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業可持續發展思路
時間:2022-05-28 03:18:23
導語:煤炭業可持續發展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煤炭工業的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第一,煤炭工業的發展狀況。我國煤炭業的基本狀況表現為:缺油、少氣和富煤,“十五”期間,煤炭資源的產量增加了約10億噸,基本上以平均每年2億噸的速度在增長。截止2005年末,全國原煤產量達21.9億噸,煤炭能源產業的飛速發展有效地促進了我國經濟社會的前進。煤炭作為我國的主要能源,其發展關系著國家能源的安全,預計未來我國經濟發展對煤炭的依賴性將越來越大。近年來,我國資源產業發展模式一直遵循大生產、大消費、大廢棄,與之對應的煤炭企業發展則以快開井、強開采、大浪費為發展模式,這是我國工業化發展的傳統模式。這種模式雖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但以消耗資源和破壞生態為代價的經濟發展模式已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這是新時代對于能源企業發展的要求。第二,煤炭工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一是較低的資源利用率。據調查,我國的耗能設備設計水平比世界先進水平低將近8%,系統運行效率比世界先進水平低25%;與此同時,單位面積供暖比世界先進水平低將近1.5倍,能源耗能行業的單位,產品耗能比世界先進水平高一半左右,煤炭的利用效率相當的低。與此同時,煤炭資源的利用效率低還表現為資源的嚴重浪費。由于受到開采技術水平低、開采綜合規劃不科學以及開采管理不到位等因素的影響,致使大多企業片面追求產量和效益,對礦產的開采不夠合理,不僅破壞了煤炭資源開采的整體性,而且還浪費了許多其他可以利用的資源。調查表明,我國煤炭資源的綜合回收率高達35%左右,資源的浪費情況非常嚴重。長此以往,將會進一步加劇我國煤炭緊張的局面。二是煤炭資源的開采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煤炭企業在煤炭的生產加工過程中所產生的污水和矸石市是主要的環境污染。一般來說,污水排放量由礦井涌水量大小決定,而矸石的排放量占其煤炭產量的10%-15%。煤炭生產加工產生的污水會對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造成污染,矸石對環境的污染主要表現為次生污染。例如:雨天淋水和晴天揚塵。煤炭的生產加工也會造成很大的生態破壞,主要表現為由于開采引起的地表塌陷。由于煤礦的開采,容易造成對當地農民的住房或其他建筑的破壞。同時,塌陷還會造成河流的干涸、生物鏈破壞以及植被的枯死等深層次的自然破壞,嚴重的會造成生態失衡。在我國工業發展早期,城市建設多以能源為依賴,依靠煤炭而建立的城市不在少數。但是隨著資源的枯竭,城市也會逐漸衰敗,這樣的例子屢屢發生。因此,解決煤炭工業面臨的環境問題以及自身可持續發展問題是煤炭工業由傳統走向現代化的必然選擇。
二、當前我國煤炭經濟運行形勢分析
從國際宏觀趨勢看,美國、歐盟經濟危機有所緩和,新興市場發展勢頭迅猛,預計今年的國際經濟形勢將好于上年。據相關機構預測,2013年全球經濟將溫和好轉,全球經濟增速在3.6%左右,相當于1993-2004年間平均水平,低于危機前10年經濟增長均值(3.9%)。發達國家將延續緊財政、寬貨幣政策,全球范圍內整體通脹壓力不大。從國內宏觀形勢看,投資增速有所好轉。1-2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21.2%,其中房地產投資增長22.8%,比上年同期分別回落0.3個和5個百分點,比去年全年增速高0.6和6.6個百分點。但工業增加值增速出現回落。1-2月份增速僅為9.9%,低于上年同期1.5個百分點。從一些反映經濟增長的先行指標看,PMI(采購經理人指數)指數連續兩月回落了0.5個百分點,3月上旬發電量同比下降2.3%,鐵路裝車出現明顯下滑,顯示目前經濟企穩回升的基礎尚不牢固。