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工程技術創新探討

時間:2022-08-30 10:59:54

導語:機械工程技術創新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機械工程技術創新探討

1機械工程技術進行創新的意義

進行機械工程技術創新時,需要有技術人員進行科研主導,要求技術人員具備豐富的經驗,堅實的專業基礎知識,以及獨立自主意識與創新能力,以此從源頭出提升機械工程生產技術的創新性,并提升工作的高效性。對此企業需要建立專業的科研團隊,組建創新型人才隊伍,不斷的更新觀念與技術,組織科研人員進行學習,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進程中,機械工程制造業發展壓力巨大,競爭激烈,此時,為提升競爭實力,需要企業重視技術創新的重要意義,進行團隊的升級,提升內部人員的創新意識,激發其創新潛能利用現代化技術實現資源的整合,推動機械工程制造業不斷的發展與完善,利用技術創新增加經濟收效。

2機械工程技術創新的類型

2.1協作創新。通過與高校聯合、科研機構共同研發、不同企業間的協作,可有效的促進企現代化生產技術的機械化創新。此方式有利于促進高新技術與新興技術的協作研發。在進行協作創新時,數據信息共享、高效的工作是發展的基礎環節,共同的協作目標,相關法律規定是機械工程技術創新發展的要求。此外,進行協作創新時,還需要參與方不斷的溝通、聯系,積極協作,共同參與技術研發,并以恰當的措施對生產創新中的風險進行承擔。通過與高校聯合、科研機構共同研發、企業間協作實現技術創新,是國內外開展機械工程創新技術的關鍵重點內容與形式。2.2借鑒創新。對現有的機械工程生產技術進行創新,可以借鑒原有經驗、革新現有技術、創新生產理念,實現科學化創新較早投入市場的生產制造工藝。對此,首先要借鑒較早投入市場的生產工藝流程與技術,正確把握與剖析技術要點,在此基礎上進行創造性的研發與改造,進而升級革新原有技術,利用機械化創新增強行業的競爭實力。通過對原有技術的借鑒創新可有效的節約開發利用成本,優化成本投資,實現對投資風險的把控。但利用此形式進行技術創新時,存在較大的技術依賴特點,并且隨著國家相關權利保護制度的不斷完善,通過借鑒其他技術實現現代化技術創新的模式發展難度較大。2.3獨立創新。若要實現機械生產技術的創新升級需要進企業重視獨立創新精神。通過技術的研發,提升技術的創新性,促進企業發展的獨立性,突破技術難題,減少對外部技術的依賴,不斷的創新技術生產,強化自主知識產權的重要價值,通過技術研發,重視科學利用與技術發展獨立創新性。充分發揮科研成果作用與價值,使其促進機械工程的發展。利用企業的內在創新,提升自主生產力,突破技術模仿的局限性,降低技術的外部跟隨行,充分把握技術生產的主動性。

