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預在高血壓患者護理管理的應用

時間:2022-07-19 11:49:05

導語:心理干預在高血壓患者護理管理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心理干預在高血壓患者護理管理的應用

[摘要]目的明確心理干預對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情緒等各項指標的影響。方法對2019年5月~2020年6月本院接診的39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執行心理護理干預的臨床資料展開回顧性分析。結果①干預后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生活質量、血糖與血壓等指標顯著改善,相較于干預前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②干預前、后患者治療依從性分別為74.36%、92.31%,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可促其負性情緒得到改善,更利于治療依從性的提升,實現生活質量的提升,有必要在該類疾病患者護理管理中進一步大力推廣開展。

[關鍵詞]心理護理;糖尿病合并高血壓;護理管理;應用

糖尿病與高血壓都屬于內科臨床高發慢性疾病,確診后都需通過長期用藥的方式來實現病情的控制,若病情控制不佳會給心、腦、肝、腎等重要臟器造成危害[1],而兩病同時發生給病患帶來的危害更大。影響患者疾病治療效果的因素相當多,而心理因素則屬于其中最關鍵的一項,因糖尿病與高血壓患者都需要終身用藥,期間在飲食上還有諸多禁忌,堅持三五天容易,三五年也能做到,但若要一直堅持下去患者可能會出現煩躁、焦慮等情緒[2],而不良情緒會影響患者睡眠、機體功能等,對用藥療效造成干擾,故而本院臨床工作開展中結合該疾病實際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促進其情緒始終維持在穩定狀態。而本文主要對心理護理干預開展的相關舉措展開簡要總結并作如下匯報。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在2019年5月~2020年6月平度市第四人民醫院內科接診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中選擇39例作為此次研究調查對象,包括男患者18例、女患者21例、年齡36~68歲,平均年齡56.33±0.25歲,糖尿病平均病程2~9年,高血壓平均病程5.32±0.74年,所有患者均與《內科學》[3]中糖尿病與高血壓的相關針對標準相符,同意參與此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且此次研究得到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批同意。1.2納排標準納入標準:①年齡35~70歲人群者(因為高血壓為中老年人群常見疾病,故而選擇該年齡段群體展開研究,保證結果的準確性);②能正常交流且無精神類疾病者;③能配合此次調查直至結束者。排除標準:①伴有心、肝、腎等重要臟器疾病者;②妊娠與哺乳期婦女;③中途放棄者。1.3方法所有病患在門診接診治療期間均予以常規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包括:①合理飲食。因高血壓與糖尿病患者在飲食方面均具有特殊要求,尤其是糖尿病患者飲食禁忌相當多,囑咐患者務必要少食或不食糖含量過高的食物,嚴控食鹽攝取量,日常飲食中糖類、蛋白質、脂肪的含量在總熱量中的占比應分別為50%~60%、15%~20%、≤30%,多食新鮮蔬菜水果等;同時要做到嚴格戒煙戒酒。②適當運動。每日飯后半小時患者可適當運動(慢走、打羽毛球、打太極等),利于食物消化吸收,可實現抵抗力的提升,運動時可帶些糖果與零食,預防低血糖。③用藥干預。囑咐患者按時用藥,不可隨意更改用藥劑量,做好不良反應監測。④血糖、血壓監測。囑咐患者平時在家一定要做好血糖與血壓監測,發現異常及時到院處理。同時,對患者予以心理護理干預,具體干預措施如下。1.3.1穩定病患情緒:部分病患因長期用藥治療,可能會存在著焦慮、煩躁等不良心理情緒,易怒易激動,血壓也容易驟然升高,血糖水平出現變動,因而在護理干預時需結合病患不同情況實施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干預,穩定病患情緒,讓病患時刻保持平常心,避免發生情緒激動。同時,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如果有心事,應該多與周圍的朋友或醫護人員傾訴,懂得調節情緒,放松心情,改善睡眠質量,通過情緒的調節來使機體各項指標均處于穩定狀態。同時,護理人員需告知患者家屬在平時的生活里應多與患者溝通交流,掌握他們內心的需求與愿望,并盡可能地去實現,避免他們出現過大的情緒波動。1.3.2加強疾病基本知識宣教:護理人員應為患者講述與疾病相關的知識,使其對疾病有正確認知,以防患者認為自己有高血壓以及糖尿病就產生沉重心理包袱,使他們明白高血壓與糖尿病并非絕癥,只要積極科學治療,血糖與血壓都能夠長期被控制于正常范圍內,且不會導致多樣性并發癥的發生,生存時間很長,消除存在的錯誤觀念,并時刻保持積極樂觀心態,以開朗的態度面對病情、面對人生;同時,需為患者列舉臨床上因長期堅持用藥治療,且因心態好而使病情得到控制,生活質量也很高的成功病例,讓患者以積極的心態接受治療與護理。1.3.3良好氛圍營造,擺脫悲觀情緒:若患者表現出明顯的孤獨悲觀情緒,需以熱情的態度對患者進行感染,使他們能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在身體情況以及病情允許的情況下鼓勵他們多參加對身體健康有益的活動(如下棋、打太極拳、游覽名勝等),達到轉移注意力的目的,并從孤獨悲觀情緒里得到解脫,生活于充實、愉悅、舒適的環境里,對疾病預后也有一定幫助。1.4觀察指標比較患者在執行心理干預前后的焦慮抑郁情況、生活質量、治療依從性、血糖與血壓指標值。選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iltonanxietyscale,HAMA)評估患者焦慮情緒指標,總分值56分,<7分表示情緒正常;7~14分表示伴有輕度焦慮;14~21分表示伴有明顯焦慮情緒;22~29分表示伴有焦慮情緒較嚴重;選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評估患者抑郁情緒指標,總分值78分,<8分表示情緒正常;8~20分表示伴有輕度情緒抑郁;21~35分表示伴有明顯抑郁情緒;>35分表示伴有重度抑郁情緒;選用癌癥患者生命質量測定量表(Europeanorganizationforresearchandtreatmentofcancer,EORTCQLQ-C30)評估患者生活質量,總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生活質量越高;治療依從性包括依從與不依從兩類,其中依從即可做到醫護人員提出的按時用藥、按時鍛煉,合理飲食,保持情緒客觀等所有要求;不依從表示患者只能做到其中一項要求或一項也無法做到。1.5統計學方法選擇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相關數據展開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率(%)表示,數據間對比經x2檢驗;各項計量評價指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統計學差異顯著。

