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重身份識別對骨科安全護理的影響

時間:2022-06-13 02:56:52

導語:雙重身份識別對骨科安全護理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雙重身份識別對骨科安全護理的影響

摘要:目的:探討雙重身份別對骨科安全護理工作的影響。方法:選擇2016年2月~2018年8月醫院收治的94例骨科手術患者,按照不同的入院順序將其分為對照組47例與觀察組47例,對照組施以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施以雙重身份識別護理模式,觀察兩組患者身份識別落實率、身份識別不良事件發生率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的身份識別落實率與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其身份識別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患者的數據比較差異顯著(P<0.05)。結論:雙重身份識別對于骨科安全護理工作具有積極影響。

關鍵詞:雙重身份識別;骨科;安全護理;影響

對于骨科患者而言,由于患者具有不同的疾病形態,因此需要依據患者的實際形態采取個性化與針對性的護理[1],然而通過查閱相關的資料可知,由于部分護理人員缺少護理技術與技能,因而為患者無法提供行之有效的護理方案[2],隨著護理意識的不斷轉變,目前臨床中多使用雙重身份識別的方式予以護理[3]。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6年2月~2018年8月醫院收治的94例行骨科手術患者,按照不同的入院順序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47例,男23例,女24例;年齡為41~65歲。觀察組47例,男22例,女25例;年齡為42~65歲。納入標準:均需予以良好的護理;獲得家屬同意。排除標準:未具有完整資料;患有嚴重的慢性神經疼痛疾病。家屬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結果具有可比性。1.2方法。對照組采用傳統護理模式,即予以藥物與日常運動護理等。觀察組采取雙重身份識別護理模式:①由骨科管理人員制定執行規定,并將其打印發放于科室內的所有護理人員,并對其進行全面的培訓,從而能夠使護理人員從內心肯定實施雙重身份核對的重要性。②當患者入院后,首診人員需要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包括姓名、年齡、性別與住院號等信息,并將其填寫于一次性無毒防過敏腕帶上,系于患者的手腕,并告知其禁止取下。護理人員在進行各項骨科護理工作前,需要與患者的腕帶信息進行確認,只有完全一致后方可繼續護理工作。③護理人員在為患者佩戴腕帶時需要采取輕柔動作,并留有一指的空間,以免發生過緊現象。④護理人員需要與后勤部門進行良好的溝通,在患者給藥單、輸液單與口服藥的標簽中填寫患者的住院號,以便能夠更加確認患者的準確信息。⑤護理管理人員需要隨時對雙重身份識別的實施情況進行檢查,以避免不良問題的產生,并能夠嚴格記錄雙重身份識別制度的落實情況,在全科室內予以公示。1.3觀察指標。①統計兩組患者的身份識別落實情況。②比較兩組患者的身份識別不良事件發生情況。③統計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1.4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身份識別落實情況比較。觀察組患者的身份識別落實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2.2兩組患者的身份識別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觀察組身份識別不良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2.3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比較。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討論

明確患者的基本信息,為患者予以正確的護理措施,是提升患者護理效果的關鍵[4],然而經過相關的調查可知,部分醫院在此方面的護理中仍然存在較大問題,特別是對于骨科患者,該問題尤為嚴重,為此需要加大力度對護理模式與護理措施進行改進,以此提升骨科護理工作的安全性[5,6]。然而由于受到護理條件與護理知識的限制,以往臨床中只能夠采取常規的護理措施,即護理人員未能夠有效對患者的基本臨床信息進行確認,因而時常出現護理差錯與護理糾紛等不良事件,不僅無法提升患者的護理效果,同時也有損于護理人員的良好形象[7,8],因此需要對傳統方案進行不斷地完善。隨著護理技術的不斷提升,雙重身份識別制度成為骨科護理人員常使用的護理措施。此種護理模式,主要由首診人員與護理人員對患者的信息進行雙重識別。實行此種護理模式的積極效果包括如下方面:①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提升護理質量[9]。目前臨床中護理人員多關注對患者的護理質量,因此在進行各項護理工作前,均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然而此制度并未包括患者的住院號信息,因而將會出現因重名而導致護理措施相悖的現象,與國際上患者安全目標管理內容相悖。當實行雙重身份識別制度后,患者的基本信息與住院號等內容獲得了有效確認,因而有效降低甚至避免護理不良事件的產生,進而在較大程度上提升了患者的護理效果。②有效提升了患者的護理滿意度[10]。在以往的臨床護理中,護理人員僅靠辨別患者的姓名與藥單上的姓名,對患者予以相應的護理,因而對于患者的其他信息產生較大的忽略性,最終未能夠進行對癥護理。當實施雙重身份識別制度后,護理人員不僅能夠有效確認患者的姓名,同時也能夠有效對患者的住院號等信息進行確認,從而避免出現識別錯誤的現象,進而能夠對患者予以有效的針對性護理,并且能夠在較大程度上降低對患者心理的不良傷害,最終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依據本項研究結果可知,通過對骨科患者予以雙重身份識別制度護理模式后,落實率高達93.62%,身份識別不良事件發生率降至2.13%,患者的臨床護理滿意度高達95.74%,主要原因在于臨床護理人員能夠有效對患者的身份信息進行識別確認,降低了識別錯誤現象的產生,因而確保了護理的正確性,緩解了患者的病痛。

綜上所述,雙重身份識別對于骨科安全護理工作具有積極影響,不僅能夠有效的降低患者身份識別不良事件發生率,同時能夠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與雙重身份識別落實率。

作者:許錄平 單位:溫州市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