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醫院老年護理學論文

時間:2022-02-15 03:07:20

導語:基層醫院老年護理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層醫院老年護理學論文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選取江西省2所縣級綜合醫院、2所縣中醫院、1所醫院兼辦養老院的二級醫院呼吸、心血管等老年患者較多的科室及1所中心鄉鎮衛生院共202名護士進行問卷調查。納入標準:從事臨床護理工作的護士、護理管理者、養老院的護士,自愿參加本課題研究。

1.2方法

1.2.1調查工具根據調查目的,在參考相關文獻及咨詢5名相關專家基礎上自行設計基層醫院護士老年護理專業能力現狀及培訓需求調查問卷。問卷包括4部分內容。①護士一般資料:包括年齡、工作年限、學歷、職稱。②老年護理專業知識培訓狀況:是否接受過培訓。③培訓意愿:有無必要接受培訓、有必要接受培訓的原因、是否愿意參加培訓、參加培訓目的、希望的培訓方式、希望的培訓師資、希望的培訓時間(培訓原因、目的、方式、師資可選擇多項)。④老年護理專業知識和技能掌握程度和培訓需求:包括14個條目,每個條目按護士對相關知識及技能的掌握程度分別以掌握、部分掌握、未掌握3個選項進行選擇,14個條目培訓需求按護士的培訓要求以十分需要、比較需要、一般需要、不太需要、不需要5個選項進行選擇。問卷內容效度指數和信度系數分別為0.912和0.923。

1.2.2調查方法首先由項目負責人與所選取醫院的護理部取得聯系,在其協助下抽取符合入選標準病區的所有護士,征得其知情同意后,采用統一指導語向被調查者說明調查內容及注意事項,要求被調查者根據自己實際情況不記名填寫,20min后現場回收問卷。共發放問卷220份,回收有效問卷202份,有效回收率為91.82%。

1.2.3統計學方法利用Excel建立數據庫,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包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人數、百分率進行描述。

2結果

2.1護士一般資料202名護士中二級醫院164名,占81.19%;一級醫院38名,占18.81%。被調查者均為女性,年齡19~54(32.01±9.02)歲。工作年限:1~5年的67名,占33.17%;6~10年29名,占14.36%;11~20年60名,占29.70%;20年以上46名,占22.77%。學歷:中專69名,占34.16%;大專98名,占48.51%;本科及以上35名,占17.33%。職稱:護士92名,占45.54%;護師58名,占28.71%;主管護師及以上52名,占25.74%。

2.2老年護理專業知識培訓現狀202名護士中,接受過老年護理專業知識培訓的49名,占24.26%;從未接受過老年護理相關知識培訓的153名,占75.74%。

2.3老年護理專業能力培訓意愿

2.4老年護理專業知識和技能掌握程度和培訓需求

3討論

3.1基層醫院護士老年護理專業能力低下,急需加強在職培訓本調查結果顯示,江西基層醫院在職護士接受老年護理專業培訓的比例低,75.74%的護士從未接受過專業培訓。老年護理知識和技能調查中人際交往與溝通的能力掌握程度最高,占19.80%,老年護理的先進理念及方法掌握程度最低,僅為0.99%,應對老年人急性突發事件能力僅為10.40%。分析原因,一是我國老年護理長期以來被歸入成人護理范疇,老年護理專科教育存在斷層[9],導致現在在職的絕大多數基層醫院護士在學校未接受老年護理學的正規教育;二是我省護理在職繼續教育和臨床考核中缺少老年護理方面的內容,導致絕大部分基層醫院護士缺乏系統的老年護理知識和技能,護理依附于常規缺乏專科性,往往僅憑經驗給予老人護理,與當前要求高質量的老年護理需求極不匹配。建議護理院校對在校生加強老年護理學的課程教育和考核,護士在職繼續教育及資格晉升考試增加老年護理專業內容,管理者盡快制訂有效培訓制度和方案,并加以推廣和實施。

3.2基層醫院護士培訓意愿強烈,管理部門應積極搭建平臺本調查結果顯示,94.55%的護士認為有必要接受老年護理專業培訓,說明護士培訓意愿強烈、需求較高、態度積極。由于老年人所特有的生理、心理特點和社會屬性,對護理的需求和依賴比其他年齡段強。隨著醫療體制的改革,老年慢性病、常見病以基層醫院治療護理為主,針對老年人及家屬進行心理干預,應對老年人急性突發事件,預見老年人潛在危險因素及問題等,是基層醫院護士工作面對的問題,也是“優質護理服務”的重要內容。有調查顯示,90%以上的醫療機構對老年專科護士有需求,且需求呈上升趨勢。開展并完善老年護理專業的培訓是提高基層醫院老年護理質量的前提,也是老年護理專業持續發展的基礎。護理管理者應轉變觀念,將老年護理專業培訓工作規范化、專業化,促進老年護理事業的發展。國家主管部門應盡快建立和完善老年護理行業和老年護理教育的法律法規,明確職能定位,出臺相應的引導政策。加強老年專科護士的資格認證和福利待遇等相關配套政策的制訂,促進老年護理學的發展。醫院可以通過建立與崗位任職資格、職業掛鉤的繼續教育管理制度,調動從業人員的積極性,提高有效的學習自覺性。

3.3積極采取多形式的培訓方式,努力提高老年護理專業水平本調查結果顯示,學術活動或短訓班、院內或科內業務學習、上級或專科醫院進修是普遍被認可的培訓方式;選擇由經驗豐富的專科護士進行專業能力和技能培訓占72.28%,比例最高;護士對老年專科護理技能及相關知識、老年人健康評估能力、應對老年人急性突發事件的能力、針對老年人及家屬進行心理干預及電話咨詢的能力的培訓需求高。由于護理工作的特殊性,護士“三班輪換”制,護士層級差別,須采用不同形式的培訓方式滿足護士的培訓需求:院內和科內業務學習是簡便易行的方式,如護士長利用業務學習、晨會提問、護理查房等形式加強老年護理專業知識的學習,護理部定期組織考核,能達到普及性教育的目的;選拔護理骨干外出進修或參加學術活動、短訓班,多元化進行老年護理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為基層醫院培訓具有專業水準的師資力量,以點帶面,促進老年護理專業水平的提高;培訓要勇于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多媒體仿真標準化病人教學等方式,使得護士能從真實、常見的病例中體會和掌握老年護理的特點和基本方法;還可充分利用網絡教學的優勢,將課件、多媒體、討論案例等上傳至網絡,讓護士可以靈活學習;培訓過程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組織老年人突發事件應急演練、老年人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調查等方式進行考核、測評;在老年特色專科醫院、醫養結合性養老機構建設老年護理實踐基地。從軟件和硬件入手,全方面培養實用型護理人才。為提高老年護理服務質量,滿足老年患者日益增長的護理需求,教育部門及護理管理者應積極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加強在校學歷教育,重視在職繼續教育,采取多形式的培訓方式有效提高基層醫院護士老年護理專業能力。護理管理者應加強引導,創建平臺,設置相應的激勵機制,營造學習和科研氛圍,使之形成良性循環。研究及教育能力需在研究中繼承和開拓,是老年護理持續發展的基礎和源動力。隨著老年護理專業的發展,加強老年護理教育及科研,提升老年護理專科整體水平是學科發展趨勢。

作者:吳園秀羅鐵姣羅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