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造口病人護理分析論文

時間:2022-11-19 04:34:00

導語:結腸造口病人護理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結腸造口病人護理分析論文

【關鍵詞】結腸

我院自2000年1月~2003年1月共施行直腸癌根治性切除術48例,其中26例病人經腹會陰聯合切除術(即miles手術)做了永久性結腸造口(人造肛門)。現就結腸造口的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26例中,男20例,女6例,平均發病年齡為48歲,最高年齡為82歲。腫瘤下緣距肛門緣均為7cm以下,全部采用經腹會陰聯合切除術,切除了直腸和肛門,在左下腹作永久性結腸造口。26例結腸造口病人經過我們精心的護理和耐心的指導,出院后均能掌握人工肛門的自我護理技術。

2護理體會

2.1心理護理(1)做直腸癌根治術的患者不愿接受人工肛門,精神負擔很大,顧慮重重。這時,應給予充分的理解、同情和支持。耐心解釋人工肛門的必要性。使病人消除思想顧慮,堅定手術治療的信心,以良好的狀態迎接疾病的挑戰。(2)向患者介紹造口的過程、原理、方法以及初步術后造口的管理知識。說明造口手術只是將排便的出處由原來的肛門移至左下腹部,對消化功能無太大的影響,只要學會如何護理造口,人工肛門所帶來的不便將可被減低到最低程度。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也可自主排便,不會影響正常的生活工作。(3)選擇一些已行造口手術者,對即將要進行造口者作現身說法,從中獲得了一些非醫學知識,增強了戰勝疾病信心,起到了醫護人員、家屬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2.2護理措施

2.2.1保持造口周圍皮膚清潔和干燥結腸造口一般于術后2~3天腸功能恢復后開放,開放時宜取左側臥位,并預先用塑料薄膜將造瘺口與腹部切口隔開,以防止糞便的污染。開放前,用凡士林或生理鹽水紗條外敷結腸造口,外層敷料滲濕后應及時更換,防止感染。

2.2.2觀察造口腸管的顏色、性狀、位置有無水腫、周圍皮膚有無潮紅、糜爛,有無出血、狹窄、回縮、脫垂以及大便的性狀及數量等。發現不良情況及時處理。

2.2.3造口拆線愈合后每日擴肛1次,防止造口狹窄。造口狹窄而排便困難者,必要時可再次手術重作造口。

2.2.4每次排便后用溫水洗凈皮膚并用脫脂棉或軟紙巾輕輕擦拭糞便,注意勿損傷造口周圍皮膚,導致造口出血,輕拭后再用溫水清洗造口周圍皮膚,造口上覆蓋凡士林紗布,以保護腸粘膜。如有腸粘膜水腫可采用高滲鹽水紗布濕敷,再加蓋凡士林紗布。

2.2.5選擇造口袋正確測量造口大小,再將造口袋開口剪至合適大小。袋口對準造口蓋緊,袋囊朝下用有彈性的腰帶固定好造口袋。

2.2.6病人可起床時適當使用人工肛門袋,將袋口貼放于造口處盛接糞便,并用彈性帶將肛袋系于腰間,松緊應適宜;當造口袋內充滿三分之一排泄物,須及時更換,注意將造口袋貼緊,預防發生糞便滲漏。

2.2.7每次更換造口袋時須用中性皂液或0.5%氯已定清潔造口周圍皮膚,涂上氧化鋅軟膏保護皮膚,防止皮炎,皮膚糜爛的發生,并觀察造口周圍皮膚有無紅腫破潰疼痛等現象。

2.2.8人工肛袋是橡膠或塑料制品,難以蒸發水分,故不宜長期持續使用,以免引起粘膜或周圍皮膚糜爛,一般應備有多個肛袋交替使用為宜。病人一般可備3~4個造口袋更換,使用過的袋子可用中性洗滌劑和清水洗凈,或用1:1000ml氯乙定溶液浸泡30min,擦干備用。

2.3飲食護理(1)術后一般禁食水。2~3天腸蠕動恢復,結腸口開放后可進流質飲食,如無不良反應可改為半流質飲食。術后1周可進少渣飲食,2周左右可進普食,應給予高熱量、高蛋白、豐富維生素低渣的食物。(2)注意飲食衛生,避免腸道感染、食物中毒等原因引起腹瀉。(3)避免進食刺激性食物或脹氣性食物,以免造成腹脹。如豆類、大蒜、洋蔥、山芋等。(4)避免服用引起便秘的食物,如堅果、玉米、巧克力、油炸食物等。

3出院指導

(1)出院前務必指導教會患者熟練更換糞袋和造口的管理。向病人介紹結腸造口護理和護理用品的進展。(2)人工肛門應定期帶上手套,用食指和中指深入造口擴張,以防止狹窄而造成排便不暢。注意觀察有無惡心、嘔吐、腹痛、腹脹、停止排氣、排便等梗阻癥狀。(3)造口病人的日常生活教育:選擇寬大舒適的衣褲,避免造瘺口受壓,待傷口完全愈合后,可以沐浴。避免增加腹內壓及劇烈的運動。待病人體力恢復后,可以恢復以前的工作。

4討論

因為結腸造口給患者終身帶來生活的不便,多數患者難以接受。為了解決患者這種苦惱,我們必須加強手術前后的護理措施及健康教育,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在生活方面體貼關心病人,積極幫助病人掌握造口的護理和管理,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增強病人戰勝疾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