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管理在護理管理的實施和應用

時間:2022-02-18 02:58:44

導語:風險管理在護理管理的實施和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風險管理在護理管理的實施和應用

摘要:本文的目的是探討風險管理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在我科中選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住院患者80例,隨機抽簽選取5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管理,研究組則開展風險管理,整理分析兩組的臨床療效。結果顯示實施風險管理的研究組,在患者投訴、護理質量及護理滿意度等方面都比對照組好,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結論是風險管理在護理管理中的效果比較好,可以有效的降低風險發生概率,提高患者的滿意度,應該推廣應用。

關鍵詞:風險管理;護理管理;應用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逐漸加快,與國際上的交流也越來越多,經濟的發展帶動了其它行業的發展,比如醫學,現在我國的醫療模式和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正在逐漸完善,現代化設施和裝備也在不斷引入,在醫療護理上也越來越細致和現代化,護理質量不斷提高。但是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在醫療服務上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醫療護理中實施應用風險管理,既滿足了人們對護理的需求,還可以降低護理過程中存在的風險,有效減少醫療糾紛,提升我科的護理水平和服務質量。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資料

我科80例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患者分別采用隨機抽簽的方式選取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齡(46.6±17.6)歲,將所有的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分別是風險組(共25例)和對照組(共25例),其中風險組中女患者12例,男患者13例,對照組中男患者10例,女15例。研究對象在年齡、性別、住院時間和病情等一般資料上的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可以進行比較,并進行下一步的研究。

1.2研究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的護理管理模式是傳統模式,基本流程主要包括患者的日常基本護理、對患者病房的護理以及定時觀察患者病情等;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管理基礎上運用了風險管理。風險管理的主要實施方法有:(1)成立風險管理控制小組。風險管理控制小組簡稱風險管控小組,他們給護理人員進行了統一的、有效合理的安排。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專業化醫療服務培訓,提升他們的職業道德素養,增強職業責任心、加強風險意識,提高服務質量,讓風險意識指導每個護理工作人員的日常護理工作,對去掉(每個)科室中存在的潛在風險進行預測、分析、評估,并針對這些潛在風險制定防范措施;注意及時了解并掌握患者的相關信息,做好應急方案,使風險的發生率得到降低;護理記錄也要做好并及時完善,避免因為沒有及時記錄或者記錄出錯而導致的患者和醫院之間出現不必要的糾紛。(2)健全并落實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提高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專業知識能力、提高與患者和家屬的溝通能力、提高對護理風險效果的評價能力等。加強護理人員的專業能力的培養,提高服務水平,醫院的住院患者往往病情都比較嚴重,他們本身身體就很虛弱,可能同時患有多種病,因此這就需要護理人員不但要具備較高的專業知識和護理水平,還要具有一定的風險意識,盡可能降低患者的風險,使他們早日康復出院。(3)重點加強病房的日常監督工作和管理工作。在對病房進行護理時,安全工作很重要,可以在墻上或者樓道中通過張貼明顯的標識語,提醒患者和家屬小心路滑和小心燙傷等。幫助患者調試出最舒適的濕度和溫度,讓患者在舒服的環境中得到休息。(4)外科手術的治療管理方面:疾病的預防工作是重中之重,手術治療時的情況應該注意時刻監控著,避免手術意外的發生。手術前要和患者進行深入的溝通,對患者的身體狀況有基本了解,然后根據分析患者的身體狀況制訂出合理的護理方案,在對患者進行手術前一定要認真檢查,把手術中可能會使用到的儀器都準備好,做好儀器和工具的消毒工作。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實施不同方式管理后,在患者滿意度、投訴率、風險事件發生率等方面進行對比。

1.4統計學方法

本文中的數據均采用SPSS17.0進行處理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對兩組研究對象分別采取不同的護理管理方式,從患者投訴和風險事件兩個方面做出比較,結果顯示風險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患者滿意度方面比較,風險組也明顯比對照組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見表1。

3討論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不斷提高,許多人開始注重身體的保健,隨著近幾年醫療風險事故的出現,人們的法律意識也提高了。臨床上護理工作人員在給病人實施護理時,會遇到有各種需求的患者,因此護理人員的專業能力也需要不斷提升。護理人員一定要保證護理的質量,通過細致的工作來減少護理中可能出現的風險,跟患者建立起良好的關系,也是非常重要的。護理風險就是在對患者實施護理的過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比如醫護人員的失誤、患者自身的身體素質、探視人員的影響等而導致的風險事故。醫院應該采取積極的措施有效的預防這些風險的發生,降低風險發生率。把預防作為工作的重點,并預測可能出現的風險事故。本文對我科的兩組患者分別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在患者投訴和風險事件兩個方面對比兩組管理后的療效,結果顯示對照組顯著比風險組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患者滿意度方面的比較,對照組顯著比風險組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在護理工作中應用風險管理這種管理方式,可以減少醫療風險和醫療糾紛,大大減少投訴事件的發生,同時也給護理工作的發展帶來動力。

作者:王婧 單位:山西省陽泉市第一人民醫院

參考文獻

[1]廖冰野,丁麗英,謝衛珊,陳柳云.風險意識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臨床護理,2007,02:42-43+50.

[2]程凌燕.護理風險管理指標體系的構建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進修學院,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