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企業知識管理論文
時間:2022-01-09 03:48:52
導語:信息化企業知識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知識管理戰略內涵及類型
1.1知識管理戰略的內涵分析
一直以來人們對知識管理戰略的定義都存在著分歧。由于研究視角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導致了知識管理戰略實質內涵的豐富性,很難達成令大家一致認同的定義,其理論研究仍然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本文主要從資源觀和知識利用及創新的角度,并借鑒詹越(2009)對知識管理戰略定義的歸類,從戰略觀、規劃觀和過程觀三個層面,對國內外學者關于知識管理戰略概念研究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定義進行聚類,各分層之間的關系如圖1所示。(1)戰略觀。戰略觀是知識組織的基礎性資源,強調管理知識資源的戰略、方法以及手段。Seeley和Dietrick(2000)從知識管理的方法及手段方面提出知識管理戰略是通過組織成員的知識存儲、知識獲取和知識創新獲取競爭優勢。但更多的學者是綜合了知識資源觀、戰略觀、知識管理方法及手段等方面對知識管理戰略內涵做出界定。比如,Zack(2002)認為知識管理戰略是在知識經濟背景下以企業內外部的知識作為最重要的資源進行管理的一系列戰略、策略和管理方法的集成,其目的是提高組織的知識創新能力,形成和保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并最終實現企業價值。(2)規劃觀。規劃觀側重于對知識資源管理的規劃和計劃。詹越(2009)拓展了明茲伯格的“5P模型”,從多個角度(目的、對象、內容)對現有知識管理戰略概念加以整合并形成了知識管理戰略比較全面的概念模型,即組織通過知識創新、組織創新,以達到塑造組織核心競爭力和獲取競爭優勢的目的,并對知識及知識管理活動進行決策性規劃以促進組織戰略目標的實現,具體內容包括對戰略觀念、類型、模式和實施策略等的知識管理戰略要素進行的選擇和設計。(3)過程觀。過程觀則是通過全面的變化過程和組織變革的知識管理活動以達到組織創新的目的。Cohen和Huang(2000)基于資源觀視角認為知識管理戰略是通過新的知識創造、傳播和應用的一種全面的變化過程和組織變革形式,它的目的是實現組織創新并獲取或維持組織競爭優勢。綜觀國內外學者對知識管理戰略內涵的不同界定,可以發現一個共同的認知是:知識管理戰略的最終目標是獲取或維持組織的競爭優勢以及實現企業價值,其研究對象主要是組織的核心資源、知識及其相關管理活動等?;谝陨险J識,本文認為知識管理戰略是指組織為了在復雜的市場競爭環境中充分整合與規劃組織內外部優勢知識資源或關鍵知識要素,以獲取組織整體運營績效最優和持續競爭優勢或地位的組織目標,通過知識管理、知識創新和組織創新等一系列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實現企業價值。
1.2知識管理戰略類型概述
關于知識管理戰略的類型,國內外學者根據知識內涵、知識利用或獲取方式、企業知識特點及需求、知識管理態度等作為分類依據,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由于國內外學者對知識管理戰略分類視角的不同而產生了多種知識管理戰略類型的情況,為了讓知識管理戰略類型的研究進程有一個清晰的脈絡展現在讀者面前,結合知識管理戰略定義并依據姚先國、胡瑋瑋(2007)知識管理戰略類型的劃分方式對國內外知識管理戰略類型進行縱向歸聚,即從戰略層、戰術層和業務層進行介紹,三個不同層次間的關系如圖2所示。(1)戰略層。戰略層將知識視為組織的基礎性資源并把知識戰略作為組織總體戰略,因此企業總體戰略取決于知識管理戰略。March(1991)與Zack(2002)從知識使用的角度將知識管理戰略分為知識創造戰略(Exploration)和知識利用戰略(Exploitation);Bierly和Chakrbarti(1996)從知識來源及學習新知識的速度方面將知識管理戰略劃分為內部學習(InternalLearning)、外部學習(Externallearning)、激進式(Radical)學習和漸進式(Incremental)學習;Wiig(1997)從企業戰略及其自身需求出發,將知識管理戰略歸為商務戰略中的知識戰略、智力資本管理戰略、個人化知識資產責任戰略、知識創造戰略、知識傳遞戰略;Zack(2002)依據企業競爭策略態度傾向,將知識管理戰略分為積極戰略和保守戰略;Earl(2001)依據知識管理過程及結果把知識管理戰略分為知識基礎戰略、知識地圖戰略、知識流戰略、知識資產戰略、知識共享戰略、知識交流戰略、知識能力戰略;同樣,也有學者從知識的構成和獲取方式上把知識管理戰略劃分為自主知識創新戰略、自主知識獲取戰略、合作知識創新戰略、合作知識獲取戰略。