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服務工程維修業務內部控制探討

時間:2022-07-03 04:11:01

導語:汽車服務工程維修業務內部控制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汽車服務工程維修業務內部控制探討

摘要:伴隨著我國經濟市場不斷擴大,不斷發展與成熟當中,汽車市場也有擴大的勢頭。汽車服務工程維修業務的利潤在穩定的增長中,甚至逐漸超越了汽車的制造,有極大的發展潛力,使得汽車服務工程維修業務愈發成熟,內部控制愈發專業。汽車市場要匹配銷售、維修和信息溝通等為一體提供服務。市場的擴大也使得內部控制有風險滋生,在汽車企業服務中有弊端暴露,本文就將以汽車服務工程維修業務內部控制展開研究。

關鍵詞:汽車;服務工程;維修;業務;內部控制

汽車服務工程的維修業務在汽車性能上起到關鍵作用,維修的質量好壞之間關系到汽車的性能高低。要提高汽車服務工程維修業務的質量,就要做好管理工作,加強內部控制。當然,也要研究影響汽車維修業務質量的原因,還有目前汽車服務工程維修業務質量內部控制與管理的不足之處,提出改進措施。

1內部控制的相關概述

1.1內部控制的概念。內部控制實際上是一種規范性措施,目的是規范管理公司或企業各項的經營活動,積極動員各個部門的人員參與到體系制度中,包括汽車服務工程維修業務的內部控制。內部控制能夠保障汽車企業的資產安全,在提高汽車維修業務管理水平的同時,也增強了財務報表真實性和可靠性,有利于實現公司的戰略目標。良好有效的內部控制是一只無形的管控手,是汽車服務工程維修業務管理規劃和周期控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2構成內部控制的要素。內部控制的質量受到五個要素的影響,這些要素缺一不可,互相關聯。首先,內部的環節,作為構建內部控制框架的基礎而存在,內部控制框架又包括了人員內控意識、企業文化和人資政策等。其次,風險評估也是要素之一,是有效執行汽車服務工程維修業務內部控制程序不可替代的部分。風險評估的存在就是評估風險給業務帶來的影響,一般管理層會根據風險評估的結果,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另外就是控制活動,其主要體現在內部管控人員通過必要的方式,有效地控制風險,使其在汽車企業能夠承受的范圍之內。一般范圍控制得越小越好,最終促進業務目標實現。控制活動執行的時間長,一般貫穿在整個服務工程維修業務當中。信息與溝通要素起到了核心作用,能夠確保員工按照規范化流程整理、計算和確認信息,并且有序地輸送信息給各部門。最后,就是內部監督,目的是有效落實內部控制,內部監督過程中,要不斷發現不足,提出改進措施。可以說,內部監督是一個動態的內部控制過程。

2加強汽車服務工程維修業務內部控制的措施

2.1重視汽車維修業務中的每道工序。汽車服務工程維修業務中,每一道工序之間都是有聯系的,一般在完成一道工序之后,要實施質量檢測環節,保證質量過關。因此,要提高汽車維修內部控制的質量,就要重視對每道工序的控制。一方面,要掌握好工序材料,管理監督好機械質量,確保工序和工藝的科學性。另外一方面,每道工序的維修效果也應該重視,嚴格執行質量檢查,確保能夠達到標準,提高汽車維修業務的質量,加強內部控制。2.2提高汽車維修人員專業素養。汽車服務工程維修人員的業務水平高低對工作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要提升汽車維修質量,就必須加強汽車維修人員的專業素養。培訓專業人員的方式要多樣化,以提高專業素養為核心展開,培訓的探究性要強,目的是提高汽車維修人員的實踐能力。除此之外,還應該重視培養維修骨干,給予重要的崗位,加強關鍵性技術人才的培養,保障技能高的維修人員能夠持證上崗。部分不合格的人員要及時加強培訓,避免其參與到維修工作中,盡量減少和避免質量事故等問題發生。2.3構建汽車維修業務體系。要有效地把控好汽車維修業務的質量,提高內部管控的水平,首先應該從思想認識入手,建立健全完善的汽車維修業務質量內部控制的體系和措施。要構建一個完善的質量內部控制體系,就要以提高汽車維修業務質量為核心,有效落實制度要求和工作,切實提升維修質量水平。在進行汽車服務工程維修業務的過程中,不僅要注意加大內部控制的力度,還要對汽車維修質量進行預控,重視每一個環節和工序的檢測。如果發現問題,要及時解決,不放過任何一個質量隱患,杜絕出現維修事故,從而提高維修業務水平。

3結束語

在進行汽車服務工程維修業務的過程中,相關人員應該重視內部控制的重要性,認真分析汽車維修業務當前存在的問題。在監管的時候,要善于結合實際的維修業務狀況,展開內部管控的有效措施,不斷優化汽車維修質量的管控工作。強化內部管控工作,能夠給汽車維修業務提供一個安全高效的工作環境,滿足國民需求。

參考文獻:

[1]欒然艷.汽車銷售服務企業維修業務內部控制研究[D].蚌埠:安徽財經大學,2014.

[2]李婷.我國家政服務企業內部控制體系構建研究[D].北京: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2016.

[3]李銀.設備維修安全主體責任意識體系構建方法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25):282.

作者:董敬昆 單位:齊齊哈爾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