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專科醫院建設論文
時間:2022-04-27 04:27:00
導語:國內專科醫院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概括總結了專科醫院的定義、特點,并對國內專科醫院發展簡史和發展現狀進行了回顧和分析。通過闡述目前專科醫院發展面臨的問題以及今后發展需要把握的幾個方面,為進一步加強專科醫院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專科醫院建設發展
【Abstract】Thearticlenotonlygeneralizethedefinitionandcharacteristicofspecilaizedhospital,butalsoreviewthebriefhistoryandanalyzethestatusinquoofspecializedhospital.Byexpoundingtheproblemsthatthespeˉcializedhospitalisfacedwithatpresentandthekeyissueswillbeholdinfuture,thearticleofferreferenceforlaterconstructionofspecializedhospital.
Keywordsspecializedhospitalconstructiondevelopment
當前,專科醫院的發展日益受到重視,它既是適應醫學科技發展的需要,也是滿足醫療服務市場的需要,還是加快醫院發展的需要[1~6]。
1專科醫院(specializedhospital)的定義與特點[1~7]
1.1定義對專科醫院的定義與分類各種文獻敘述略有不同,多數認為是指專門收治某一類專科傷病員的醫院。如傳染病醫院、口腔醫院、結核病醫院等;還有一些類型的專科醫院,如骨科醫院、胸科醫院等,是以骨科或胸科等某一專科為主兼有其他科的綜合醫院,其特點是具有專科技術優勢,主要收治專科傷病員,并進行專科的臨床研究工作,培養專科醫療技術人員。
另有文獻將專科醫院如下分類:一是以某一類疾病或某一系統疾病分科的專科醫院,如腫瘤醫院、心血管病醫院、腦科醫院、眼科醫院、骨科醫院、口腔醫院等;二是以某種人群為服務對象的專科醫院,如兒童醫院、婦產科醫院及近年來國內外出現的老年病醫院等。后一種類型的專科醫院實際上還是綜合性醫院性質,如兒童醫院就包括小兒內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等等。中醫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是否列入專科醫院有較大爭議,有些將之列入綜合醫院或單列。
1.2特點專科醫院的特點在于醫療技術上的“專”,進而達到診治等方面的“精”與“優”。醫院擁有一大批醫療專門技術人才,可以按照客觀需要和專科技術本身發展規律的要求,進行精細分工。以北京腫瘤醫院為例,圍繞腫瘤疾病的診治,根據腫瘤部位不同、組織系統不同,其主要科室分為呼吸內科、淋巴瘤內科、消化內科、血液實體瘤內科、肝膽外科、胃腸外科、頭頸外科、婦瘤外科等等,這既便于病人的診治,又有利于專業技術人員在某一領域深入研究。此類專科醫院往往醫療經驗豐富、專科科研和教學能力較強。目前,我國多數專科醫院主要分布在中等以上的城市。
2我國專科醫院發展簡史
2.1解放前專科醫院的發展[8~10]我國最早的專科醫院應是秦朝的“癘遷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風病隔離醫院。至公元2年的漢平帝時期,政府就集中醫工(當時的醫生之稱)專門劃地建房,集中隔離治療瘟疫患者,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國家開設的傳染病醫院。隨著西醫傳入我國,由外國傳教醫生開設的專科醫院逐漸增多,如1590年葡萄牙人卡內羅在澳門創辦了麻風病院,1934年由美國人伯駕在廣州開辦了“眼科醫局”(即眼科醫院),等等。早期專科醫院限于傳染、結核、精神病三種,以后陸續有了兒童、婦產、口腔、耳鼻喉、眼科、職業病防治等專科醫院。
2.2解放后專科醫院的發展[8,10,11]解放初期,全國專科醫院數量和種類都較少。由于長期以來我國政府一直都實行計劃經濟體制,在醫院建設上基本是政府投資,規劃性很強,全國除少數幾個大城市外,各地專科醫院很少,大、中、小型醫院建設中,專科醫院和綜合醫院的協調、整體發展不夠理想,特別是專科醫院的發展不夠快,質量不高。1983年全國有專科醫院974個(不含中醫、中西醫結合醫院),病床192412張。過去我國結核病、精神病的發病率較高,黨和政府十分重視對結核病、精神病的防治與管理,全國結核病醫院和精神病醫院發展較快,至1983年統計,全國有結核病院114個,精神病院299個,兩者占當時全國專科醫院總數的44%。至2001年底,衛生部統計全國共有專科醫院1972所,病床283820張,占醫院總數的11.8%,占總床位數的12.7%,見表1。
