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乳腺癌患者護理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09 04:15:00

導語:青年乳腺癌患者護理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青年乳腺癌患者護理研究論文

【摘要】目的提高青年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質量。方法采取隨機抽樣法,對我院30例青年乳腺癌患者進行心理、術后護理及術后化療和患肢功能鍛煉等方面的指導,并進行評價和總結。結果通過對30例青年乳腺癌患者的整體護理干預,使患者的基本狀況得到明顯改善,并能積極配合治療,增加了療效。結論重視青年乳腺癌患者存在的不良心身癥狀,采用積極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對其軀體疾病的康復治療進程及生存質量的提高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摘要]目的提高青年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質量。方法采取隨機抽樣法,對我院30例青年乳腺癌患者進行心理、術后護理及術后化療和患肢功能鍛煉等方面的指導,并進行評價和總結。結果通過對30例青年乳腺癌患者的整體護理干預,使患者的基本狀況得到明顯改善,并能積極配合治療,增加了療效。結論重視青年乳腺癌患者存在的不良心身癥狀,采用積極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對其軀體疾病的康復治療進程及生存質量的提高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青年乳腺癌;護理;干預

我院2003年3月~2006年6月共收治的35歲以下青年乳腺癌手術30例,通過對術后患者進行行為干預和護理,取得較好的效果,現將體會介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03年3月~2006年6月收治的35歲以下青年乳腺癌患者30例為研究對象,年齡25~35歲,平均30.0歲,左乳腺癌12例,右乳腺癌18例,Ⅰ~Ⅱ期患者20例,Ⅲ期患者10例,接受改良根治術20例,根治術10例;其中浸潤性導管癌16例,小葉癌11例,髓樣癌3例,全部病例均于術后第三周開始進行CAF方案聯合化療。

1.2方法隨機抽樣30例青年乳腺癌患者,在患者出院前發放調查問卷,觀察其心理護理前、后的表現及術后患肢功能鍛煉的效果等。

2護理措施和結果

2.1患者的心理支持療法首先和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并對其心理動態進行了周密的觀察和了解,堅持出院后的家庭隨訪,掌握患者在患病過程中的心理特點,對于不同時期的患者實施針對性的護理[1,2]。

2.1.1實施保護性護理在患者患病初期,不要急于糾正其否定心理,只對他們講腫物性質還不能最后確定,需要手術后做病理檢查確診,這樣緩解了患者的壓力,情緒、飲食、睡眠就較為正常。以便手術順利進行。

2.1.2采取誘導和暗示方法做好術前心理護理主動與患者交談,用婉轉和暗示的語言向患者介紹乳腺癌根治術及術后可能出現的情況,同時,向她們介紹手術醫生的精湛技術和成功病例,使之對手術充滿信心。

2.1.3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在本組患者中有9例感到失去乳房使她們很難堪,經及時開導幫助她們,向她們講解救命第一,保形第二的道理,有意識地為患者做類似乳房的填充物,放在胸罩內,彌補了外形的缺憾,使患者求美的愿望得到滿足[3,4]。

2.1.4取得配偶或戀人的支持使患者感受到來自親人的溫暖和關愛。幫助其建立價值觀,讓他們感受到社會、家庭并沒有把他們遺棄。將使患者的心態更加平和、更有利于疾病的康復。

