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護理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19 05:08:00

導語:老年糖尿病患者護理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老年糖尿病患者護理研究論文

【關鍵詞】老年糖尿病

關鍵詞:老年糖尿病;低血糖;護理

老年糖尿病是老年人內分泌代謝疾病中最常見的病種,其中老年糖尿病絕大多數是II型,占90%~95%,與非老年糖尿病患者相比,老年糖尿病患者心腦并發癥多,常有低血糖發生,且往往病情隱匿,臨床上容易誤診。因此,早期診斷和處理對治療和預后,具有重要意義,我院自2000年至2003年共診治老年糖尿病并發低血糖46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46例中,男性33例,女性13例,年齡64~83歲,病程半年至16年,初診糖尿病5例,合并糖尿病腎病21例,其中慢性腎功能不全血肌酐>133mmol/L8例,合并高血壓10例,冠心病10例,肝功能不全6例,急性胃腸炎3例。

1.2臨床特點:14例有面色蒼白、出汗心悸、四肢顫抖及饑餓等交感神經興奮癥狀;8例有神經系統癥狀,其中昏睡5例,昏迷2例,神經模糊,反應遲鈍及四肢乏力8例,全部患者進行血糖測試,平均為1.5mmol/L之間,尿糖、尿酮陰性,所有病例均進行頭顱掃描,無腦部病變。

1.3診斷:就診時,測指間毛細血管血糖或靜脈血漿血糖,均在0.9~2.9mmol/L之間,伴有或不伴有心悸出汗、面色蒼白、手足顫抖、饑餓等低血糖癥狀。

1.4治療:確診后即予50%葡萄糖40~100ml靜脈注射,必要時重復,清醒后進食,無法進食者,予以10%的葡萄糖靜滴,調節滴速,使血糖水平維持在6~12mmol/L,直至藥物的低血糖效應期消失,經搶救45例患者有好轉,恢復病前情況,1例因合并多臟器功能衰竭死亡。

2討論

低血糖指血糖低于2.5mmol/L,老年人低于3.0mmol/L時,出現的交感神經興奮及中樞神經損害的臨床綜合征,老年糖尿病并發低血糖是與老年糖尿病的以下特點有關:

2.1老年人多伴有糖尿病神經病變,交感神經系統活性不能很好的被低血糖興奮延誤就診時間,嚴重的低血糖反應使腦細胞功能受損。

2.2老年人胰高血糖素、腎上腺素分泌不足,不能進行及時有效的血糖調節,熱量攝入不足,可引發嚴重低血糖反應,本組7例低血糖反應由于進餐延誤、食欲不佳、食量不足所致,若沒有進一步的血糖監測,觀察和發現,這類病人臨床癥狀又不是典型,容易漏診誤診。

2.3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腎小球濾過率每年下降1%,胰島素清除障礙,肝臟糖原異生功能下降,特別合并肝腎功能不全時,影響胰島素和磺酰脲類藥物的代謝和清除更易發生低血糖。

2.4慢性胰島素過量綜合征,夜低血糖發作,晨起高血糖,多見于控制不良的I型糖尿病,特別是強化治療中,不適當的增加了中長效胰島素注射劑量后,會經常發生。

2.5胰島素應用不當:①胰島素用量過大,是最常見的原因,低血糖多發生在胰島素最大作用時間內,如短效胰島素所致低血糖,常發生在餐后3h左右,晚餐前應用中長胰島素,易發生夜間低血糖。②此外,還見于注射胰島素同時合用口服降糖藥。③運動使血循環加速,致注射部位胰島素吸收加快。④胰島素注射方法不當,如中長胰島素注射前未充分混勻,劑量錯誤。

3護理

3.1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提高識別能力,如患者神志和活動情況,有無臉色蒼白、乏力等,因此,護理人員應熟悉各類低血糖反應不同的臨床表現,加強病房巡視,提高早期識別能力,及時發現低血糖的反應及低血糖患者昏迷,為搶救病人爭取時間。

3.2加強糖尿病知識教育

3.2.1運動保持恒定,運動前適量飲食,或適當減少降糖藥物的用量。

3.2.2經常測試血糖,應用胰島素時應注意選擇劑型,抽取劑量要精確,同時采用多部位輪流注射,注射前了解患者的食欲,飲食準備情況,是否按時進食,注射后檢查病人的進食情況是否定時定量,以保證熱卡攝入。

3.2.3病人常備一些應急食物,一旦確定病人發生了低血糖反應,應立即采取口服易于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饅頭、糖水、蘇打餅干等,嚴重者立即靜推或滴葡萄糖。

3.2.4糖尿病是慢性終身性疾病,如血糖控制不當,可引起各系統并發癥,致死率、致殘率很高,需對患者進行不斷教育,加強他們對糖尿病強化胰島素治療中低血糖反應的自我識別、自我急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