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設計工作室建設與運行機制研究
時間:2022-05-29 09:34:32
導語:工業設計工作室建設與運行機制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工作室的建設是設計類專業整個實驗室群中非常重要的環節,是聯系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學生與企業的重要橋梁,是對接企業進行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徑。本文以長沙師范學院玩具設計專業為例,著重分析工作室對于學生專業學習的作用,探討在工科的氛圍下開展工業設計(玩具)工作室建設的教育模式。
關鍵詞:玩具設計;工作室
我國是玩具出口大國,近年來隨著“二胎政策”的實施,玩具產業得到了飛速發展,消費者對于高質量玩具產品的渴望促使玩具市場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區別于之前的OEM、ODM模式,更多的年輕創業者致力于開拓OBM、OSM領域。在政策的扶持、社會認同感的雙重推進下,迎來了玩具企業的轉型期,之前保守地跟隨國外的玩具復刻模式也慢慢轉變為自主研發、引領市場的新局面,雖然還處于起步階段,但對于傳統的“拿來主義”來說,這樣的思想轉變已經跨越了一大步。伴隨著玩具行業的發展,玩具研發人才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對玩具專業的人才培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在創新精神、研發能力、開闊視野等各方面綜合能力上能有所為。市場在飛速發展,然而玩具專業的人才培養形勢卻非常嚴峻,目前我國開設玩具專業的學校可謂鳳毛麟角。長沙師范學院玩具設計專業隸屬于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在工科的氛圍下開展人才培養。采用美術基礎、專業基礎和專業方向課程的三段式教育模式。專業基礎課程與工業設計專業課程較為接近,加入與玩具設計相關的學前教育的課程,如兒童心理學、兒童發展等。專業方向課程大致包括產品的CMF、人機工程學、機動玩具設計、電子玩具設計、玩具創意設計、玩具設計專題、設計管理、市場營銷等較全面的專業知識體系,課程的設置以學生就業必需技能為導向,旨在培養學生的專業綜合能力。在實踐教學方面,重視對學生自主規劃、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讓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輔以幼兒園、企業參觀、專題設計、設計競賽、工作坊、學習交流、專業社團活動等多維度的實踐集訓。同時,還在授課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思想品德、社會責任感、專業自豪感,力求培養出來的學生能有豐富的玩具設計經驗、較強的專業技能,能適應和滿足設計企業的需求,能幫助企業注入新的創新思維。在實驗教學方面,建立了“兒童玩具設計、檢測與體驗中心”(含工程設計作品展示中心、人機工程學、玩具創意設計、物理檢測實驗室、化學檢測實驗室、工作室一、二、三、四)、“玩具創制能力綜合實驗中心”(含玩具教育博物館、玩具綜合制作實驗室、CMF實驗室)兩個大型的玩具專業實驗室群,以滿足學生實驗、檢測、產品實現等的需要。工作室的建設是整個實驗室群中非常重要的環節,是聯系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學生與企業的重要橋梁。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對整個設計流程的熟識程度,也為了更好地開展校企合作,從2015年起工業設計專業開始著手開展工作室建設,4年來取得了初步進展。
1校企雙導師模式
工作室的教學由在校教師與企業導師共同擔當,校內教師負責工作室的整體教學設計,根據人才培養方案、教師研究方向及工作室特點,設置工作室管理辦法、培養計劃、工作細則等。企業導師負責專一玩具產品生產工藝方法的講授與實操內容的一對一、一幫一等的技能傳授。以學生為本,以專業教師為主導,以工作室為依托,以項目為驅動,集理論與實踐為一體,強化教、學、做的有機結合,突出學生能力的培養,促進校企合作,產學互動,促進教學與就業自然銜接的人才培養模式。工作室目前制定了工作室管理辦法、工作室培養計劃、工作室指導老師工作細則。工作室與中山、海澄、云和等地區多家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將導師請進來,把項目引進來,把流程排下去,以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創新能力為主,提升動手能力。圖1為企業導師毛絨玩具設計師張雪林老師每周三的毛絨玩具興趣小組課程。
2助力校園社團、學術活動
隨著工業設計專業的發展,工作室教學模式也開始受到越來越多院校的重視,許多學校都設立了工業設計工作室,開始了工作室教學模式的探索。長沙師范學院以學前教育為主要特色,學院其他專業圍繞學前教育展開,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特色專業群,玩具專業就是以學前教育為基礎的一門專門學科,也是辦學的優勢,學校常舉辦一些學前教育相關的高峰論壇、學術講座,工作室積極參與這些活動,為前往會場講解的學生進行培訓,輔導他們收集整理資料,在會場搭建工業設計(玩具)展柜,讓更多的人了解專業特色,宣傳工業設計工作室。圖2圖3圖2為工作室學生為前來交流的學者講解工作室作品,活動非常成功,反響強烈,學生得到了鍛煉,工作室得到了推廣。除此以外,工作室常組織學生前往學校周邊商場、影院,在有動漫電影上映或商場有相關活動時,外出宣傳、搭建展柜、組織講解(見圖3)。
3項目驅動,開闊視野
工作室以項目驅動為主,一部分是國內外較有意義的設計大賽,一部分是校企合作的真題項目。為了讓學生能夠在項目中學習到更多的專業知識,工作室邀請華中師范大學、湖南大學等優秀高校教授、博士前來講學、研討、交流、賽事指導,給予專業意見,邀請工業設計公司設計總監來工作室進行專題設計指導,邀請湖南工業大學優秀工作室、優秀社團、產品設計專業優秀指導老師來工作室進行專業指導。基本上每個季度都會邀請較為知名且有豐富的實踐市場經驗的老師前來做專題指導。學生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工作室學生先后在教育部主辦的機械設計大賽、工業設計競賽、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星聯杯”、“三一重卡概念設計大賽”、“創青春”等比賽中都獲得了非常好的成績。
4特色區分、凸顯重點
工作室分為一、二、三、四,4個工作室側重點和特點都有所不同,分別按照玩具材質分為木制玩具、金屬玩具、毛絨玩具、塑料玩具四大類,每個工作室按材質不同、興趣不同進行了劃分,每個工作室都配有相應的實驗室,學生作品可以在實驗室輸出完成,旨在培養學生的興趣和動手能力。學生自由組成興趣小組,但安排了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管理,既有針對性又有相應的特色。玩具工作室還處于初創摸索階段,老師們也在多方考察,研究如何進行更為有效的管理和工作室活動的開展,希望能在理論分析和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以“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工作室教學模式的特色為主線,結合長沙師范學院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模式、課程體系改革的具體實踐經驗,提出如何構建符合玩具設計專業教育發展規律的工作室項目教學模式體系。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是玩具設計專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必然之路,利用工作室開展教學是實現工學結合的基礎。工作室的建立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自主設計的平臺,通過與優勢企業加強合作,把真實項目引進校內工作室中,在工作室教學環境中實現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相融合,從而打破傳統、打破年級、打破固定課堂教學的理念,樹立新的玩具設計教育新觀念。教師在此過程中提高了自己的動手能力,強化了專業技能理論與專業社會實踐知識,與企業相配合,提高“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水平。后期需要解決和研究的內容:第一,工作室功能和定位;第二,工作室的合理設置;第三,工作室設施設備布置;第四,工作室項目的制定及課程體系的合理構建;第五,工作室的管理和運行;第六,工作室教學團隊的建立。
作者:金玉潔 曹雅萍 吳娜娜 單位:長沙師范學院
- 上一篇:腹腔鏡手術患者快速康復護理研究
- 下一篇:淺談工業設計美學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