從煤炭需求形勢看,一是用電量平穩增長。前2個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5.3%。日均用電量同比增長7.1%,高于上一年同期2.1個百分點。今年清潔能源加快發展(全年將新增水電機組2100萬千瓦、核電324萬千瓦、風電1800萬千瓦)。水電、核電的集中投產將抑制火電增長,減少煤炭消耗,1-2月份水力發電量同比增長23.9%,火力發電量增長1%,低于上年同期5.8個百分點。從煤炭供應側看,一是“十一五”以來煤炭行業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3萬億元,大規模的固定資產投資形成了巨大的產能儲備,主要產煤省區資源整合與技術改造技改礦井陸續進入投產期,產量不斷增加。二是煤炭進口持續快速增長,進口煤對國內煤炭市場的調節作用顯著增強。三是隨著國家鐵路管理體制改革、煤炭鐵路運輸干線建設進程加快,全國特高壓輸電與電網跨網調度能力增強,煤炭供應與應急保障能力大幅提高。總體判斷,今后一段時間煤炭需求將低速增長,供應能力繼續增加。加之當前煤炭進口大量增長、國內去庫存壓力依然較大,預計煤炭市場將繼續維持總量略顯寬松的供求格局。
三、我國煤炭企業走循環經濟發展道路的思考
第一,建立煤炭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現代管理模式。在未來,我國煤炭企業發展必須摒棄傳統的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模式,必須建立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同時,應積極結合本地區本企業的實際情況,不斷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創新技術,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不斷加強對于循環經濟的宣傳和引導,為我國煤炭那煤炭資源型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開拓更為美好的前景。
第二,建立健全煤炭企業循環發展的現代化模式。煤炭煤炭資源型企業的循環發展首先在開采環節,著重要在提高煤炭資源的綜合開發和回收利用率上下工夫。開發礦產資源需要綜合考慮,統籌規劃,尤其要加強對于共生和伴生礦產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從而實現對于資源的綜合開發使用。與此同時也要進一步加強資源的開采管理,資源利用不僅體現在設備技術方面,還體現在生產管理水平方面。首先要嚴格資源勘察開發的準入條件,不斷改進資源開發利用方式,使資源在開發的同時不會被浪費或對生態造成破壞,以提高其綜合回收率及回采率。其次在煤炭的生產加工環節,要著力提高對于礦產資源生產加工技術的研發水平,不斷推陳出新,增加產品的附加值,提高煤炭煤炭資源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以煤炭資源的生產加工為例,需要煤炭型企業最大限度的轉化和利用煤炭中的氫、氧等有效成分,同時要最大限度的脫除煤炭中的硫、氮等污染成分。對于煤炭加工產生的廢棄物處理,應該分門別類,細化解決,以煤炭為例,煤泥作為發電原料,可以通過發電來減少其污染問題;矸石可以用來燒磚,是傳統黏土磚的良好替代品;處理好礦井水資源,對于污染水資源和可使用水資源進行鑒定。水質好的繼續用于生產生活,水質差的要進行集中治理。最后在煤炭產品消費環節,要大力宣傳低碳環保,提倡社會公眾節約資源、低碳消費、保護環境。不斷提高煤炭資源的有效利用,為各種資源消耗產品定位適合的配套設備和應用方向。比如在粉煤灰的綜合利用方面,要進一步拓寬渠道,使其變廢為寶,作為建材用于建筑、環保領域。(本文來自于《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雜志。《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雜志簡介詳見.)
