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電氣設計綠色節能技術的運用

時間:2022-09-12 11:21:59

導語:建筑電氣設計綠色節能技術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電氣設計綠色節能技術的運用

摘要:針對目前建筑電氣設計工作中應用綠色節能技術措施過程存在的問題,本文從實踐角度出發,分析了綠色節能技術措施的運用原則,并提出了實踐控制的方法對策,其目的是為相關建設者提供一些理論依據。結果表明,只有在明確工程建設要求與規范標準范圍情況下,才能使綠色節能技術運用達到預期。

關鍵詞:建筑電氣設計;綠色節能;照明;空調

供配電建筑工程,作為實踐現代化經濟建設背景下各行各業可持續發展道路的關鍵,其建設使用過程易受設施運行與市場環境多元化問題影響,而增加電能損耗。為此,相關建設者應對建筑電氣設計中綠色節能技術措施的運用原則進行分析,以技術措施能夠符合當前建筑行業快速發展建設需求。如此,建筑電氣工程的建設就能滿足所處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需求,進而推動各行各業的可持續發展進程。

1研究建筑電氣設計中綠色節能技術措施運用的現實意義

當前階段,現代工業化技術水平不斷提升,使得建筑節能成為了涉及行業能否落實可持續發展步伐的關鍵。然而,在實踐過程中,建筑電氣設計工作的開展易受環境因素與人為因素影響。這里的環境因素是指市場環境的多元化發展;人為因素是指,以往建筑電氣工程建設方式帶來的慣性影響。為此,相關建設者應采用綠色節能技術措施對其進行優化改進。此前,工程建設者應對電氣設計工作開展原則進行分析,以提高綠色節能技術措施運用的質量效果。這樣一來,建筑電氣工程的建設使用就能滿足項目開展以及規范標準提出的需求,進而推動涉及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1]。

2建筑電氣設計中綠色節能技術措施的運用原則

2.1經濟性原則。建筑電氣的節能設計手段,不可避免的會增加一些造價成本。為避免超支問題出現,設計工作人員應對各項設施產生費用進行科學合理估算,即遵循經濟性原則,來對電氣節能方案進行規劃確定。此過程,就是結合成本造價影響對電氣技術措施運用進行分析對比,以使建筑工程建設使用的經濟效益得到最大化的保證[2]。2.2適用性原則。通常情況下,建筑物對功能完整性的需求較高,即不僅要滿足區域照明功率的密度需求,還要與規范標準要求一致。此過程,還包含特殊工藝需求。故而,建筑電氣設計人員在進行用電負荷節能控制時,應綜合考慮建筑外電源情況與負荷作用等級等因素,來提高供配電系統運行控制的安全可靠性。如,電氣工程的各項設施均能滿足此設計工作開展原則,建筑物整體的節能環保效果就能達到預期,進而促進建筑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2.3節能性原則。作為建筑電氣設計工作的重點,設備交替與技術升級,相關建設者應加大監督與建筑能源消耗的控制力度,以提高設備與管理措施運用的科學合理性。換句話說,就是對建筑電氣工程配置相應的節能環保措施運用環境,以實踐建筑物的可持續建設道路。

3建筑電氣設計中綠色節能技術措施的運用控制策略

以貴州地區某建筑工程為例,其供電系統的設計工作開展從整體角度出發,即根據系統建設的實際情況與特點將電能損耗控制在最小程度。對于照明電路的節能設計,先要保證照明這一基礎功能。而后,再將電路中電能的最大利用率充分發揮出來。如,在設計選擇照明方式時,應將自然光充分利用起來,以此強化電能節約環保效果。具體來說,就是將自然光與人工照明進行和諧有效的統一控制。對于光源與附件功能的設計,應科學選擇光源與單配附件[3]。這里的設施有鎮流器,如表1所示,為多種鎮流器的對比分析情況。從表1中可以看出,節能型電感鎮流器具有能耗低、使用壽命長以及運行可靠性等優勢。故而,建筑電氣設計人員應將其作為首選。在確定照明裝置與照明方式時,應根據工程建設的實際照明需求,確定具有適用性的節能型開關。本工程電氣線路的損耗控制,將功率損耗、電路負載以及長度作為重點設計優化對象。即采用較短的線路來提高線路的利用效率。具體來說,線路應按照直線原則進行設置,以符合長度最小節能設施要求。此外,對于導線截面積的選擇,應根據現場運行環境來進行調整改進。如實際運行環境為較長路線,應在滿足電流與電壓情況下,將導線截面積確定為1~2級的。在布置電氣用房過程中,應從整體角度出發,以減少線路使用。空調系統,作為占建筑整個能耗60%的電氣設施,其在設計控制過程,應保證建筑結構設計寬敞的前提下,規避過大凹凸問題現象。對于外部結構,也可以選擇方形與圓形建筑,并嚴格控制門窗數量來滿足建筑室內環境的照明需求。為降低空調制冷負荷影響,應減少窗戶面積。對于降低維護結構的傳熱性能需求,應科學合理選擇建筑材料來進一步降低空調系統運行所帶來的能源消耗影響。對于動力設備的節能措施運用,應將降低電動機無用功率與電能損耗,來提高電動機運行控制的效率。作為建筑結構中的重要動力設備,電梯,其產生能耗占總電能消耗的1/3左右。為此,設計人員應選擇節能型電動機,來提高電動機效率。此過程,應將建筑工程的自身情況作為綜合設計考量對象,即提高電動機荷載與容量的合理性。對于電動機啟動與控制過程產生較大能耗的問題,相關人員應盡可能介紹啟動與制動次數,來控制電梯速度。如此,就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建筑電氣設施的能源消耗量,進而使綠色節能環保措施的運用起到事半功倍作用。在布置供配電系統過程中,應綜合考慮配電小間與變配電室來提高位置設置的合理性。如此,才可進一步縮短線路長度,進而降低電壓損失程度。對于布置低壓線路回頭線時,也應遵循少數量原則,以最大化的降低電能損失。由于負荷中心與變壓器距離較近,因此,可通過近距離實現電力供應來節約能源。對于樓層高度的影響,應通過調整豎井或是縮短配電室與線路布設距離來強化節能能耗效果[4]。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建筑電氣設計工作面臨的電能消耗大與運行環境復雜等問題,可按照經濟性、適用性以及節能性原則,來提高供配電系統、空調系統以及動力設備系統的運行控制效率。事實證明,只有這樣,建筑電氣相關設施的運行才不會產生過多地消耗,進而降低所處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水平。故而,工程建設者應將上述分析內容以科研結果更多地運用在趨于多元化建設背景下的建筑業,以滿足建筑用戶居住與生產生活的高穩定性與低能耗需求。

參考文獻

[1]薛源.建筑電氣節能的技術措施及其在工程設計中的合理應用[J].中國標準化,2018(22):51-52.

[2]李緒彪.綠色節能技術在民用建筑電氣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8(15):85.

[3]張冕.淺談建筑電氣設計中的節能技術措施[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6(29):38-39.

[4]郭大鵬.建筑電氣設計中的節能技術措施的相關探討[J].民營科技,2016(06):198.

作者:嚴浩 單位:貴州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