(2)戰術層。戰術層是組織為了持續改善管理而將知識管理視為加強戰略管理的工具。Hansen最先提出知識管理戰略概念,他認為編碼化戰略(CodificationStrategy)和人際化戰略(PersonalizationStrategy)是組織實施知識管理并完成知識管理活動的重要手段。Swan等(2000)從信息的傳輸、記錄方式和交流分享形式的角度認為知識管理戰略分為認知戰略(Cognitive)和分享戰略(Community)兩種。Choi和Lee(2003)在Bierly、Zack、Hansen、Swan等人的基礎上,以企業對外顯導向知識管理和內隱導向知識管理的傾向,把知識管理戰略分為系統導向、動態、員工導向和被動四種知識管理戰略。另外,他們還根據知識編碼化以及知識在人際間交流的差異,把知識管理戰略分為系統導向(system-oriented)、人文導向(human-oriented)以及動態性(dynamicstyle)三種知識管理戰略模式。Choietal.(2008)根據知識管理戰略之間的非互補、非對稱互補和非關鍵對稱互補三種關系,把知識管理戰略分為:外顯導向戰略、內隱導向戰略、外部導向戰略和內部導向戰略。(3)業務層。業務層是為了加強主導業務的職能而將知識管理看作企業總體戰略下執行主導業務的方法。Schulz和Jobe(2001)通過對美國和丹麥跨國公司的研究認為,知識管理戰略應該分為編碼化戰略、內隱化戰略(Tacitness)、聚焦戰略(Focused)、非聚焦戰略(Unfocused),同時發現聚焦戰略明顯優于其他三種知識管理戰略。Garavellietal.(2004)從適應外部環境的角度將知識管理戰略分為知識市場(KnowledgeMarket)和知識社團(Knowledgecommunity)。Percin(2010)整合了系統導向知識管理戰略和人文導向知識管理戰略的概念,提出了另外一種新的知識管理戰略即動態知識管理戰略。Choe(2011)結合人際化知識管理戰略和編碼化知識管理戰略并對它們進行集成,提出了組合知識管理戰略。徐漪(2014)以Hansen和Tierney等人的知識管理戰略分類準則為依據,把知識管理戰略分為四類,即保守系統化戰略、保守人際化戰略,積極系統化戰略和積極人際化戰略。從上述介紹中我們不難發現,對于知識管理戰略分類的研究已經由單一維度轉向了兩個維度相結合的組合式研究;編碼化戰略和人際化戰略是國內外學者在研究中普遍認同且最常使用的基于知識內涵的知識管理戰略類型。
1.3知識管理戰略內涵與類型的關聯
本節基于知識管理戰略內涵之間及類型之間的層次關系、內涵與類型之間的對應關系(圖1、圖2),從二者之間的異同點剖析其聯系。圖1知識管理戰略內涵分類圖2知識管理戰略類型分類注:①表示對應關系。知識管理戰略內涵及類型的劃分邏輯均是遵循從宏觀到微觀、從概括到具體、從指導思想到實操的路徑,將二者分為三個層次類型。另外,二者的劃分依據均是基于資源觀、知識觀及其應用手段、態度等做出具體分類,因此,二者相互之間存在內涵上的相似性。知識管理戰略內涵是基于組織不同管理層面、不同執行部門業務特點的解釋和界定,而知識管理戰略類型是基于組織具體業務的指導性思想,前者對后者具有指導作用,后者對前者理論的豐富具有支撐作用,二者的研究對象有所差異。
2研究結論及成果
本文從戰略觀、規劃觀、過程觀和戰略層、戰術層、業務層分別對知識管理戰略內涵及類型特征進行了分層劃分及概述,得出了以下結論及成果。(1)知識管理戰略的最終目標是獲取或維持組織的競爭優勢以及實現企業價值,其研究對象主要是組織的核心資源、知識及其相關管理活動等。(2)知識管理戰略是指組織為了在復雜的市場競爭環境中充分整合與規劃組織內外部優勢知識資源或關鍵知識要素,以獲取組織整體運營績效最優和持續競爭優勢或地位的組織目標,通過知識管理、知識創新和組織創新等一系列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實現企業價值。(3)知識管理戰略類型的研究已經由單一維度轉向了兩個維度相結合的組合式研究;編碼化戰略和人際化戰略仍然是國內外學者在研究中普遍認同且最常使用的基于知識內涵的知識管理戰略類型。(4)知識管理戰略內涵及定義的三個不同層次的劃分存在邏輯上的一致性、內涵上的相似性,研究內容的差異性以及對應層次上一一對應關系。
作者:李記單位:昆明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
- 上一篇:電力變電運行管理模式論文
- 下一篇:公路主樞紐管理創新論文
精品范文
3信息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