第三,不斷完善煤炭企業循環經濟發展的運行模式。循環經濟不僅是一種經濟理念,也是一種企業運行的有效模式,在條件容許的情況下,其可以納入法制軌道。在我國,建立一套完善的宏觀循環經濟體系,能夠使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更多的得到國家政策層面的支持,將有助于國內煤炭煤炭資源型企業在可續發展道路上走得更遠。在循環發展模式建設方面,企業應該突出技術創新,著重在煤炭的開采、生產、加工、回收以及新品研發等環節上加大投入,以進一步提高煤炭資源型企業解決現實存在問題的能力。在我國,干煤粉氣化技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并通過了相關專家驗收,這標志著發展循環經濟性能源化工技術在我國已取得了巨大成績。煤炭資源型企業發展循環經濟模式,需建立高效率、高水準的生產流程,充分借鑒國外先進技術經驗才能與國際接軌。就我國企業而言,在循環經濟發展方面與國際相比差距較大。因此,煤炭資源型企業要不斷擴大企業的聯營合作,充分利用外界優勢,多角度、多層次的進行資源開發利用。也可以采用綜合試點或者單項試點的方式,加大礦區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總之,在貫徹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低碳環保型社會的過程實踐中,煤炭資源型企業必須要努力完成結構調整,全面提高能源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水平。以發展循環經濟為切入點,最大限度的提高現有資源的利用效率,減少各種污染物的排放,提高對于可回收物質的再利用,從而逐步完善循環經濟生產模式,以實現煤炭資源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國家能源的安全。
四、保障煤炭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對策建議
第一,進一步加強資源的科學合開發利用。煤炭資源型企業經營的本質是資源,通過資源的開采、加工、銷售等一系列活動為營業的利潤來源,為此,如何在資源上下工夫就成了其經營的關鍵。一是必須建立資源開發利用的綜合制度,通過對國外先進經驗和實踐的借鑒,結合我國實際研究制定評價煤炭資源綜合利用水平的指標考核,明確煤炭資源的產權關系,從經濟、社會、政策和環保四個方面建立促進礦產資源科學開發的長效機制,提出資源開發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及建設性政策。二是必須加大對于二次礦產資源的回收再利用。不僅要通過技術突破,而且要強化管理,從真正意義上把煤礦生產中產生的矸石、粉煤灰等廢棄物變廢為寶,作為原材料得到二次利用,這樣既減少了污染有增加了產值。三是必須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為什么可持續發展近年來一直備受人類社會的重視,主要是人們已經意識到了發展經濟不能以環境破壞為代價。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環境必須放在前面,這樣既能為企業降低成本,又能為企業贏得效益。另一方面,要迅速啟動對于已經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進行集中整治,比如做好塌陷地復原,加快土地復墾,廢棄物的再利用等。
第二,努力搭建有利于循環經濟發展的多層次組織架構。當前,在我國節約意識和環保意識已深入人心,按照循環經濟發展理念來改變高污染、高消費、高耗能的產業發展模式已成為歷史必然。如果背道而馳,經濟的發展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不會長遠。為此,一方面應該在區域層面上加強礦業生態園區建設,按照煤炭資源的條件,進一步延伸產業鏈,努力完善煤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機制。另一方面,應該在企業層面上嚴格煤礦企業節能減排,降低能耗,減少廢棄物排放,促進煤炭資源的循環發展,最大限度利用可再生資源。
第三,努力營造發展循環經濟的氛圍。首先要加強戰略研究,在規劃時要將發展循環經濟置于首位,把發展循環經濟的理念貫穿于規劃之中,確定重點行業和城市循環經濟發展。其次要建立健全煤炭行業發展的有效政策法規,以制度來約束煤炭資源型企業發展,嚴厲打擊部分無需生產,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率的生產企業。再次要加大宣傳力度,努力倡導節能減排的低碳型生產生活方式,建立節約型社會。最后也需要嚴格的監管制度來督促煤炭企業發展循環經濟,市場主導經濟存在缺陷,必須由政府作為“有形的手”加以干預,只有這樣市場經濟才能有序發展。
作者:劉沖宇工作單位:內蒙古財經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 上一篇:經信委學習教育工作要點3篇
- 下一篇:煤企目標成本管理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