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業預算管理論文
時間:2022-10-10 03:49:19
導語:施工企業預算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預算編制缺乏指導性、依據不充分,職責權限不清晰。大部分單位為編制預算而編制預算,沒有將預算管理與企業管理結合起來,尤其是缺乏項目現場取得的第一手資料;2.預算與實際執行脫節,執行偏差大。預算編制過程中,各職能部門未能有效及時溝通,往往是財務部門就數據匯總數據,造成預算與執行“兩張皮”現象;3.難以和業績評價掛鉤。正是因為預算與執行偏差大,導致預算是預算,執行是執行,“走到哪算哪”使得預算管理流于表面形式。
二、改進施工企業預算管理措施
1.預算編制以施工企業“目標利潤”為導向,實施目標成本預算目標是控制工作開展的前提,是衡量和檢查實際工作的尺度。施工企業簽約的經濟合同是預算編制的基礎,是第一手資料,以目標利潤控制作為施工企業預算編制的控制目標,就是以目標利潤為前提,在合同總金額(或銷售單價)已定的業務范圍內,按合同造價收入減去目標利潤,計算出企業要控制的目標成本。由于施工企業行業競爭的日益激烈,實施目標成本控制,這也是市場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的主要驅動原因。如我公司承建的云南昆鋼集團公司石灰石礦山EPC(設計、采購及建筑安裝)總包項目,在中標合同總造價既定的情況下,建造合同往往跨年施工,加上外部自然、人文環境的不確定因素及項目的運營風險,在滿足項目的質量、工期、安全等任務要求的同時,還要保證公司“必要利潤”,以目標成本的預算管理成為必然的選擇。2.目標成本預算管理關鍵控制環節企業應建立健全施工工程預算管理職能部門,組織預算編制、執行、考核等工作,合理設置目標成本責任中心,收集外部行業、內部管理相關數據信息,依據所有簽約的施工合同項目,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統籌安排匯總預算資源配置,細化所有項目成本結構,確定目標成本管理具體程序內容;將目標成本層層分解到各職能部門、班組至每一員工,明確全員責任指標。(1)設定施工項目目標成本,用公式表達為:目標成本=工程市場造價-工程必要市場利潤,工程必要市場利潤是以市場為導向,建立在充分預測評估的基礎上做出的企業必要報酬。(2)優化項目設計及施工方案項目設計決定施工成本高低,并決定了施工生產流程及人工、用料結構,而目標成本對設計、施工方案等起到了約束作用。(3)組建跨職能合作團隊,把物資招標采購與集中采購有機結合,增強市場議價能力,降低材料采購成本,為實現目標成本做基礎保障。(4)目標成本控制過程中的持續改進各施工項目部應當將預算控制作為日常工作目標,按照預算指標控制目標成本。每個月將項目實際執行情況和預算指標進行對比分析,對比預算并分析差異,對差異的形成原因及時進行調整,確保每月的預算目標順利實現;同時,項目管理人員應當及時優化施工項目管理,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采取有效措施保證年度預算目標的順利實現。當出現實際成本高于目標成本的不利現象,一定要分析出具體原因,采取相應措施,有效地降低實際成本,從而達到既定目標利潤管理的預期目標。3.建立健全預算管理考核制度,實施激勵政策正確的進行考核、兌現、獎懲有利于鼓勵先進,督促后進。預算考核是預算管理系統中重要一環,既是對預算管理工作的總結,亦是使預算制度得到貫徹執行的保證。預算考核主體應建立健全預算考核的核心指標、輔助指標等指標體系,考核過程應堅持公平、公開、透明的原則,使目標成本的降低額和完成目標成本的成果真正惠及到每一位為目標成本的實現做出貢獻的責任單位,增強員工實現目標成本的積極性與責任性,達到維護預算的嚴肅性,實現預算管理的目的。
總之,以目標利潤為導向的預算管理,能使目標成本指標具體、明確并層層分解,在整體上促進各職能部門經濟活動的一致性、協同性,促進施工企業經營決策的科學性,從而進一步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和風險防范能力。
作者:田繼光單位:天津礦山工程有限公司
- 上一篇:旅游文化企業預算管理論文
- 下一篇:事業單位預算管理論文2篇
精品范文
10施工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