表12001年全國縣及縣以上醫院、床位、人員數(略)注:ˇ全國醫院總數16781個,其中縣及縣以上醫院15451個。
2.3我國最早的一些專科醫院[9]1935年由國人建立的最早的口腔專科醫院是現在西安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的前身。我國的第一所胸腔外科醫院是1957年由著名胸外科專家黃家駟組建的上海胸科醫院。1984年建立的北京黃寺美容外科醫院是全國最早從事美容外科的醫院。1985年開設了全國首家乳腺專科醫院———北京濟慈乳腺醫院。第一家弱智兒童康復醫院———河南博愛弱智兒童康復醫院。1986年開設以我國第一家兒童外科醫院———北京三聯兒童外科醫院。1990年由著名風濕病專家王兆銘創辦的天津市津華風濕類病醫院是我國第一所風濕病專科醫院。
2.4北京市專科醫院的發展[3,7,8,12,13]北京作為首都,政府對衛生投入較多。北京的醫療保健服務需求也較高,專科醫院的建設較早受到各級各方面的重視。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北京市在醫院建設中便著眼全局、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力爭滿足需求。在大力發展綜合醫院的同時,專科醫院也得到很大發展,是專科醫院發展相對最全、最多的城市,如中國醫學科學院下設的腫瘤醫院建于1958年,并于1964年成為國家級腫瘤研究所;1958年建立的阜外醫院是心血管病專科的科研、防治和人才培訓基地,也是全國性心血管病的學術、臨床交流中心,1962年成為國家心血管病研究所;整形外科醫院是我國唯一的大型整形外科專科醫院。除了上述中央直屬的專科醫院外,北京市還有兒童醫院、第一傳染病院、第二傳染病院、口腔醫院、結核病醫院、婦產醫院、精神病專科醫院(北京醫科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康復專科醫院(北京博愛醫院)、中奧癲癇腦病醫院等。至1999年時,全市共有專科醫院37個,極大地方便了專科病患者的醫療需求。
3我國專科醫院發展面臨的問題[1~6,14~19]
3.1總體數量少如前所述,盡管建國后尤其是近些年來,國家和各地政府用于醫院建設的投入不少,專科醫院也有明顯發展,但與我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人民醫療需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與發達國家在專科醫院建設上相
比,除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外,無論是每千人口所擁有的醫生數,還是床位數,都存在較大差距。在許多地區,看病難尤其是在技術水平高的專科醫院看病難問題依然比較突出。
3.2結構不夠合理隨著疾病譜的變化和人民對醫療需求的不斷增長,過去的一些專科醫院已不相適應,比如:麻風病等一些傳染病發病率與病死率近年來都呈下降趨勢,而艾滋病等新的傳染病發病率在上升。近幾年,肝炎發病率始終高居傳染病首位,2001年發病達808697例,死亡數居傳染病第三位,心腦血管疾病、腫瘤在當今發達國家和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都位居前列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代謝性疾病的發病率上升,如高脂血癥、高尿酸血癥、肥胖等等,口腔疾病和牙病的防治也日益為社會和人們所重視,而我國相應的專科醫院較少;我國高血壓病的患病率為11.88%,現患病例逾1億,每年新發病例約300萬,但我國還沒有幾所高血壓病的專科醫院;1994年糖尿病患病率為2%,較1980年翻了兩番,且每年還以1‰的速度增長,而北京等大城市糖尿病專科醫院也較少,現有資料中只有遼寧省有省級的糖尿病專科醫院。需要在技術發展方向上適時調整,重要的是根據醫療需求和疾病流行情況,盡快建設一些新的專科醫院。
