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業人力資源管理思考
時間:2022-05-28 03:08:01
導語:煤炭業人力資源管理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煤炭行業的發展與變革
1.煤炭需求下降,產能過剩。2008年,煤炭需求下降,煤炭企業存貨劇增、利潤急劇下滑。2012年以來,在煤炭價格大幅下降的情況下,煤炭行業成本費用卻迅速增長,導致煤炭企業的正常經營發生較大困難。整體來看,2008-2013年間,煤炭行業的毛利率逐漸發生大幅下滑,煤炭開采和洗煤業虧損企業數量逐漸大幅增加,從不到1000家上升至2000多家。
2.國家政策引導煤炭企業健康平穩轉型。2013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促進煤炭行業平穩運行的意見》,指出要堅決遏制煤炭產量無序增長,切實減輕煤炭企業稅費負擔,加強煤炭進出口環節管理,提高煤炭企業生產經營水平,并營造煤炭企業良好發展環境,這一政策的出臺表明了政府推進行業整合并引導其健康發展的決心。其中小型煤礦的淘汰有望使產能過剩情況得到緩解。如果實現政策指引的9萬噸以下煤礦的全部關停,產能將合計減少4.4億噸,約占目前行業總產能的10%。大型煤炭企業的兼并重組則有利于行業緩慢實現再平衡。優化供給、遏制產量無序增長的措施有利于降低煤炭產量增速,優化長期行業供需格局。
二、大型煤炭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現狀
人力資源是企業發展的基礎,科學、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是改變企業經營管理理念、建立現代化組織、實現企業健康快速發展的基礎和前提。我國煤炭行業人才隊伍的基礎比較薄弱,主要表現為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不規范、缺乏有效的績效考核與分配機制、培訓與開發工作針對性不強、產能過剩造成人才流失等方面。當然,還存在一些如學歷和知識水平低、人才結構不合理、人才分布不均衡、農民工比例過大等其他問題。
第一,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不規范。首先,人力資源規劃與企業的長期發展戰略聯系不夠緊密,更多體現的是短期目標,缺乏前瞻性、系統性、全面性的人力資源管理規劃。其次,人力資源規劃的實施情況缺乏反饋和評估,無法體現人力資源規劃的有效性和實施效果,例如人力資源規劃在日常管理活動中的運行效果如何、是否達到了最初目標、是否需要進一步的修改和完善等等,這些都無法得到有效的評估、反饋與改進。
第二,缺乏有效的績效考核和分配機制。人力資源的績效考核是企業進行獎懲的依據,是實施激勵的基礎,但這一重要環節在許多大型煤炭企業中卻往往流于形式,用于績效考核的評價指標體系不夠科學,缺乏量化的評估,過于注重考核對象的職位、學歷、年齡、人際關系、人際背景等,考核結果有失準確性、公平性。大型煤炭企業的考核體系如果不能有效地與報酬、職位晉升直接掛鉤,就起不到績效考核最基礎的作用,包括對成績的肯定、對問題的發現、對后進的鞭策等。
第三,人才的開發與培訓工作缺乏針對性。首先,與員工實際需求不相匹配,缺乏兼顧員工發展與企業戰略需要的培訓項目,大部分培訓計劃來自上級要求或套用已有培訓經驗,缺乏針對企業自身實際情況的培訓體系,缺少培訓效果反饋機制,員工接受程度較低。其次,缺少員工能力開發機制,對員工開發的重視程度不夠,針對性不強,缺乏對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和能力開發。
第四,產能過剩造成的人才流失。為了應對陷入困境的局面,維持企業的基本運轉,部分煤炭企業已被迫停產或半停產,紛紛裁員或實行降薪。產能過剩造成企業經營困難,給企業的凝聚力建設帶來很大的挑戰。首先,企業的經營狀況惡化造成企業前景不明,使得員工對于企業的前途心存疑慮,進而對個人在企業中的發展前途失去信心。其次,降薪裁員措施必然導致人才流失,進而會導致企業存留人員穩定性以及對企業認同感的下降。
三、變革環境下大型煤炭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策略
1.前瞻性的人力資源規劃,優化人才配置。以滿足煤炭企業安全生產和項目建設為出發點,根據技術進步與生產機械化水平的提高程度,前瞻性地制定人力資源規劃。合理設置崗位體系,明確部門職能、崗位職責及工作標準,對人力資源結構進行科學規劃。不斷改善人力資源隊伍結構,提高整體素質和配置效率。
2.加速人才制度創新,完善人才管理制度。根據十八屆三中全會會議精神,通過制度創新激發人力資源活力和創造力。創新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可包括創新政策機制、創新考核評價機制與創新激勵機制。對轉型期的大型煤炭企業,應推進薪酬改革方案。
3.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是煤炭企業能夠保持活力和有序運行的基礎。首先,要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按勞分配,工資分配要與單位和個人的績效緊密掛鉤;其次,要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違規者定受追究,違紀者必受處理,保證各種制度得到全面貫徹執行;再次,以合理的薪酬,優惠的政策吸引人才。
4.以人為本。大型煤炭企業要實現成功轉型,就必須樹立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的思想。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把人作為企業最重要的資源看待,把促進人的成長、提高人的待遇納入企業發展的指標來考慮。建立全方位的員工關懷體系,對所有員工一視同仁,要更加關心基層員工,既保障員工的基本權利,又保障員工的基本權益。
5.推行科學化績效管理。在績效考核過程中,盡可能地采用客觀的考核標準,且該標準要與工作密切聯系。要以考核的內容和對象作為依據,來選擇不同的考核方法,保障合理的信度和效度。為滿足考核工作民主化和組織管理科學化的客觀要求,績效考核結果必須公開。
作者:房艷華工作單位:龍煤集團七臺河分公司七臺河洗煤廠
- 上一篇:糧食局深化作風效能建設工作意見
- 下一篇:行政辦第一季度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