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松訓練對乳腺癌手術康復的重要性論文
時間:2022-12-02 10:36:00
導語:放松訓練對乳腺癌手術康復的重要性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通過探討采取放松訓練的護理干預方法對乳腺癌圍手術期患者康復效果的作用,得出結論:進行放松訓練可以降低患者的焦慮、抑郁水平,降低術后并發癥,縮短住院時間,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放松訓練乳腺癌圍手術期康復心理
癌是女性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其發病率、死亡率逐年上升,且發病有年輕化趨勢,它對人類健康的嚴重危害已引起了世界衛生組織和醫療界人士的高度重視。目前,臨床上對乳腺癌的治療仍以手術為主,化療為輔。但因手術治療患者會由于乳房的殘缺、形體的改變,上肢活動受限及化療后脫發等使自尊心嚴重受挫,從而產生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回避社交,不愿意或不能正確利用社會支持,嚴重影響著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質量。Burish博士在對化療后惡心、嘔吐的研究中指出,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加引導性想像可以減輕化療后72小時內產生的副反應,如惡心、嘔吐,還可減輕患者的呼吸困難、化療前緊張、焦慮和抑郁的感覺,降低患者的生理喚醒水平、脈搏、血壓。本研究采用放松訓練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研究組患者的睡眠質量指數得分、焦慮、抑郁情緒及術后不適、并發癥較對照組有明顯改善,縮短了住院時間,減輕了家庭和社會負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一、對象
1.1選擇我院外科2007年3月-2009年3月的乳腺癌患者60例,年齡28歲—72歲,其中患左乳癌38例,右乳癌21例,雙乳癌1例;行乳腺癌根治術11例,改良根治術41例,乳腺象限切除加腋窩淋巴清掃術8例,切口均甲級愈合。納入標準:(1)全部病例均符合乳腺癌的診斷標準,均有活體組織診斷依據;(2)患者意識清楚,無精神病史,能理解各量表內容及愿意接受各種量表調查。排除標準:(1)有智力或認知障礙、老年性癡呆;(2)嚴重肝腎功能不全、頻繁心絞痛、心肌梗死、嚴重心律失常的病人。
1.2入選病人一般情況入選病人60例,采用隨機化的方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實驗組30例,年齡45.35±4.71歲;對照組30例,年齡47.52±6.27歲,兩組在病變性質、年齡的比較上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
2.1調查工具
2.1.1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是匹茲堡大學精神科醫生Buysse博士等人于1989年編制的睡眠質量自評量表,劉賢臣于1996年在國內進行修訂,用于睡眠質量評價的臨床和基礎研究。PSQI用于評定受測者最近1個月的睡眠質量,共18個項目,組成7個成分,分別是:主觀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催眠藥物、日間功能障礙。每個成分按0-3計分,累計各成分得分為PSQI總分。總分范圍為0-21,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質量越差。
2.1.2抑郁自評量表(SDS)是由(WKZung)于1965年編制而成。能全面、準確、迅速地反映被試者抑郁狀態的有關癥狀及其嚴重程度和變化。該量表由20個問題組成,其中15個為正向評分,依次評為粗分1-4分;5個為反向評分,依次評為粗分4-1分,20個項目所得粗分相加后乘以1.25后取整數部分,即得標準分。
2.1.3焦慮自評量表(SAS)是由(WKZung)于1971年編制的,該量表由20個問題組成,其中15個為正向評分,依次評為粗分1-4分,5個為反向評分,依次評為粗分4-1分,20克么址窒嗉雍蟪艘?.25后取整數部分,即得標準分。
2.2調查方法對符合入選標準的乳腺癌患者分別在入選時、干預2周后發放調查問卷,遵循知情同意保密的原則,按統一指導語完成。各種量表在患者充分了解填表的方法后,由患者本人或家屬協助獨立自主地逐項填寫,填表后及時檢查核對,確保資料合格后回收,由同一個評定員評定結果,防止評定人員變動而引起誤差。
2.3護理干預方法
組織康復護理團隊,由護理專家制定護理方案,對團隊的所有成員進行培訓;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實驗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放松訓練。兩組患者在入選時、干預2周后分別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進行測評。
