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前術后護理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19 04:58:00

導語:鼻息肉前術后護理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鼻息肉前術后護理研究論文

【關鍵詞】鼻息肉患者術前術后護理

鼻息肉[1]為一種常見病。是由于鼻腔和鼻竇黏膜極度水腫,受重力作用而逐漸下垂所形成的腫物,非真性腫瘤。可分為水腫型、纖維型、血管型、囊腫型等,多見于成年人,好發于篩竇、中鼻游離緣、中鼻道內之鉤突、篩泡和上頜竇竇口等處。可分單個或多個,可發生于一側或兩側鼻腔。患者張口呼吸、口干、口臭、咽干、嗅覺減退或消失,給患者生活和工作帶來極大不便。臨床上手術治療是一種常用的方法。

1臨床資料

北京軍區總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自2005年5月~2007年5月共收治鼻息肉患者57例,男37例,女20例。通過采取合理有效的護理措施,全部病愈出院,無一例發生感染。

2護理

2.1術前護理

2.1.1術前準備協助患者做好各項常規檢查,如血常規、出凝血時間、生化八項;心電圖、胸部透視等檢查。手術前一日晚囑患者洗澡,剪雙側鼻毛,有利于充分暴露手術術野,男患者剃胡須。遵醫囑給予抗生素靜脈滴注,防止感染;術前30min口服魯米那90mg,全麻患者肌肉注射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5mg,起到抑制唾液腺分泌的作用。

2.1.2術前護理鼻息肉患者對手術治愈期望很高,對手術有一定的恐懼感,害怕術后疼痛,又擔心術后效果差,因此易產生焦慮、緊張情緒,導致失眠,老年患者常有高血壓的現象,所以從患者入院到術前準備,護士應充分信任,細心收集患者資料,做好護理評估,向患者介紹主管醫生、責任護士,講解有關注意事項及相關疾病知識、手術方法等,鼓勵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狀態迎接手術。

2.2術后護理局部麻醉患者采取半臥位;全麻未清醒患者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清醒后取半臥位,有利于患者呼吸,使鼻腔滲血和分泌物排出,防止發生誤吸,產生危險,減少感染幾率。

2.3藥物護理(1)遵醫囑應用抗生素,一般5~7天。(2)滴鼻劑的應用:患者鼻腔內的膨脹海綿或油紗條通常于術后24~48h后取出,取出后即可點藥,初期應用呋喃西林滴鼻液點鼻,可收縮鼻腔,起到通氣的目的;后期鼻腔通氣后可停呋喃西林滴鼻液,遵醫囑給予復方薄荷腦滴鼻液和0.25%氯霉素滴鼻,起到消炎和潤滑鼻腔防止結痂的作用,以避免出血,也可應用噴霧劑,如:達芬霖,可防止過敏癥狀。

2.4飲食護理患者術日宜吃營養豐富易消化的溫涼飲食,次日可以吃半干食物,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水果蔬菜,以保持大便通暢。

2.5缺氧、口干的護理術后患者鼻腔填塞膨脹海綿或油紗條,如呼吸受阻,可給予持續低流量吸氧,通常2~4h,由于張口呼吸容易口干,可用濕紗布覆蓋口唇或用棉簽蘸水濕擦拭口唇。

2.6心理護理患者疼痛時用冰袋交替敷鼻背部、額部,以減輕疼痛,達到止血、消腫的目的[2]。保持病室安靜、舒適。溫度、濕度適宜。條件允許可選擇一些轉移病痛的方法,如看雜志、聽音樂、看短片都有一定的效果。給患者講解術后注意事項:(1)如鼻腔有少量血性分泌物流入口中,叮囑患者勿咽下,應輕輕咳出,慢慢吐出,以免引起胃部不適。(2)如打噴嚏時叮囑患者張口呼吸,或指壓迎香或人中穴[3],防止填塞物脫出,引起出血。膨脹海綿或油紗條抽出前患者十分痛苦,盡可能地為患者創造良好的臨床環境。并且耐心聽取患者的內心感受,對患者提出的問題耐心講解,嫻熟的護理技術也可以使患者減輕疼痛。

3護理體會

對患者進行正確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有信心面對疾病,以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為疾病恢復創造優越條件。

嫻熟的護理操作,可以減輕患者疼痛;正確的滴鼻方法有利于消腫恢復,又有利于患者鼻腔通氣。

舒適溫馨的病區環境,為患者創造最佳的心理狀態,把微笑帶到病房的每一個角落。

【參考文獻】

1王薇.耳鼻咽喉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78,33.

2姚月珍,杜慧芬,胡靜霞.鼻部冷敷冰袋的制作與使用.中華護理雜志,2003,38(9):704.

3張曉賀,荊素卿.慢性鼻炎患者術前術后護理體會.中華現代眼耳鼻喉科雜志,2007,4(1):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