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護理管理應用價值分析

時間:2022-05-16 08:05:31

導語:外科護理管理應用價值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外科護理管理應用價值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該院100名外科護理人員作為探討對象,通過電腦隨機的方式,平分為兩組,即常規組與研究組,兩組分別有50名。研究組護理人員為女性,年齡21~35歲,平均(29.5±3.3)歲;工齡1~9年,平均(5.1±1.2)年;26例大專,24例本科;4例主管護師,20例護師,26例護士。常規組護理人員均為女性,年齡20~36歲,平均(29.6±3.6)歲;工齡1~8年,平均(5.0±1.1)年;27例大專,23例本科;6例主管護師,21例護師,23例護士。對比兩組基礎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性較大。1.2方法。常規組采用常規化護理管理,研究組在進行常規化護理管理的同時接受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具體為如下。1.2.1完善規章制度開展層級護理管理期間,優化、更新或是不斷完善相關制度體系,做到有章可循、有據可依,讓護理工作更加規范、科學。護理管理體系制定期間,一定要覆蓋到各個方面,包括日常護理、安全護理、崗位責任等,科室負責人應當加強督查,巡查護理工作中不符合規范的問題,積極予以相應的處理,以確保護理質量得到全方位提升,構建現代化護理團隊。1.2.2層級分組根據護理人員工作經驗、工齡、護理操作技能,與外科護理實際情況相結合,實施層級分組。比如工齡不足3年則作為助理護士;工齡超過3~5年則作為責任護士;工齡為5~10年為護師,超過10年則作為護士長。1.2.3責任分配護士長負責外科護理工作的統籌工作,與其他科室護理進行協調;護師協助護士長,負責外科護理工作的指導、監督,嚴格掌握護理水平;責任護士負責健康教育,并針對不同患者制定相應的護理方案,特別是危重癥患者,加強巡視,了解會實施情況,責任護士在護師指導下積極進行具體護理,貫徹落實各項護理方;在責任護士指導下,由助理護士進行基礎護理,為患者提供所需。1.2.4質量控制每周由護士長全面總結分析外科護理工作的實際情況,對于護理過程中所發生的問題,必須予以及時糾正,在進行糾正之前應當征求護理人員的建議、看法,制定出適宜患者的最佳護理計劃,與此同時,每月還要進行一次定期考核,綜合分析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能操作考核成績以及人文護理考核成績,根據考核的結果予以相應的精神獎勵或是物質獎勵。1.3觀察指標。評級兩組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包括護理操作技能、病房管理、病歷書寫以及基礎護理等方面,各項評分為0~100分,分數越高,護理質量就越高。以該院外科自擬的問卷表調查常規組與研究組中出院患者的滿意度,總共發放調查表100份,回收率100%,兩組各自發放50份,滿意度問卷表主要內容包括了健康教育、護理服務態度、心理護理、生活護理、護理水平等等,各項內容中包含分項20個,各分項計1分,總分100分,分值與患者滿意度呈正相關。1.4統計方法。將所得數據錄入SPSS21.0統計學軟件予以統計分析。率(%)為計數資料,用χ2檢驗比較組間差異;(x±s)為計量資料,用t檢驗比較組間差異。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兩組護理質量。從結果表1中分析可知,研究組護理操作技能、病房管理、病歷書寫以及基礎護理等各項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2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從結果表2中分析可知,研究組患者對護理管理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以患者為中心,遵循以人為本,是層級護理管理的主要核心,旨在全面促進護理水平提升,為患者提供所需[4]。科室護理方法與護理滿意度、護理質量有著緊密的聯系。通過管理,能夠貫徹落實各項護理操作,合理分配護理人員崗位職責,有利于醫療資源應用的最大化,進而將護理人員的上進心、工作熱情予以激發出來,進一步提高護理隊伍的綜合素養。外科是醫院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科室,能夠體現醫院的醫療水平,而在體現外科整體醫療水平方面,護理質量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同時對患者的切身利益也有著重大的影響[5]。基于此,該次研究為進一步提高醫療水平、改善外科護理質量,在外科護理工作中引入了層級護理管理模式。研究結果發現,接受層級護理管理模式之后的研究組護理人員,護理操作技能、病房管理、病歷書寫以及基礎護理等各項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另外,研究組患者對護理管理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在層級護理管理模式下,有利于激發護理人員的工作熱情,保持旺盛的精力,提升護理水平,滿足患者所需,所以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更高。這都是因為層級護理管理模式能夠合理分配不同層級護理人員職責,使個體化差異得到充分體現,滿足外科護理工作需要,進而將外科護理工作更加細致化[6]。處于層級管理模式下,“以老帶新”的優勢得到了充分發揮,讓經驗不足、工齡較低的護理人員加快成長,促進自我素養提升,同時在護理工作中,也有利于經驗豐富、工齡較大的護士發揮引領作用,保證護理工作安全,以防突發意外或是護理錯誤事件。對護理人員進行優化管理后,能夠在最大程度上使得人力資源效益得到最大化,促進工作效率提高;制定合理且科學的考核制度以及相應的工作過程,及時查找護理中的問題,并對護理中的問題進行總結分析,征求大家的看法和建議,制定出有效的處理方案,進一步完善護理管理模式,為提高護理滿意度、護理質量奠定有效基礎[7]。除此之外,業務考核以及日??己擞欣诩訌娮o理人員的積極主動意識,主動與患者及其家屬交流,提高護理滿意度。綜上所述,在外科護理管理中積極開展層級護理管理模式是行之有效的,應用價值較高,不僅能夠提高科室整個護理質量,而且還能夠提升護理滿意度,這對于緊密護患關系,有著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值得臨床普及。

[參考文獻]

[1]張麗麗,黃蘭,李玲燕.護理管理工作中實施護士分層級管理模式對提升護理管理質量的價值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7,14(16):103-105.

[2]朱娜,馬洪,詹旭蕾.層級質量控制在外科ICU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院管理,2016,36(10):71-72.

[3]婁益巖.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在外科護理管理中應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24):291-292.

[4]陳雅卓.探討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在外科護理管理中應用的方法和效果[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19):142-143.

[5]應徐燕,王美娟,陳志云.層級管理在提高醫院外科護理質量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23(9):63-65.

[6]鄧燕,劉燕.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在ICU護理管理工作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4,12(20):108-109.

[7]楊西寧,趙自力,連初秋,等.護士分層級管理模式在提高護理管理質量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22):106.

作者:閔昌慧 單位:湖北荊門市中醫醫院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