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體假性動脈瘤手術探討論文
時間:2022-07-02 05:37:00
導語:肢體假性動脈瘤手術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種原因(包括注射)致肢體動脈損傷在生活中時有發生,我院自2004年6月~2005年12月急診手術治療該類患者共18例,現將手術配合情況介紹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18例,男15例,女3例;年齡19~35歲,平均25歲;注射15例,其他原因3例。治療結果16例Ⅰ期愈合,患肢動脈血流圖波形恢復正常,隨訪2~12月恢復良好;1例皮膚延遲愈合,但穿刺人造血管血流通暢,動脈壓力高,經清潔創面后轉移皮瓣閉合創面痊愈,1例45天移植物完全閉塞。
2手術配合
2.1手術器械與物品準備除常規手術用品外,另備0/7、0/5號無損傷血管縫合線若干、人造血管,肝素液(按500ml生理鹽水加肝素6250u配制),顯微針持、剪刀、鑷子各2把,顯微止血鉗6~8把,血管阻斷鉗2~4把,電凝止血器1臺。
2.2手術中配合從臨床資料可以看出,大部分患者由于吸毒所致,他們往往不敢過早進醫院,在發生了反復大量出血時,不得已才到醫院治療,對這類患者一定要分秒必爭,立即手術。由于病情危重,患者入室后應迅速建立有效的靜脈通道,配合麻醉師施行氣管插管靜脈復合麻醉。同時洗手護士應配合醫生先進行按壓止血,并作常規消毒鋪巾,迅速于出血腫塊的近端切開,分離出肢體動脈,立即給予靜脈注入肝素6250u,同時遞血管阻斷鉗阻斷血管,再于出血瘤體的遠端解剖出遠端動脈并完全阻斷。切開瘤體可見較多血液和血凝塊,用吸引器吸凈血液,血凝塊存放于彎盤內。術中出血多采用雙極電凝器止血,應保證電凝器工作良好。由于長期反復注射,使肢體動靜脈均變硬或閉塞。因此,常需采用人造血管作動脈重建。此時應備齊血管吻合所需用品,包括顯微針持、剪刀、鑷子、無損傷縫合線等,動脈重建后置橡皮引流并逐層縫合切口。
3體會
3.1迅速準備手術用物接到手術通知單起,手術室應立即組織技術力量強,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迅速準備相關物資。因患者常以急診入院,由于大量失血和吸毒,身體條件差,一定要分秒必爭,立即手術。
3.2做好必要的心理護理掌握患者心理,做必要的心理護理。由于大量出血或吸毒違法,患者常不敢面對事實,對疾病產生悲觀情緒,喪失治療信心,對手術治療感到緊張和恐懼,根據這種心理,我們在接患者入室時,必須由巡回護士守在患者床前,防止墜床和發生意外,盡量滿足患者需要,鼓勵患者樹立戰勝、保存生命的信心。
3.3限制肢體活動以避免出血加劇由于動脈經反復多次注射動脈壁損傷,或血管壁病理性變化,形成假性瘤體,不象健康的動脈壁可收縮而產生凝血而止血,加之瘤體內高壓的動脈血流常導致動脈破口擴大流血不止,因此應盡量限制肢體活動,以免出血加劇。血壓波動時,不要急于使用活血藥。
3.4建立有效的靜脈通道吸毒患者四肢的淺靜脈多因注射堵塞、閉塞[1]。給靜脈穿刺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應選擇彈性較好、口徑大的深靜脈進行穿刺,我們常進行頸外靜脈或鎖骨下靜脈穿刺,盡量使用靜脈留置針,嚴格無菌技術,保護好穿刺部位,確保輸液通道的通暢,以便及時輸血輸液。
3.5確保術中止血徹底由于多次多處注射致使肢體主干血管閉塞,側支循環豐富、雙極電凝器對減少術中出血很有幫助,但應根據術中要求隨時調整電流強度,一般0.05~0.5mm直徑的血管用Ⅰ級電流,0.5~1.5mm者用Ⅱ級,1.5~2.5mm者則用Ⅲ級,確保術中止血徹底。
3.6術后處理由于本組病例均以急診方式進行手術對其是否攜帶某些特殊病源菌未作檢查,為了避免院內交叉感染,我們對器械、物品、空氣均進行了嚴格處置。
3.6.1器械的處理用0.5%泡騰液(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后清洗打包,送高壓滅菌。
3.6.2手術間物品的處理用0.1%消毒凈液擦拭消毒,包括手術床、麻醉桌、器械桌、輸液架、墻壁、地面等。
3.6.3手術間空氣的處理根據手術間的體積用不同功率的紫外線照射消毒,也可采用三氧機釋放臭氧消毒2h,有條件的醫院也可用層流裝置。我們采用高效能空氣過濾器消毒2h。
3.6.4一次性用品采用集中包裝,注明標簽,送焚化池焚燒的方法。
- 上一篇:公害黑莓生長期管理論文
- 下一篇:黃瓜無土栽培技術分析論文
精品范文
1肢體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