資料以文字信息、視頻和音頻等豐富多彩的形式發送至教學工作者手中。基于校園網的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可以保證及時更新學習資料,使教師完整地掌握一手教育信息,打破了不同學科間的知識壁壘,拓寬了教師的知識面,使其成為知識的傳播者和國家棟梁的培育者。4.信息化的檔案管理。高校教師員工和學生個人信息的檔案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環節,以電子檔案替代紙質形式不僅能保障檔案內容的安全性,為檔案查找帶來極大便捷。校園網中,教師只要在保密權限范圍內就可以對檔案進行即時查看,這樣不僅可以節省查找時間和保存檔案的空間,還可以提高各部門協調工作的效率,為高校管理工作帶來極大便捷。

四、結束語

教育信息化管理不僅是基于現代化信息技術化手段,更是將先進的管理理念與信息化技術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校園網平臺下的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對高校資源實現了有效分配和共享,為高校各部門以及高校與社會各層之間提供了有效的交流溝通渠道,是實現我國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

作者:黃俊 單位:江西省教育考試院

參考文獻:

[1]蔡連玉.教育信息化管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J].中國遠程教育,2007.02

[2]梁林梅,唐 卉,洪 巖.論信息技術對高等教育變革和發展的促進作用[J].現代教育技術,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