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電氣設計節能技術思考
時間:2022-07-08 11:25:04
導語:建筑電氣設計節能技術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電氣設計在建筑建設、運用全周期內得到廣泛重視,其基本思路是保證安全性的同時實現能耗控制。基于此,本文以常見建筑電氣設計中的節能技術作為切入點,予以簡述,再以此為基礎,分析相關技術的應用方法,給出有功補償應用、太陽能應用等內容,并通過實例分析論證理論可行性,服務后續具體工作。
【關鍵詞】建筑電氣設計;節能技術;太陽能;有功補償
電氣設計是根據規范要求,確定電源、負荷等級和容量,并對供配電系統接線圖、線路、照明系統、動力系統、接地系統進行設計,使其與電源端、用戶端實現功能匹配。現代建設電氣設計除重視上述內容外,額外強調節能技術的運用,降低建筑能耗,契合節約型社會建設要求。本文就節能技術及應用進行分析。
1常見建筑電氣設計中的節能技術
1.1清潔能源技術。清潔能源技術始于德國,20世紀70年代,德國科學家在慕尼黑的基地進行了建筑節能設計的廣泛嘗試,系統提出并論證了清潔能源技術的價值和運用方式。如太陽能技術,該技術是指應用光電轉化設備對電能進行存儲,用于建筑內電能的日常需求。此外,我國廣東地區的閉路水循環空調、美國各地廣泛運用的地道風空調,也有助于通過降低建筑常規能耗的方式實現節能。1.2照明節能技術。照明節能技術體現在兩個層面,一是做好建筑內照明需求的分析,合理進行電氣參數設計、設備選取;二是采用現代音控技術(也稱聲控技術),使設備的在非作業狀態下處于關閉狀態,實現電能的節約。在此前學者的研究中,照明能耗約占民用建筑電能消耗的9%~14%、占商用建筑的22%~26%,在推行上述技術后,均可實現能耗降低,民用建筑下降約3.4%,商用建筑下降約2.1%[1]。1.3補償技術。補償技術此前主要用于平衡電壓,確保建筑的供電質量,現代補償技術在此基礎上擁有了節能功效,該功效主要體現在有功補償方面。如此前建筑作業過程中,各類用電器的工作態勢存在動態變化,供電部門無法獲知建筑用電的精準信息,傳輸的電能可能超過實際需求,導致電能浪費。有功補償機制是指對多余電能、太陽能轉化的電能等進行存儲,供電部門傳輸的電能可酌情少見,在建筑用電增加的情況下,啟動補充設備保證足量供電,避免電能過量傳輸造成的浪費。1.4智能調控技術。智能調控技術是指通過智能設備進行用電信息的監測,合理進行電能分配,同時生成大數據信息,為下一階段的電能供應提供參考。智能調控技術在我國東部部分省份已經得到廣泛運用,效果理想。如遼寧省沈陽市部分變電站的智能流量監控,使建筑內的用電信息及時得到捕捉,合理分配電能,提升了資源使用效率。安裝至用戶端的智能電表也有助于大數據信息的收集,避免電能傳輸浪費。
2建筑電氣設計中節能技術的應用方法
2.1太陽能應用太陽能應用的基本原理為光電轉化,其主要工作設備為光伏發電設備,利用太陽電池板、控制器和逆變器構成總體設備,借助半導體的光電轉化效應進行電能的轉化。太陽能電池板在光照條件下,可將電子吸收,使其成為光電子、形成電流。在電氣設計中,利用太陽能實現節能,需要重視半導體材料的選取,一般單晶硅的生產轉化率為17.5%,多晶硅的生產轉化率為16%,砷化鎵的生產轉化率為23%,但價格較高,無法普及[2]。以單晶硅應用為例,某建筑為多層建筑,電氣設計采用常規模式,為保證節能效果,額外應用太陽能設備。建筑占地面積369.3m2,處于北緯41°40′,東經117°20′,太陽照射的入射角相對較小,應用單晶硅設備的面積應在20~25m2左右,與地面水平角為30°~33°左右。因發電總量有限,無需單獨設置大容量蓄電池,完成光電轉化后的電能直接存儲于小容量設備中。上午電池板傾角為30°,中午為33°,下午為30°,非陰雨天氣持續工作10h的情況下,可產生電能11~15kWh,滿足40L水加熱的需求,減少建筑用于冷水加熱的能耗12~18kWh。2.2音控燈應用音控燈應用可采用大范圍集中式,將建筑樓梯間的照明全部更新為音控式。該技術的基本原理為借助音頻放大器捕捉燈具周圍環境的變化,人員經過、交談發出的聲音,均由音頻放大器捕捉,之后借助選頻電路、延時開啟電路和可控硅電路,啟動、關閉照明設備。