3.3專科醫師人員不足專科醫師隊伍薄弱,整體素質不高,這是導致我國專科醫院發展較慢的原因之一。我國醫學院校培養的大多是通科醫生,僅口腔等個別專業有專門培養。國家執業醫師法對醫師的準入制度管理也主要是針對臨床通科醫生,專科醫師多是由醫學院校通科學生畢業后在臨床實際工作中轉變而來。目前,我國還沒有建立如何培養專科醫師的良性運行機制,包括在校教育、在職培養、專科醫師資格認定和晉職等管理辦法。美國專科醫師與一般醫師之比為6:1,而我國2000年分科西醫師人數統計,專科醫師與一般醫師比例還不夠1:1,亟需加大專科醫師的隊伍建設。
3.4政府和各方投入不足在城市醫院建設上,多年來政府注重和投入較多的是綜合醫院建設發展,對專科醫院建設的支持與投入不足。由于過去我國長期的計劃經濟模式,在逐步轉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支持專科醫院發展的相關政策還沒有建立和完善,社會各方對專科醫院的建設發展也還沒有引起高度關注和重視,投入的積極性還沒有充分調動起來。
4發展專科醫院需要把握的主要方面[1~6,14~19]
4.1要注重科學規劃由于資源的有限性,為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需要,發展多少專科醫院、何種專科醫院,如何發展,各級政府都需要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制定發展規劃,用規劃帶動建設,在目前實施和加強區域衛生規劃時尤其重要。規劃要遵循全局性、可行性、先進性、效益性的原則,既要符合地區人群疾病發生、控制的需要,符合醫院所在地區人群醫療保健服務的需要,也要考慮專科現有的特色和優勢,使有限的衛生資源發揮更大的作用,逐步在一定區域、行業范圍內,形成比較配套的綜合醫院和專科醫院。如果聽憑各醫院自行盲目發展,勢必造成資源浪費、醫療系統不平衡和不協調發展。對私營、民營、外資的專科醫院建設,國家、省(市)也需要有計劃、有目的地宏觀規劃和正確導向,加強政策支持力度,嚴格申報、審批,避免專科醫院建設的無序和失控,提高專科醫院的建設質量。
由于各地經濟發展和衛生事業發展的不平衡,人民群眾對醫療的需求不同,對綜合醫院與專科醫院的建設也應因地制宜,著眼發展的大前提下科學規劃,合理安排。在經濟發展較差的地區,如貴州省,其每千人口的醫院床位數僅1.54張,距全國平均水平(2.39張/每千人口)還相距較大,這種情況下大力發展綜合醫院、兼顧專科醫院建設,以滿足群眾基本衛生需求是適宜的;而在一些大城市,每千人口的病床數遠遠大于國家平均水平,如北京市高達7.16,出現衛生資源相對過剩、專科醫院又不足以滿足群眾需要,這時則應根據不同醫療需求,大力發展專科醫院。
4.2加強專科醫師隊伍培養當今臨床醫學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連續性和群體協作性的特點。臨床專科醫師培養應根據各學科具體情況,制定統一的不同級別醫院醫生的培訓計劃,可在結束臨床通科教育后,再進行一定時期的專科培訓,完成培訓年限和培訓內容后,國家對專科醫生的準入資格進行考試,對于考試合格、達到專業理論、技術水平和臨床能力的醫生,發給專科醫師資格證書。這些可借鑒國外一些國家的專科醫師培訓制度。經過這樣專科規范化培養的醫生也就具有了相當的專科臨床工作能力和診治水平,也只有規范專科技術人員隊伍的管理,才能大幅度提高專科醫生的整體素質和水平,從而加快專科醫院的發展。
4.3不斷改善基礎條件專科醫院發展離不開醫療設施設備等基礎條件。先進的、配套的儀器設備、醫療用房和相當規模床位都是發展專科醫院所必備的,有些時候甚至是關鍵的。各級政府需要拿出一定的資金不斷進行投入,并制定相應的政策,經費投入強調專用,設備購置強調高精尖、適用和相配套,確保專科醫院在基本建設上的需求。專科醫院的建設還要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發揮市場經濟體制的優越性,通過多方辦醫,促進專科醫院的快速發展。
專科醫院的建設是發展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重要方面,是一項包括基礎建設、業務建設和技術隊伍建設等在內的系統工程,需要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認真研究。建設好一大批專科醫院,充分發揮綜合醫院和專科醫院的各自條件與優勢,不斷適應與促進醫學科學技術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需求,提高我國人民的健康水平。
- 上一篇:市文化局干部作風建設意見
- 下一篇:醫院藥品經濟核算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