2.3.1建立干預基礎取得病人和家屬的信任,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2.3.2放松訓練方法入選時即教會患者和家屬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和想像放松法。總計4-8小時的數次集中訓練,再伴每日練習20分鐘。訓練方法:①被試者處于舒適位置。指導者先令其放松,指導其進行深而慢的呼吸,在深吸氣后屏息數秒鐘,然后緩緩呼氣同時放松全身。如此重復幾次,使被試者完全安靜下來。②指導者用緩慢的速度令被試者收緊某一塊肌群,再放松之。然后再轉換到另一塊肌群作同樣的訓練,其次序是前臂、二頭肌、頭頸部、肩部、胸部、背部、腹部、大腿、小腿、腳部,共16組肌肉。每進行一塊肌群的收緊和放松訓練時,都要體驗緊張和松弛時的感覺差別。③經過反復訓練,當被試者通過對肌群放松感覺的回憶就能自動放松全身時,上述交替收緊與放松訓練即可逐漸停止。此后,被試者可以在任何情況下憑個人對放松的感覺,反射性地使自己放松。④在進行放松訓練的時候,指導患者想像輕松愉快的場景,如置身于陽光明媚、鮮花盛開的草地,抑或是海灘、沙地等最向往、最舒適的場景,想像自己的情緒越來越好、心情越來越輕松、睡眠越來越好、身體越來越健康、越來越強壯、自己的免疫力越來越強大、身體的癌細胞越來越少……注意手術后制動的患肢暫不進行訓練。
2.4統計學方法對回收的每份資料,在檢查完整性和有效性后進行編號,經SPSS13.0統計軟件處理,用配對t檢驗進行統計學分析和處理。
三、結果
3.1兩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比較實驗組14.75±3.21天;對照組19.26±1.87天,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2兩組患者指標發生率比較。
3.3兩組患者術后不適及并發癥比較。
3.4兩組患者訓練前后觀察指標評分比較。
四、討論
放松訓練包括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和想像放松法。漸進性肌肉放松是通過有意識地按一定的順序逐步繃緊和放松全身肌肉,同時有意識地感受身體的松緊、輕重和冷暖的程度,使個體掌握主動松弛過程,目的是誘導人體進入松弛狀態,以降低動系統的功能,提高營養性系統的功能,降低應激水平,減輕負性情緒,改善生理功能,提高生活質量。想像放松法是以一定的暗示語集中注意,調節呼吸,使肌肉得到充分放松,從而調節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性的方法。這種訓練方法簡單易行、無副作用、不需專門的儀器,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國外已將這一技術應用于多種心身疾病的臨床治療中,有效地幫助患者減輕負性情緒,適應治療,改善生理功能。
4.1放松訓練可降低患者的焦慮、抑郁水平,改善睡眠質量焦慮是一種不確定的、不舒適的、恐懼的感受,是對壓力的一種主觀情緒反應,也是應激狀態下的一種情緒反應;抑郁是情感性精神障礙的常見類型,主要表現為悲觀失望、情緒低落、反應遲鈍、對周圍的人或事物失去興趣,甚至哭泣、沮喪,嚴重的出現自殺等癥狀。抑郁不僅可以使神經功能缺損恢復時間延長,生活質量下降,甚至可以使病死率增加,因此應引起高度的重視。焦慮和抑郁都屬于不愉快的情緒體驗,必須進行有目的的干預。交互抑制理論認為,情緒狀態與肌肉活動之間,通過神經系統的作用而互相影響。肌肉放松與焦慮情緒是兩個對抗過程,其中一種狀態的出現必然會對另一種狀態起著抑制作用,即交互抑制。因此繃緊的肌肉會導致情緒緊張,全身肌肉放松能減輕焦慮。從表1中可以看出,乳腺癌手術后部分患者產生睡眠障礙、焦慮、抑郁等情緒,通過放松訓練后,從表3可以看出,實驗組患者的PSQI總分、SAS標準分、SDS標準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患者的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得到改善,睡眠質量得到提高。
4.2放松訓練可減輕術后不適,降低并發癥乳腺癌術后常出現一些并發癥,皮下積液發生率為4.2%-54%;皮瓣壞死的發生率為6%-29.5%,這些并發癥的發生不僅給患者身體上和精神上造成創傷,而且影響治療效果。放松訓練進入松弛狀態時,全身骨骼肌張力下降、機體耗氧率降低、呼吸頻率和心率減慢、血壓下降,動脈血中乳酸減少,骨骼肌血流有輕度增加,腦電圖的a波的比例增大,同時伴有心理的變化,表現為四肢溫暖、頭腦清醒、心情輕松愉快、全身舒適。本研究顯示(表2),實驗組患者術后皮下積液、上肢水腫、皮瓣壞死、肩關節運動受限等并發癥的發生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公務員之家
五、小結
綜上所述,乳腺癌圍手術期患者普遍存在睡眠障礙、焦慮、抑郁、術后不適、并發癥等問題,臨床護理人員通過對患者實施放松訓練,可減輕患者的心理應激反應,有效緩解患者的緊張、焦慮、抑郁等多種負性情緒,提高睡眠質量,減輕術后不適,預防并發癥發生,縮短住院時間,促進患者康復,促使患者早日重返工作崗位,減輕家庭、社會負擔,最終達到回歸社會、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佳圓,欒榮生,吳得生,等.我國生殖內分泌腫瘤的時間及地理分布研究.中國公共衛生,2003,19(9):1038-1040.
[2]王向東.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J].增訂刊.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127-133.
[3]周一峰,李一桔,徐青.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并發癥的影響.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5(10):11.
- 上一篇:人口普查登記驗收工作實施意見
- 下一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社會主義理論拓展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