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手術圍術期護理管理研究
時間:2022-07-10 10:30:02
導語:心臟手術圍術期護理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臨床路徑最早在美國20實際80年代中期開始,針對有一定模式可循、費用高、容量大、疾病較為明確的手術展開治療護理,縮短住院時間,提升護理質量[1]。我院自實施臨床路徑以來,獲得了有效的治療效果。本次研究主要在原有護理管理基礎上展開創新,選擇不同護理管理模式下的心臟手術圍手術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比較分析臨床路徑護理管理的優越性,現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本院2014年9月~2016年10月期間收治的圍術期心臟手術患者中選擇160例作為研究對象,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例數分別為89、71,其年齡在2~18歲之間。160例患者中,2014年9月~2015年9月間收治患者作為對照組(82例),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間收治患者為觀察組(78例),兩組患者手術類型、心臟功能等資料基本相同,無統計學差異,可以進行比較,P>0.05。160例患者邏輯思維、語言表達能力清晰,自愿參加到本次研究之中,親自簽訂知情同意書。
1.2護理方法
觀察組患者利用臨床路徑進行護理,由主治醫師、護士長、責任護士共同組成臨床路徑管理小組,小組中不同成員的分工不同,展開治療護理監督與護理管理,為臨床路徑管理的順利完成提供了保證。臨床路徑管理小組各成員經過專業培訓后,結合同類臨床路徑管理經驗,按照本組患者實際病情不同,有針對性的制定臨床路徑管理表,從臨床檢查、護理對策、健康宣教等方面展開綜合性護理管理。
1.3比較指標
將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住院費用、住院時間、患者滿意度及并發癥情況記錄好,并對相關指標進行比較。利用滿意度問卷調查護理滿意度,百分制,60分以下為不滿意,相反為滿意,滿意人數占總人數的百分比為滿意度。
1.4統計學分析
相關數據利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其中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分別利用(x±s)和百分數表示,利用t和卡方檢驗,以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住院費用、住院時間、患者滿意度及并發癥情況等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從上世紀80現代開始,美國開始嘗試將臨床路徑應用于心血管手術前后的治療與護理中,至今為止應經歷了將近30年的探索與發展,多項研究結果表明,將臨床路徑應用于心血管手術前后,對于有效控制醫療費用、改善醫療質量非常有利[2],近年來的研究表明利用臨床路徑管理模式的治療與護理,真正實現了心臟術后早期拔管,ICU停留時間大大縮短,不僅充分保證了醫療與護理質量,醫療費用也明顯降低[3]。臨床路徑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重點強調了醫護人員與患者之間的配合,突出了醫院團隊的合作精神。臨床路徑管理的主要對象是心臟病手術圍術期患者,主要針對其普遍和個性化特點,建立起標準的治療與護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與常規護理管理相比,有效突出了綜合性的特點。臨床路徑實施的主要目的在于對醫療護理行為進行規范,有效降低因護理操作失誤造成的一些列問題,從而降低整體醫療成本,促進護理滿意度的提升[4]。本次調查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手術費用、并發癥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同時護理滿意度也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由此可見,將臨床路徑應用于護理管理工作中,有助于提升圍手術期患者的滿意度,對于提升治療效果意義重大。
綜上所述,當前我院很多患者的病情重、病程長、經濟情況不佳,因此將臨床路徑應用于心臟手術前后,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治療與護理模式,有利于縮短住院時間,減少治療成本及患者的費用,整體效果較好,值得在心臟手術圍術期中應用。
作者:趙冬梅 單位: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心血管外科
參考文獻
[1]范仉金,曾明鳳,吳麗華,裴夢婷.臨床護理路徑在面肌痙攣圍術期患者中的運用[J].實用臨床醫學,2016,04:72-74+80.
[2]汪瑛,葉麗萍,陳慧萍.乳腺癌圍術期患者應用中西醫結合單病種臨床路徑管理的作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6,12:88-89.
[3]張德惠,陳朝輝,何劍.臨床護理路徑在心臟外科圍術期醫院感染管理中的效果[J].中國醫藥導報,2011,19:43-44.
[4]向萍,譚益云,藍燦.臨床護理路徑式管理在腰椎間盤突出癥圍術期康復訓練中的應用[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3,10:1367-1369.
- 上一篇:危重患者模式化護理管理分析
- 下一篇:門診護理提高疾控整體服務質量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