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及防范措施
時間:2022-02-18 04:06:53
導語: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及防范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了杜絕、減少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加強防范措施,為患者提供安全的手術環境,保障手術成功,必須認真執行各項制度及操作規范,確保手術治療及護理的安全,避免護理安全隱患。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防范措施
手術是一項復雜的技術操作,加之手術室環境、設備、器械、藥品等,均可能造成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本文對常見的幾種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進行了簡要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防范措施。
1常見的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及防范措施
1.1接錯患者
由于手術前護工疏忽、患者精神過于緊張等原因,可能導致接錯患者的情況出現。防范此項隱患,首先要建立健全各項安全管理措施并嚴格執行,護工在接患者時,要與病房護士一起核對患者的全部信息一一核對,并簽署《手術患者交接安全核對記錄單》。對患者進行麻醉、手術前,要再次核對患者信息,信息確認正確后再進行麻醉和手術。
1.2手術部位錯誤
由于巡回護士在準備體位時檢查、核對不認真,或由于手術醫師進行手術前沒有認真查對,導致手術部位錯誤。防范此項隱患,首先要由巡回護士認真查對手術部位并合理安置體位。護士要查詢患者病歷、手術單等,確保部位準確。在麻醉前要與麻醉師核對患者手術部位,手術開始前手術醫師要再次核對手術部位后方可開始手術。
1.3用藥、輸血錯誤
在手術過程中,使用的藥物種類非常多,如藥品擺放不妥、執行口頭醫囑不謹慎、疏于核對或藥物保管不善、標簽不清晰則可能導致用藥錯誤。在術中如果弄錯患者血型或者沒有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則可能導致輸血錯誤。要防范此類隱患,要求藥物按要求分類放置,確保標簽清晰,在用藥前及執行口頭醫囑時必須大聲復述一遍,經醫師核對無誤后再執行。在輸血前,要與醫師共同核對患者姓名、性別、血型、交叉配血單等信息,無誤后方可輸血。藥物包裝、血袋等均要按規定保留備查。
1.4異物遺留于體腔內
由于術中相關人員精力不集中,或對物品清點不認真、清點有誤,或對手術物品沒有及時登記,均可能造成異物遺留在體腔內。防范此項隱患,首先,要做好手術室準備工作,對手術包、手術器械及手術物品提前檢查備用,并針對器械、敷料等按規定嚴格清點和記錄。其次,要嚴格執行物品清點制度。
1.5縫針遺留體內
造成縫針遺留體內的原因,包括醫護人員疏忽、縫針折斷彈出、縫針彎曲未及時更換等。要防范此項隱患,首先,要認真執行“三查七對”制度,認真清點物品。其次,當術中縫針彎曲時,嚴禁用持針器矯正,必須立即更換,以防縫針折斷而落入患者體內。
1.6患者摔傷、墜床
如在運送患者的途中手術床發生故障、患者約束帶未固定好就可能導致患者摔傷、墜床等意外。防范此項隱患,需要保持擔架車、手術床狀況良好,功能完好;患者要用約束帶固定牢靠,在運送過程中如發現車輪故障要馬上更換擔架車或手術床,避免出現患者墜床、摔傷等意外。
1.7手術器械未滅菌
手術室物品擺放有誤,將未滅菌物品放入已滅菌區域,或器械包沒有放置標簽,則可能導致誤用未滅菌器械。防范此項隱患,應嚴格限制進入手術室的人員,并要求其按規定穿消毒衣帽。嚴格有菌手術和無菌手術分室進行。手術室內無菌物品要加強管理,送無菌間存放,并每天進行檢查。在手術中如果發現疑似未滅菌物品要嚴禁使用。器械、物品在開包前要認真查看滅菌合格標志。
2進一步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的措施
為了不斷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杜絕安全隱患發生,醫院應從嚴格崗位責任制、加強業務培訓、重視安全教育等多個方面不斷強化,提高護理整體水平。一是嚴格崗位責任制,督促醫護人員認真履行崗位職責,遵守各項操作規程和規章制度,增強醫護人員的責任心,確?;颊呱踩?。二是醫院要組織醫護人員進行業務培訓,更新醫護人員的知識構成,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術素質,從而避免護理安全隱患的發生。三是要加強安全教育,開展護理安全查擺與整改,認真組織討論、分析安全護理隱患的原因,從源頭上杜絕醫療事故的發生。四是規范護理行為。無論是護理技術還是手術護理記錄單的填寫,都要嚴謹、規范。如手術護理記錄單的填寫,必須內容客觀、及時、真實、完整和準確,醫護人員要清晰、一致地記錄各項內容。這樣,才能有利于避免醫療事故中舉證難的問題。
3總結
安全是護理質量管理的核心,對于提供安全、有效的醫療服務至關重要,醫護人員要切記,任何疏忽都可能誘發嚴重的后果。手術室醫護人員要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把患者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努力提高護理質量,杜絕醫療事故的發生。
作者:姜素杰 單位:吉林省德惠市人民醫院
- 上一篇:“翻轉課堂”在兒科護理教學的應用
- 下一篇:手術室護理在預防骨科手術切口感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