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影響及對策

時間:2022-12-04 03:13:47

導語: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影響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影響及對策

摘要:在科學與技術創新的推動下,政府對青島市引進外商直接投資發展高新技術產品尤為重視。在根據青島市商務局和海關信息網得到相關數據的基礎上,著力于FDI對青島市高新技術產品出口貿易影響的探討,發現FDI對青島高新技術發展帶來的市場份額小、競爭力低下等問題,最后針對主要問題提出充分利用FDI擴大青島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建議,致力于促使青島市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持續增長,提高產品的競爭力。

關鍵詞:外商直接投資;高新技術產品;出口貿易

一、FDI下青島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現狀

(一)三資企業在青島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中地位突出。2019年一季度,青島市外商投資項目共新設立62個;合同外資金額77560萬美元,上升10.19%。其中,高新技術產品總計出口149.4億元,比重達81.5%。如表1所示:(二)產品出口集中于計算機與機電技術領域。2018年一季度,青島市高新技術產品的進出口額以計算機與機電技術領域成績最為優異,這兩大領域的合計出口額占青島市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總額的83.7%,已達到青島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總額的2/3,機電產品出口比重接近一季度累積金額比重的一半,計算機類產品一季度累積出口比重已超過累積金額的一半。(三)出口市場以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國為主。青島市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市場主要以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國為主,主要集中于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和伊朗、馬來西亞等新興工業國。2017年,對發達國家歐盟出口81.5億元,同比提高65.6%,對日本出口36.3億元,同比增長38.2%;對新興工業國家伊朗出口82.2億元,同比增長47.8%,對馬來西亞出口46.3億元,同比增長42.7%。

二、FDI對青島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消極影響

(一)本土企業市場份額被擠占。如下圖所示,在高新技術行業,青島市目前生產大規模集成電路的前8家企業中,中外合資企業占62%,外商獨資企業占12%,國有企業占25%,還有1%的其他類型的企業。(二)制約青島高新技術產品的產業鏈生產。一方面由于FDI帶來的更新的技術及更高程度的機械化,必然使手工勞動逐漸被淘汰,使青島市許多高新技術企業難以持續經營,導致如今單純經營高新技術產品零件組裝制造企業的缺少;另一方面外國投資者枉顧環境保護法的規定,重點向青島市轉移低附加值、勞動力密集和產能低下的高新技術夕陽產業,并不轉移擁有核心技術的高端產業,嚴重影響了青島市高新技術企業向產品研發。(三)搶占青島高新技術類的人才資源。在2014年僅有26%的高新技術人才在外商投資公司任職,而在2017年就已達到67%,并且高新技術人才整體表現出向外商投資公司轉移的趨勢。外商投資公司對于青島高新技術企業來說具有多方面的優勢,高新技術人才缺乏,產品研發更新周期長,無疑會嚴重限制青島市的高新技術企業的壯大。

三、FDI下青島高新技術產品出口貿易發展的對策

(一)優化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市場環境。市場環境的打造需要政府對高新技術行業進行整體的監管和改善,使行業內各企業可以資源、信息共享,相互激勵,共同發展。另外政府可以定期組織高新技術企業參加國外展會,認清其產品和創新能力在國際上的地位,并且有利于青島市高新技術企業找出自己的短板,優化自身產品品質,建立高效有序的市場秩序,使產品的進出口流程更加簡單便捷。(二)促進加工貿易檔次由量向質轉變。經濟新常態下,青島市在利用FDI上不僅局限于增加產品的“量”,應進行戰略調整,更注重全面提高產品的“質”。與外資企業相比,青島市高新技術企業技術明顯不足,要將引進高新技術、先進管理經驗和技術人才放在促進青島高新技術產品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

從長遠看來,應充分利用外商在青島投資的優勢,鼓勵其擴大外溢效果,一方面可使青島高新技術企業市場份額擴大,擁有屬于自己的市場需求;另一方面也能樹立榜樣,帶動其他產業的提升進步。

參考文獻:

[1]黃益平,何帆,張永生.青島市對外直接投資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2]胡曉鳳.青島市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影響因素分析[D].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6.

作者:孫靜 張燕 單位:青島黃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