3機械工程技術創新的方向分析

3.1工業化方向。現代化機械技術中又包括市場調查、工藝設計等內容,各部分之間的工作職能需要通過有序的市場調研、生產經營、評估分析、銷售服務等進行緊密相連,進而提升企業的實際銷售利潤,以此展現機械工程制造的技術創新效果。因此機械工程創新須向工業化方向轉變,以此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拓展經營空間,利用技術創造價值。通過機械工程技術的不斷創新,實現企業現代化工業發展,增強企業的綜合性實力,加快企業發展速率,并以此為基礎,為企業提供良好的內部發展環境。3.2集成化方向。進行機械工程技術的創新,需要進行集成化的發展,充分整合多方要素實現對各項技術的集成化應用,提升機械生產制造的整體水平,實現現代化發展目標。以先進的信息技術作為技術支撐,利用資源集成化,進行聯系各生產要素,完善生產流程使其成為統一的整體,強化生產制造的市場針對性與產品實用性。利用技術的集成應用實現行業整體的完善與技術升級,增加企業的綜合競爭力,提升企業市場價值,保證企業在市場激勵的競爭中穩定有序的發展。3.3現代化方向。在現代化快速發展的時代,機械工程的發展需要適應時代的變化需求,實現智能現代化,對傳統生產工藝進行改良升級,更新傳統舊設備,提升生產的速率,促進生產加工技術的現代化發展,實現機械加工技術的新升級。由此可見,國內生產制造業,在利用機械工程技術時必須要進行現代化智能化的創新,將傳統生產技術與時俱進,與新型生產技術進行結合,利用高新技術提升生產作業的經濟社會雙收效。3.4機械工程創新模式的具體分析。3.4.1虛擬化。在轉變傳統機械工程技術的過程中,虛擬化技術的應用必不可少,此時需要合理的利用計算機技術、仿真技術,保證其促進機械工程技術的科學性,不斷的對工程技術進行創新。在機械制造過程中利用虛擬化技術,可有效的解決技術生產存在的不足,提升產品生產的耗時周期,降低機械生產的成本消耗,提升企業發展的綜合實力。如,利用虛擬化技術進行生產時,可通過計算機進行數學建模,構建數字模型、仿真模型,利用軟件數據對機械生產設備進行全方面的、細節性的分析,并實現對設計制造過程的實施監督,根據監測結果不斷改進,進而提升設計的精準性與高效性,降低對零部件生產的耗時與成本消耗。通過運行虛擬化技術將抽象的數字模型進行真實性的轉化與處理,通過對參數的輸出與調整,真實全面的展示系統的特性,通過構建三維立體模型圖,使得系統結果立體的呈現在設計中使用者面前,通過對高清模型的觀察與分析,及時調整設計中存在的不足,進行針對性的修正,提升機械化生產設計的品質。3.4.2智能化模式。在進行升級換代的過程中,技術創新離不開智能化的發展,機械工程制造業也是如此,隨著時代的發展,技術創新成為發展動力,不僅是技術的升級,更是智能化的完善,彌補傳統工藝中人工作業的局限性。提升生產效率的同時,縮小維修、消耗成本。此外利用智能化的技術可有效的提供生產作業的精準性,降低失誤率,并有效、及時的應對突發問題。通過智能化技術的改進,不斷的完善企業管理模式,建立突發問題應急解決方案,加速生存,提升生產進程的自動化。3.4.3集成化模式。為有效的提升我國工程機械的整體生成效益,應強化各企業對集成化新型技術的利用,通過科學化、現代化、先進性的信息集成技術促進企業的發展與創新,進而實現技術更新進步的同時增加經濟收效。集成化信息及時將各信息類、分散性的生產要素進行整合,以科學的方式重新排列,形成適合現代社會需求的新整體。在此發展過程中,企業不斷的完善生產經營,提升生產制造的現代化效率,增加制造的高效實用性,進而增加企業生產經營的社會經濟雙收效。在集成化模式中,企業形成以自動化生產為主,服務性態度為輔的新型經營模式,不斷的提升生產效率與水平,在技術的升級過程中,不斷的提升綜合競爭力。

總之,機械工程是現代經濟發展中重要支柱之一,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只有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夠讓自身在競爭的形勢下不被淘汰。結合本文探究,機械工程技術要想得到創新,便需要以基礎創新作為橋梁,進一步注重合作創新、模仿創新以及自主創新的實現。

參考文獻

[1]高利軍,王恩光,崔金棟,張建峰,汪濤.機械工程技術創新的思考[J].南方農機,2018,49(6):92.

[2]張龍飛.對機械工程技術創新的思考[J].內燃機與配件,2017(23):122-123.

[3]張利.對機械工程技術創新的思考[J].山東工業技術,2017(3):207.

[4]張樹榮.關于機械工程技術創新的有效思考[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190-

作者:羅傲梅 單位:河南工業和信息化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