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患者術后深靜脈血栓護理思索

時間:2022-05-28 10:49:00

導語:腫瘤患者術后深靜脈血栓護理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腫瘤患者術后深靜脈血栓護理思索

下肢深靜脈血栓(DVT)形成是婦科術后嚴重并發癥之一,在婦科惡性腫瘤或其他婦科疾病中術后發生率為7%~45%[1]。尤其是老年婦科患者多數合并有高血壓、冠心病及高血脂等,更是發生DVT的高危人群。由于血栓脫落可引起肺栓塞及影響下肢功能,故對婦科老年患者術后靜脈血栓的預防和早期治療非常重要。本研究對5例老年婦科腫瘤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原因及早期護理進行了分析?,F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2008年8月~2011年7月收治老年患者90例,年齡60~80歲,其中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5例,包括子宮內膜癌2例,子宮脫垂1例,卵巢癌2例。患者術前合并高血壓2例,竇性心動過緩2例,中度貧血和冠心病1例;術前檢查出凝血時間提示,部分活化凝活酶時間均降低。本組經腹行筋膜外全宮+雙附件切除術2例,經腹全子宮+雙附件+大網膜切除術+盆腔淋巴結清掃術+腹腔順鉑化療2例,陰式子宮切除1例。手術時間2~6小時,患者術后當天全部應用止血藥物。

2.臨床表現

本組患者發病時間為術后4~12天,均有不同程度發熱,體溫37.6~38.5℃,無肺栓塞病例?;颊咧髟V患肢疼痛,站立或行走時疼痛加劇,活動受限。查體發現患肢無腫脹,腓腸肌壓痛明顯。本組均經彩色多普勒超聲血流檢查確診,彩超顯示靜脈管腔內無彩色血流信號。治療方法:患者均采用臥床休息,抬高患肢,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排除抗凝禁忌證后采用抗凝或溶栓治療。主要用藥為低分子肝素鈣4100U皮下注射,1次/12小時;復方香丹注射液2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靜滴,1次/日;口服腸溶阿司匹林25mg。連用10~15天為1個療程。治療期間定時查凝血酶原時間及纖維蛋白原時間,以指導用藥,測量記錄膝上下周徑變化,并監測生命體征,加強護理,隨時注意有無栓子脫落現象。

3.護理

術前健康宣教: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齡(>75歲)、肥胖、止血藥運用、雌性激素治療、下肢水腫靜脈曲張、凝血異常、基礎疾病、手術時間長、輸血失血量等,故術前應根據患者情況進行綜合分析評估,對高危因素的患者應給予重點宣教,講解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的常見癥狀和預防措施,指導患者練習術后床上主動翻身的方法和下肢關節的有效活動,包括踝關節與膝關節屈伸運動,使其了解早期活動的好處。輸液護理:避免選擇下肢靜脈輸液及深靜脈置管,首選上肢靜脈輸液及鎖骨下靜脈或頸內靜脈置管,每天定時沖管,防止微血栓形成,對有DVT史或血液高凝狀態的患者,要補充足量水分,降低血液濃度。病情觀察:資料顯示,血栓多在手術過程中已開始形成,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預防應從術前開始。①對腫瘤手術創面大、老年患者有高血壓及高血脂病史者,術前應常規化驗血流變學及凝血功能,必要時術前應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預防,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糾正因禁食或灌腸引起的脫水。②患者應輸新鮮血或成分血,盡量不用庫存血。③避免下肢輸液和應用止血藥。④手術操作輕柔細致,減少不必要的血管解剖暴露及刺激。⑤術后鼓勵患者盡早做下肢活動,在麻醉完全恢復前,指導按摩患者下肢比目魚肌和腓腸肌,做足踝被動運動、足趾運動和下肢屈伸運動,待自我感知能力恢復后改為主動運動;告知患者床上活動、深呼吸及咳嗽動作的方法。⑥術后嚴密觀察,做到早發現早治療,若發現下肢肌肉酸脹感時,應臥床休息,抬高患肢30°,并嚴格制動10~14天,預防肺栓塞的發生。當局部壓痛消失后,即可行輕度活動;要保持大便通暢,并注意觀察患肢皮溫、色澤、水腫及足背動脈搏動情況、局部有無破損及感染等,如有異常及時處理。應用抗凝或溶栓藥物,要觀察有無出血傾向,定時監測凝血功能,溶栓后患者不宜過早下床活動,患肢不宜過冷或過熱,以免造成血栓脫落;手術時間>3天的高血壓或晚期癌癥患者,下床活動時要穿彈力襪。

4.結果

本組5例老年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經上述治療與護理后,均順利痊愈出院,無1例患者出現肺栓塞。5.討論婦科手術是DVT高危因素,有文獻報道,婦科盆腔手術后并發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發生率27.8%[2]。婦科腫瘤患者術后合并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原因是,靜脈血流緩慢、靜脈內膜損傷、血液呈高凝狀態等三大因素;臨床發現任何一個單一因素都不足以致病,必須是各種因素的組合。老年女性血液黏稠度高、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下肢靜脈曲張或術后應用止血藥、術前和術中輸血、經陰道手術等均是下肢DVT形成的高危因素[3],尤其是血流緩慢和高凝狀態更易引起血栓形成。婦科手術可引起血小板凝集而釋放凝血活酶,術中大量失液和失血,血液黏稠度增加,使血凝傾向增強。由于盆腔靜脈密集,靜脈壁薄,缺少四肢靜脈所具有的筋膜外鞘,加之膀胱、生殖器官、直腸三個系統靜脈叢彼此相通,故易使盆腔瘀血或血流緩慢。婦科腫瘤手術范圍大,特別是惡性腫瘤腹膜后淋巴結清掃,使髂血管壁及周圍支持組織受損,故髂部血管栓多見[4]。另外,術前不同程度貧血(本組1例)和術后體質虛弱均為誘因。從本組病例看,2例卵巢癌根治+盆腔淋巴結清掃術患者,因手術時間長,血管暴露久,受到機械性刺激和大量失血,造成血液處于高凝狀態,故形成血栓。余3例伴有高血壓、冠心病、竇性心動過緩及不同程度貧血等疾病,血液黏稠度高,加之手術后常規應用止血藥物,進一步加重了高凝狀態,促使血栓形成。術前或術中輸庫存血的患者,因庫存血中顆?;蚣毎槠^多,黏稠度高,也易形成血栓。同時術后臥床,下肢肌肉呈松弛狀態,導致血流滯緩,尤其腓腸肌靜脈竇內血流是依靠肌肉收縮而向心回流的,所以大多深靜脈血栓始發于腓腸肌靜脈叢。本組分析顯示,所有患者均表現出腓腸肌壓痛,并出現下肢沉重感、活動不便、患肢腫脹疼痛、皮膚潮紅、局部壓痛等,測量患肢直徑大于健肢,經及時行血管彩色多普勒檢查后確認??傊?,針對DVT患者應積極給予治療和加強健康宣教等護理干預,使患者恢復達到滿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