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驚厥護理分析論文

時間:2022-03-04 04:15:00

導語:小兒驚厥護理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兒驚厥護理分析論文

1一般資料

2008年10月至2009年4月我院兒科住院部收治的驚厥患兒共96例,年齡18天~9歲,以2個月到3歲的嬰幼兒多見。其中高熱驚厥34例,病毒性腦膜炎14例,癲癇9例,抽搐查因38例,中毒性腦病1例。34例高熱驚厥的患兒病情治愈,2例病毒性腦膜炎者放棄治療,38例抽搐查因者病情治愈或好轉。

2驚厥的緊急處理

驚厥持續時間的長短,是決定預后好壞的重要因素,如持續30分鐘以上,就可產生嚴重的腦缺氧、缺血性的病變。為了避免這種情況,護士應熟悉驚厥的緊急處理措施。

2.1針剌

人中、百會、涌泉、十宣、合谷等穴位,立即通知醫生。

2.2遵醫囑使用藥物止驚[2]

安定:0.1~0.3mg/kg/次緩慢靜脈注射,小嬰兒一次量不超過5mg,較大小兒一次最多不超過10mg。

魯米那:5~10mg/kg/次,肌肉注射。

低鈣驚厥:可用10%葡萄糖酸鈣5~10ml/次,以25%葡萄糖液20ml稀釋后,緩慢靜注或靜滴。

降低顱內壓,減輕腦部組織的損傷:20%甘露醇每次1~2/kg,靜脈注射,6~12小時重復使用。

3經常巡視,密切觀察病情的變化

3.1面色觀察

高熱驚厥患兒,呈熱癥面容。如驚厥患兒面色蒼白,有明顯中毒癥狀時,則往往為嚴重的感染性疾病。如流行腦膜炎、流行性乙型腦炎若突然發生面色灰白、發青,則表示病情加重,預示腦水腫加重或腦疝的發生。

3.2神志的觀察

高熱驚厥患兒在驚厥發作停止后,神志都是清醒的,如神志模糊甚至昏迷則為腦部器質性病變。

3.3瞳孔的觀察

大部份患兒驚厥最先的臨床表現為眼睛上翻,眼球固定凝視或斜視。觀察雙側瞳孔是否等大等圓,對光反射的靈敏度,了解有無顱內高壓的表現。

3.4密切監測生命體征[3]

高熱是引起驚厥的一種病因,監測體溫,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在驚厥發作前就把體溫降至38度以內,防止驚厥。呼吸節律不齊是呼吸中樞受損的表現。

3.5四肢的觀察

注意檢查患兒肢體運動、肌張力情況。不同的表現有不同的處理:如表現為手腳驚跳則可以適當補鈣,如是強直性痙攣則應使用鎮靜止驚的藥物。冬天由于小孩穿著很厚的衣服,有時患兒肢體在顫動但是卻沒有發現,而導致情況比原先的嚴重。

3.6皮膚的觀察

注意身體其它部位有無感染灶,皮膚是否有破損。

4護理措施

4.1一般護理

患兒驚厥發作時,護士本身要保持鎮定,不能自慌手腳,找不到事情的方向。動作要迅速、麻利,但又要做到忙中不亂,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搶救。

發生驚厥時,立即將患兒平臥,把頭偏向一側,使頭部保持側臥位,防止嘔吐物吸入造成窒息。松解患兒衣領鈕扣,清除口、鼻、咽喉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

患兒出現反復抽搐時,護士應立即用牙墊或開口器置于上下臼齒之間,用舌鉗將舌拉出,防止舌后墜堵塞呼吸道。但牙關緊閉時,應用壓舌板從口角一則進入,不能強行撬開,以免對患兒造成傷害。床旁未備開口器等器械,護士應學會隨機應變,可就地取材,如用棉簽。患兒四肢抽搐時,要保護好抽動的肢體,不能強行、用力按壓,防止肢體骨折或脫臼。派專人守護,隨時攔起床檔,防止墜床。

遵醫囑給予止驚、鎮靜的藥物,給予持續低流量吸氧,床旁備吸痰器、氣管切開包等搶救物品。

4.2對癥護理

對驚厥的性質應予鑒別,并給予針對性的護理。

高熱驚厥,多見于1~3歲的患兒,呈高熱病容,體溫39~40℃,高達41℃,體溫超過39℃以上,極易引起驚厥。這種情況的患兒,降溫,驚厥即行緩解。密切觀察體溫,過38.5,即給予物理降溫:先用溫水擦浴或溫水沐浴,無效的話再選用30%~50%的酒精擦浴,也可在頸部、腹股溝、腋窩等大血管處置冰袋,或在額頭上置冰帽。必要時藥物降溫和物理降溫配合應用,輕腦代謝和腦損傷,防止發生抽搐。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給患兒補充足夠的水分,及時更換汗濕的衣物,注意皮膚的清潔衛生。注意降溫不可驟降,以免發生虛脫,降溫半小時后復測體溫。

癲癇和腦部感染的患者如病毒性腦膜炎的患兒,除給抗感染和止驚處理,為避免全身缺氧,確保呼吸道通暢,及時給予低流量吸氧,但有窒息時,應高流量吸氧。

處于昏迷狀態的患兒,各種反射遲鈍,痰液等不能自主排出。應遵醫囑給予吸痰,也可幫助刺激喉反射,促使痰液的排出。及時給予翻身、拍背,促使痰液松動易排出,防止壓瘡及墜積性肺炎。注意口腔及皮膚的護理,用生理鹽水或碳酸氫鈉清潔口腔。對不能進食的患兒,要給予鼻飼,供給足夠的熱量。

4.3基礎護理

做好基礎護理,預防并發癥的產生。

4.4心理護理

在護理及搶救病人時,護士最需家長的配合。因此,護士一定要與家屬溝通,安撫家屬的情緒,告知其配合醫護人員搶救和治療工作的重要性。

4.5健康教育指導

護士在患兒入院后,一定向家長做好入院須知。向家長交待患兒病情、驚厥的病因和誘因,指導家長掌握預防驚厥及驚厥后產生后遺癥的康復措施。

5小結

嚴密的病情觀察及護理,可及時發現病情并控制它的發展,如高熱驚厥經過及時的降溫,其驚厥的發生率明顯的減少。但顱內感染導致的驚厥,損傷了中樞神經系統,輕者雖可自行緩解,但病情危重者可導致后遺癥及死亡。有些患兒送到醫院時,病情已經是很嚴重,雖然及時控制了驚厥,但是預后不是很理想。所以我們在應用對癥護理、基礎護理等治療護理的基礎上,一定要加強健康教育這方面的護理。讓大家了解驚厥的相關知識,學會觀察病情,一旦發現情況不對,應立即通知醫護人員或去醫院就診,使病情及時得到控制,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參考文獻

[1]朱念瓊主編.兒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58~259.

[2]姚在新主編.兒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3):220.

[3]伊永鳳.淺談小兒驚厥的護理[J].中華當代醫學,2005,3(2):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