其應用于建筑電氣設計活動中時,一般借助光敏二極管保持閉路電路系統內的電阻值超過80甚至100kΩ,三極管的導向保持不變。以長度為50m、寬度2m的走廊為例,音控燈的安裝間隔以6~10m為宜,如果燈具亮度較低,也可適當縮短安裝間隔。220V電壓下,發射極約有0.8V的電壓,滿足燈具隨時開始的要求。人員活動發生的響動,由音頻放大器進行收集,得到放大后可互動選頻電路,可控硅電路得到觸發,燈具即可亮起,聲音消失后,音頻放大器無法捕捉對應信息,燈具重新進入待工作狀態[3]。2.3有功補償應用有功補償技術的應用由來已久,建筑電氣設計中,有功補償主要針對一些用電總量較大、持續時間長的用戶。如商民兩用建筑的中央空調,夏季、冬季需要持續作業,能耗較大。在實際工作中,要求在用電一端設備具有一定蓄電能力的設備,常規作業狀態下,設備的作業依托電力系統的電能,建筑收集的太陽能、剩余電能等,均通過蓄電設備存儲。在設備次日的工作中,直接啟動蓄電設備,作為輔助,一方面保持電壓穩定,避免因電能消耗快速增加導致用電波動,另一方面補償的電能也能降低中央空調對電力系統電能的需求,從而實現節能。以功率為90kV的中央空調為例,要求蓄電池容量應達到60Ah的水平,每日存儲的電能總量,應在10kWh時以上,如果建筑周邊缺乏理想光照環境,可借助電力線路,使光電轉化設備和蓄電池連為一個整體,利用建筑頂部少遮擋的情況實現太陽能的利用,確保設備的補償能力。2.4智能技術的應用智能技術主要用于建筑整體電能分配和調節,其可以獨立工作,但為保證控制能力,建議與有功補償設備共同使用。以某大型建筑為例,該建筑為某互聯網企業總部,總建筑面積超過10萬m2,日間總用電量較大,為保證節能效果,于電能控制室設置智能流量監控設備,另借助分布監控的方式,對建筑內的14個主要用電部門分別進行用電量實時監測,借助CAN總線技術確保不同用電部門的用電信息能夠得到分別處理。一般情況下,不同部門的用電量是穩定的,設為X,該部門的實際用電量則圍繞X上下波動,可通過一個非線性變化的數集表達為:X=[X-n……X-2;X-1;X;X1;X2……Xn]當監控設備發現某一個用電部門的實際用電量小于X-n且持續超過30min時,表明該部門的用電信息異常,小于當前供電需求,可據此降低供電量,剩余電量則輸入有功補償設備的蓄電池中存儲。當該部門用電恢復時,其實際用電量達到X-n到Xn之間,再恢復供電,如果建筑總用電量快速增加,當前輸電量不足所用,則以有功補償設備進行輔助,避免供電中斷。
3模擬分析
以某多層建筑為例,進行模擬。在該建筑原有方案基礎上,引入清潔能源技術、照明節能技術、補償技術、智能調控技術。評估兩套方案的能耗水平,采用計算機進行參數模擬。結果上看,應用上述節能技術進行建筑電氣設計,可降低能耗水平11%,但造價方面,較原計劃增加了22%,其中設備支出為10%、人員以及建安費用等增加12%,預計新系統持續作業(夏季)7個月后,其節省的電能可與增加的支出實現平衡。總體來看,強調在建筑電氣設計中引入節能技術依然具有長期的積極作用。
4總結
綜上,現代社會發展對能耗控制越發關注,建筑電氣設計中的節能技術有助于實現能耗控制。目前可用于建筑電氣設計的節能技術包括清潔能源技術、照明節能技術、補償技術、智能調控技術等,其應用方式、工作原理各不相同。模擬分析中,上述技術的價值得到體現,可作為后續建筑電氣設計的參考酌情選用。
參考文獻
[1]王義,閆飛.綠色節能技術在民用建筑電氣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8(34):50.
[2]薛源.建筑電氣節能的技術措施及其在工程設計中的合理應用[J].中國標準化,2018(22):51-52.
[3]白建龍.綠色節能技術在民用建筑電氣設計中的應用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8(04):69-70.
作者:劉卓然 單位:貴州省建設工程造價管理總站
- 上一篇:建筑工程外墻外保溫節能技術探究
- 下一篇:煤礦機電技術管理在安全生產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