2.2術后護理措施(1)術后患者回病房后應去枕平臥,每15~30min監測血壓、脈搏、呼吸等生命指征,平穩后每1~2h監測1次,鼓勵患者在術后24h后下床活動。術后保持負壓引流的通暢,及時有效地吸出創腔內的積血、積液,按時檢查引流管是否通暢,每30min一次由內向外,輕擠壓創區,保持有效負壓,注意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質和量的變化并加以記錄。(2)患側上肢功能鍛煉的護理、功能鍛煉分三個階段進行[5],術后至拔出負壓引流管為第一階段;此期間,患側上肢采取屈臂內收姿勢制動,可指導進行上肢肌肉的等長收縮,利用肌肉泵的作用促進血液、淋巴液的回流,減輕肢體的腫脹,指導患者進行屈伸手指、屈腕、旋轉等腕關節運動。在術后7天左右進行肘關節運動為第二階段;進行肘關節的屈伸旋轉,可行患側手洗臉、刷牙、擰毛巾、端碗等生活自理行為,此階段應注意活動力度和時間,不要急于求成,要注意消除患者因鍛煉可能出現影響切口愈合的思想顧慮。手術后15天左右,進行肘關節運動為第三階段;進行前后左右擺臂、前臂上舉、外展、摸對側耳運動,兩肘在前方開合運動等,爬墻運動可充分地鍛煉患肢的伸展運動,部分患者因懼怕疼痛,而放棄此運動,應及時發現注意督促和鼓勵,并堅持出院后繼續進行此運動,以恢復到術前水平為遠期目標[6]。

2.3結果

2.3.1青年乳腺癌患者心理支持治療的效果比較工作中我們了解到,乳腺癌患者特別渴望得到心理安慰和關懷。因此,我們對患者應多給予理解和心理上的支持,并通過康復期的行為干預和護理,教給患者有關行為和認知的自我管理策略,并鼓勵其加以運用,使患者樹立樂觀向上的良好心態,取得理想的康復效果,創造生命的奇跡。另外,在整個護理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我們對患者的態度。

2.3.2三階段肢體功能鍛煉的效果30例青年乳腺癌患者術后,出院時25例上肢能抬高,肩關節功能無障礙,能獨立完成吃飯、洗臉、涮牙等日?;顒?。4例上肢肩關節活動受限,日常生活活動部分需人協助。1例有程度不同的上肢水腫,生活大部需人協助。術后3個月復查全部達到術前水平無患肢水腫的發生,強化訓練達到了明顯的效果。

2.4康復期的健康指導[7]患者出院前,指導其對術后鎖骨上及對側乳房的自我檢查,應每日進行1次,堅持終生幫助患者繼續堅持進行患肢功能鍛煉計劃并指導其出院后應注意的事項,避免在患肢進行醫療行為,預防患側肢體水腫,繼續做好心理安慰工作,強調化療的重要性,使之減輕對化療的恐懼及不安心理,從而完成化療計劃,建立長期的護患關系,隨時了解患者的康復情況,進行相應的指導。

3討論

3.1青年乳腺癌患者心理支持的重要性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在臨床疾病治療過程中,單純臨床癥狀的緩解或消失,只能作為療效評價的一個方面,患者心理狀況的改善和恢復也成為評價療效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了解和重視青年乳腺癌患者不良心理狀況,采取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干預措施,對其軀體疾病的治療和術后生存質量的提高,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3.2患肢功能損害對青年乳腺癌患者康復的影響青年乳腺癌患者因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活動較多,在心理上常將上述功能損害視為致殘,因此患肢功能的恢復情況將直接影響到青年乳腺癌患者康復效果及以后的生活質量。

3.3青年乳腺癌患者康復過程中的健康指導在宣教中,應指導其對自查目標、隨診時間及內容等有所認識,加強對疾病的警惕性,形體重塑的問題常常是患者比較關心的問題,在指導中應幫助其選擇合適的配體,有條件的可進行乳房再造術。

【參考文獻】

1左文述,徐忠法,劉奇.現代乳腺腫瘤學.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1.

2黃濤,魏林生,新紅宇.青年女性乳癌90例臨床分析.河南腫瘤學雜志,1996,9(6):457.

3林世芬,畢杰.乳腺癌患者心理狀態及心理支持研究進展.中華護理雜志,1999,34(6):378.

4MaureenChung,HelenaRchang,KirbyIbland,etal.Youngerwomenwithbreastcarcinomahaveapoorerprognosisthanolderwomen.Cancer,1996,77(1):9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