2結果

2.1干預前后患者焦慮情緒、生活質量情況分析總結統計下表1數據值能夠發現,干預后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生活質量等指標顯著改善,相較于干預前存在明顯統計學差異(P<0.05)。2.2干預前后患者血糖、血壓指標值情況分析總結統計下表2數據值能夠發現,干預后患者血糖與血壓指標值明顯下降,相較于干預前存在明顯統計學差異(P<0.05)。2.3干預前后患者治療依從性分析干預前治療依從性為74.36%(其中依從29例、不依從10例),干預后治療依從性為92.31%(其中依從36例、不依從3例),前后數據對比存在統計學差異(x2=4.520,P=0.013,P<0.05)。

3討論

糖尿病屬于一組受到多因素影響而誘發的以慢性高血糖為典型特征的代謝性疾病,主要因胰島素分泌與(或)利用缺陷所致[4],若機體長期處于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等代謝紊亂狀態可能會引起心臟、腎臟、神經與血管等一系列器官發生慢性進行性病變與衰竭等現象,若血糖長時間無法控制在最合理范圍內可能會引起急性嚴重代謝紊亂(包括高滲高血糖綜合征或酮癥酸中毒等),給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脅,當前臨床主要以藥物或胰島素注射兩種常用方法進行治療,血糖控制效果也相當不錯[5];而高血壓即血液于血管里流動期間為血管壁帶來的壓力值相較于正常值偏高,為內科臨床比較典型的一類心血管疾病,同時為誘發冠心病、腦卒中與心力衰竭的關鍵風險因素。通常情況下,主要為患者在沒有服用降壓藥的條件下,不同日進行三次血壓值測量的平均值均比正常值偏高,也就是收縮壓在140mmHg及以上和(或)舒張壓在90mmHg及以上。臨床上不少高血壓病患均伴有糖尿病,同時部分糖尿病患者也并發有高血壓,二者為同源性疾病,高血壓與糖尿病不管是病因、彼此影響或危害均有一定的共通性,故而患者多合并發作形成糖尿病合并高血壓。通過臨床研究我們發現,心理因素與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病情控制情況息息相關,若人始終處于負性情緒狀態那么會影響食欲與運動功能,而機體功能在不佳狀態的情況下又會影響血糖與血糖指標,并且易暴怒生氣之人在情緒激動瞬間同樣會導致血壓或血糖值驟升,引發各種危險性疾病,故而對患者實施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干預相當重要。所謂的心理護理即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期間,護士依靠多樣化舉措來轉變患者的負面心理情緒。但心理護理干預的執行并非完全是護士單方面的事情,關鍵還在于患者自己同樣需努力做好情緒調整方可發揮最佳治療效果。參與此次調查的39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執行心理護理干預前焦慮情緒為22.52±2.63分,抑郁情緒為21.35±2.46分,生活質量為61.77±4.32分,治療依從性為74.35%,而在執行心理護理干預后焦慮情緒為12.32±1.74分,抑郁情緒為11.63±2.25分,生活質量為82.07±3.96分,治療依從性為92.31%。同時,干預后血糖與血壓值與干預前相比也得到了也得到了明顯下降,這充分展現出了心理護理干預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治療中的臨床應用意義。故而我們建議進一步結合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病情實際對其執行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干預,促其對該疾病有更正確的認知,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做到常規護理相關要求外,還能自主進行不良情緒調控,確保各項血糖與血壓值均能控制在最佳范圍內,有必要進一步大力推廣開展。

作者:崔玉慧 代秀芝 王淑榮 單位:平度市第四人民醫院內科 平度市人民醫院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