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固定方法的選擇論文
時間:2022-09-27 10:16:00
導語:骨科固定方法的選擇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探討當前骨折固定方法,根據不同病例選擇最佳方法。方法對當前骨折固定方法進行分析對比指出其優缺點。結果盡管當前骨折固定方法很多,而仍分為內固定和外固定兩種。結論盡管當前對骨折采用鋼板、髓內針等固定較多,但仍有一些骨折固定并發癥,需要認真及時的總結改進。
【關鍵詞】骨折;固定;方法
骨折治療從古到今一直較為重視。經歷了簡單外固定、牽引整復、切開復位內外固定等過程。本文簡述骨折固定的方法和演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總結分析我們的13160例骨折固定病歷,其中:肱骨骨折969例;股骨骨折846例;脛腓骨骨折8685例;尺骨骨折119例;橈骨骨折461例;尺橈骨折2080例。其中采用鋼板固定12134例;外固定架固定988例;髓內針固定38例。
2結果
鋼板固定松動125例,鋼板折斷68例,骨不連86例;外固定架固定骨不連19例;髓內針固定骨不連8例。總的并發癥306例(2.3%)。
3討論
當代創傷骨折病人較多,骨折固定方法的研究一直引起骨科界的重視。20世紀50年代,AO學派研究而提倡的內固定系統,曾是骨折治療的經典法則。提出了骨折治療的四項原則:即(1)解剖復位,(2)堅強固定,(3)無創操作,(4)早期無痛活動。其目的是,通過骨折端的加壓固定和解剖結構的重建,消除骨折局部的微動,使骨折達到無骨痂性的一期愈合。如果骨斷端出現骨痂,通常認為是固定不穩的征兆。并指出,堅強固定可以使關節肌肉盡早進行充分、主動、無痛的活動。
AO技術歷經40余年的發展與普及,現已形成一個從理論、原則、方法到設備、器材的完整體系。
但隨著AO技術的應用日益廣泛,其弊端也更加突出,主要有:(1)過分追求解剖復位和堅強的固定,而忽視了骨的生物學特性;(2)忽視了骨折局部的應力遮擋因素,這種堅強的固定,應力遮擋因素也最強;(3)損傷和破壞血供嚴重,為了達到堅強固定和解剖復位之目的;必需暴露骨骼范圍大,軟組織剝離廣,嚴重破壞骨的血供;(4)有一定的感染率;(5)有一定的松動和折斷率;(6)骨折病發生率高:骨折端的吸收、導致骨的遲延愈合、再骨折或骨不連等骨折病發生;(7)價錢較貴,是外固定架的幾倍。
針對上述情況,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AO學者Gerber、Palmar等相繼提出了生物學固定(biologicalosteosynthesis)即BO系統的新概念,強調骨折治療要重視骨的生物學特性,不破壞骨生長發育的正常生理環境,防止各種并發癥的發生。其內容主要包括:(1)遠離骨折部位進行復位以保護骨折局部軟組織的附著;(2)不強求骨折的解剖復位,(關節內骨折除外);(3)使用低彈性模量的內固定物;(4)減少內固定物與骨皮質之間的接觸面積等。
不難看出,BO核心宗旨是保護骨的血供。骨折愈合為典型的二期愈合,即骨愈合要經過血腫機化、骨痂形成和骨痂塑形等階段,表現在X線片上的大量外骨痂生成。
BO技術進入臨床短短的幾年,與AO技術相比,在促進骨折愈合,降低骨延遲連接、骨不連、骨髓炎及內固定斷裂,減少自體骨移植的幾率等方面已顯示出其顯著的優越性。因此,隨著對骨生物學特性作用認識的提高,BO技術已在骨折治療中成為重要的方法。但是,該方法也還存在技術和理論缺陷,仍需要繼續研究改進。
近幾年AO系統國際部主席托馬斯、魯迪教授提出了微創骨折固定術(MimallylnvasiveOsteosynthesis),其特點是:(1)重視骨的生物學環境;(2)對骨折進行夾持或橋接固定;(3)不暴露骨折端;(4)縱向對線比解剖對位更重要。他主張采用外固定架閉合復位固定。
當前骨折固定其他方法大體可以分為內固定和外固定兩大類。
3.1外固定的優缺點
3.1.1外固定的優點(1)操作簡便,可以閉合穿針,也可以切開復位穿針;(2)固定牢靠,而且可以隨時調整松緊、方向等;(3)大限度地保護骨折處的血供,不需要剝離骨膜,因此,骨骼內外血供均不破壞;(4)避免異物刺激;(5)減少感染機會;(6)避免了遮擋因素,可以隨時調整骨折處間隙,使其保持生物學的接觸;(7)早期活動關節,功能影響小;(8)避免再次手術取內固定物;(9)價錢便宜。當前外固定器材國內外有許多種,可以靈活選用。
3.1.2外固定的缺點(1)骨折可能達不到解剖對位,尤其關節處骨折不適宜;(2)股骨干由于強大的內收肌力有時單臂的固定架可能出現錯位、彎曲、折斷等。但采用多條穿針或半環式固定等,即可克服;(3)穿針處可能有小的感染;(4)也有一定的不愈合率;(5)需要不定時觀察調整。
3.2內固定的優缺點
3.2.1內固定的優點(1)對位準確,可以達到解剖復位;(2)固定較牢靠;(3)種類較多,器材任選;(4)操作方便。
3.2.2內固定的缺點(1)破壞骨折處的血供,不論是鋼板還是髓內針固定都要破壞骨骼一定的血供;(2)對骨折處有遮擋因素;(3)有異物刺激;(4)有感染因素;(5)影響關節功能;(6)需要再次手術取內固定物。
3.3帶鎖髓內針的優缺點
3.3.1帶鎖髓內針的優點(1)操作簡單;(2)對位準確;(3)避免旋轉;(4)拔除容易。
3.3.2帶鎖髓內針的缺點(1)有遮擋因素,為了防止旋轉,髓內針的上下各穿橫針兩枚,由于支撐作用,使骨折處達不到生理性的接觸和生物學固定,并逐漸出現骨折端的吸收、間隙加大導致不愈合。(2)有感染因素;(3)有一定的彎曲、折斷率;(4)不愈合率較高。
3.4鋼板內固定的優、缺點
3.4.1鋼板內固定的優點(1)骨折對位好,可以達到解剖復位;(2)固定較牢靠;(3)手術操作較簡單;(4)適應證較廣;(5)價格適中。
3.4.2鋼板內固定的缺點(1)破壞血供;(2)有感染因素;(3)有松動、彎曲、折斷率;(4)需要二次手術;(5)影響關節活動。
3.5當前骨折固定選擇原則當前治療骨折的方法較多,可根據病人情況、骨折部位、類型等靈活選擇,其選擇原則如下:(1)固定穩妥;(2)符合生物學固定,有利于骨折愈合;(3)減少手術次數;(4)損傷小;(5)破壞血供少;(6)材料優質;(7)價錢較經濟;(8)病人意愿。
根據以上各種固定方法及其優缺點,我們主張盡量采用外固定架固定為宜。
- 上一篇:骨科術前護理查房探討論文
- 下一篇:骨科創傷后精神障礙心理護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