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兒科急診護理風險防范策略
時間:2022-02-23 03:50:00
導語:小議兒科急診護理風險防范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風險管理是一個管理程序,是指對現有和潛在的醫療風險的識別、評價和處理。以減少醫療風險事件的發生與風險事件對患者和醫院的危害及經濟損失。而兒科急診具有發病急,來勢猛,病情變化快。嬰幼兒為高發人群,家長陪伴,人流量大,常聚集就診等特點。所對應的護理特點隨機性強,多為靜脈用藥,穿刺難度大,要求護理人員穿刺技術高,應急能力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因此,在兒科急診室進行護理風險管理,可以防患于未然,對可能出現的護理風險進行預見,制定措施,降低風險的發生。
關鍵詞:兒科急診急診護理風險管理
一、兒科急診護理風險識別
護理風險識別就是對潛在的和客觀存在的各種護理風險進行系統的連續識別和歸類,并分析產生護理風險事故原因的過程,是護理風險管理基本程序的第一步。兒科急診室作為醫院的窗口,患兒流動性大,及時對護理風險進行識別,能減少醫療糾紛或差錯事故的發生。
1.1急診室夜間急診患兒多為危重癥,搶救治療活動性大,且無預見性,有時顯得護理人員相對不足。候診檢查等待的時間長,患兒家長大多認為自己的孩子是最急、最重、最需要享受急診服務。此時如果未能及時有效地交流溝通,一旦護理技術欠佳,一次穿刺不成功或醫護、護技耦合性環節欠緊密等極易引起護患糾紛。
1.2用藥錯誤:兒科患兒用藥劑量小,常以公斤體重計算。對治療卡上的名稱、劑量、執行途徑等內容時要認真核對。尤其是急診護士執行各種搶救的時候,更應該堅持三查七對,防止各種差錯出現。特別在采取緊急搶救措施執行口頭醫屬的時候,護士所執行的各種操作與藥物的供給均需與醫生核對后方可實施。以免出現用錯藥、打錯針等事故。
1.3病情觀察:兒科患兒不同于成人,因其生理解剖特點,致使患兒往往起病急,病情變化快,且不能自我表達,對一些留觀的患兒,護士即使在規定時間內巡視觀察室,仍有延誤病情的可能,經常是幾分鐘前觀察時病情平穩,而幾分鐘后就會出現呼吸心跳驟停,如不及時發現,則會延誤治療和搶救時機。對正輸液的患兒若護士觀察不及時,還會有輸液外滲,嚴重者出現皮膚壞死等可能。
1.4環境與壓力:兒科急診護士常處在哭鬧、嘈雜的環境中,尤其是做各種檢查治療時?;純旱目蘼曊鸲@,有些患兒在輸液的全過程哭鬧不休,加上患兒家長的訓斥聲,哄孩子逗孩子的聲音常使護士心煩意亂,其操作又是在家長的嚴密監督下進行,可使護士心情抑郁,心理壓力大。
且急診室又是一個特殊的地方,復雜的環境,特殊的服務對象,可能對護士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脅,尤其是在夜間,有時影響急診工作的正常進行?;純杭覍俚穆R、毆打、傷害護士的情況時有發生。
二、兒科急診護理風險的預防和處理措施
2.1加強護理人員綜合素質的培養,護理人員的素質是提高護理質量的重要因素,是護理安全的重要保證。經常以各種渠道,多種方式提高護理人員的理論水平、操作技能、專業知識。加強對規章制度和法律知識的學習,培養護士良好的醫德修養和職業情感,尤其是對年輕護士,更要加強法律意識和職業嚴肅性的培訓。愛心、耐心、同情心是一個兒科護士必備的心理素質與職業情感,要以完全接納安撫的態度對待患兒家長的誤解、遷怒與不理智。對不配合治療的家長,應使用一定的語言藝術與其溝通,避免正面沖突,防止事態擴大。溝通是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的重要橋梁,要有主動與患兒溝通的意識,掌握語言溝通方法和技巧,這樣就可預防一些護理風險的發生。
2.2對兒科急診護士要重視他們心理的壓力源,及時疏導和關心,培養健康的性格和信念,采取科學的放松方法,提高護士的心理調適能力。教育引導護士要正確看清自己,確定一種自信、自強、自立的心態,努力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情。護士的職責是治病救人,應為能減輕和消除患兒的痛苦而感到愉快和驕傲,樹立只有在幫助患兒的同時才能體現自己價值的人生觀。
2.3兒科急診護士要具有在各種緊急情況下的應變能力,具有醫學護理學、社會學及心理學知識。既要掌握各年齡患兒搶救護理的特點,熟知他們的心理特征,還要掌握患兒家長的心理變化承受能力,從而保證搶救工作忙而不亂。因此,必須加強護理人員自身的法律意識,轉變服務理念,嚴格執行工作制度,注重環節質量管理,優化各種流程,提高危重癥患兒搶救技術,全面提高護理質量,才能更好地減少醫療糾紛。
2.4平時加強專業知識和法律意識的學習,只有高水準和有預見性的護理才能保證患兒的安全,減少護理風險。對出現的差錯事故,進行分析討論,總結經驗教訓。開展如何在工作中降低風險,維護自身及患兒利益并預見風險傾向的討論,做好預見性護理,在不斷提高服務質量的同時,以科學的態度對待患兒及其家長,增強溝通與交流,形成相互理解的護患關系。為調動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大了量化考核力度,提高了管理的效率。量化考核把護士工作量的多少。質量的好壞與個人經濟效益掛鉤,一改過去的“要我做”為“我要做”,從而使科室護理質量不斷提高,服務意識也增強了,護理安全系數也得到了一定的保證。
三、體會
通過將風險管理引入到日常管理中,急診護士的風險意識增強了,工作的熱情及主動性提高了,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法律法規,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積極與患兒家長溝通,服務滿意率大大提高了,護理糾紛明顯降低,無差錯事故發生。
- 上一篇:改編電影文化取值思考
- 下一篇:探究導致農村土地流轉的因素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