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腦損傷患者手術室護理分析
時間:2022-02-13 09:20:56
導語:顱腦損傷患者手術室護理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顱腦損傷患者數量日益增多,車禍交通事故是其發生的主要原因,其次為斗毆、意外等。患者具有較為嚴重的傷勢、較快的病情變化速度、較高的病死率,對患者的生存質量造成了嚴重的不良影響[1]。手術治療顱腦損傷過程中需要良好的手術室護理干預,只有這樣才能為患者康復痊愈提供良好的前提條件[2]。本研究對我院2014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接受手術治療的顱腦損傷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統計分析,比較了手術治療顱腦損傷患者的手術室常規護理干預與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對我院2014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接受手術治療的顱腦損傷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經臨床診斷確診為顱腦損傷;排除標準:將有手術禁忌癥等患者排除在外。依據手術室護理干預方法將這些患者分為常規護理干預組(n=40)和綜合護理干預組(n=40)兩組。綜合護理干預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齡16~72歲,平均(45.4±7.6)歲。在致傷原因方面,21例為交通事故傷,10例為毆斗致傷,9例為意外摔傷。常規護理干預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齡17~72歲,平均(46.2±7.4)歲。在致傷原因方面,20例為交通事故傷,12例為毆斗致傷,8例為意外摔傷。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常規護理干預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干預,認真檢測患者的身體指標,術中嚴格無菌操作,對操作規范進行有效遵守,對臨床醫師進行嚴密配合,有針對性地處理發生的各種意外情況;綜合護理干預組患者接受入室前準備、術前、術中、術后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操作為:①入室前準備。臨床護理人員密切聯系急診及相關科室,從急診科室將實驗室檢查結果取回,第一時間和臨床醫師聯系進行會診,然后向手術室輸送患者接受手術治療。手術室護士對手術室外情況進行嚴密觀察,在患者向手術室抵達后開啟手術室門,做好交接;②術前護理。在患者向手術室進入后對其意識狀態進行觀察,如果患者處于昏迷狀態,則第一時間清除其呼吸道分泌物,使患者通暢的呼吸得到有效地保證;如果患者舌后墜將呼吸道阻塞,則第一時間用舌鉗牽拉患者舌頭,同時將口咽通氣管放置其中。待患者具有平穩的生命體征后第一時間將靜脈通道建立起來補液,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觀察,然后將手術所需器械準備出來,固定患者頭部,用棉片將患者的眼部遮蓋起來,使患者對舒適的體位進行有效的保持;③術中護理。術中對患者進行心電監護,做好手術記錄,對靜脈滴注速度進行及時調整,在此過程中嚴格依據患者的生命體征,將手術醫師所需器械及用物及時傳遞出去,吸引操作時將合適的吸引器選取出來,和手術醫師操作密切配合,促進患者手術時間盡可能縮短;④術后護理。如果患者術后需要將尿管置留下來,則嚴格進行導尿操作,使無菌操作得到切實有效的保證,同時定期進行尿培養檢查。此外,定時幫助患者對體位進行更換,使患者的舒適度得到切實有效的保證,從而對壓瘡或肌肉痙攣等發生進行有效地避免。1.3觀察指標。對兩組患者的手術成功、致殘、病死情況進行觀察和記錄。同時,統計兩組患者的感染情況。1.4統計學分析。采用軟件SPSS20.0分析數據,用率(%)表示兩組患者的手術成功、致殘、病死情況、感染情況等計數資料,用X2檢驗組間比較,檢驗標準a=0.05。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手術成功、致殘、病死情況比較。綜合護理干預組患者的手術成功率90.0%(36/40)顯著高于常規護理干預組72.5%(29/40)(P<0.05),致殘率5.0%(2/40)顯著低于常規護理干預組20.0%(8/40)(P<0.05),但兩組患者的病死率5.0%(2/40)、7.5%(3/40)之間的差異不顯著(P>0.05),具體見附表1。2.2兩組患者的感染情況比較。綜合護理干預組患者的感染率2.5%(1/40)顯著低于常規護理干預組17.5%(7/40)(P<0.05),具體見附表2。
3討論
手術室綜合護理干預堅持以人為本,將全面的護理干預提供給了患者,能夠促進患者感染發生幾率降低、術中并發癥減少等[3]。手術過程中臨床護理人員對手術醫師的操作進行積極配合,對無菌操作規則進行嚴格執行,規范手術流程,能夠在極大程度上提升手術效率[4]。相關醫學研究表明[5][6],手術室綜合護理干預在顱腦損傷手術治療中具有令人滿意的護理效果,患者具有良好的預后。本研究結果表明,綜合護理干預組患者的手術成功率90.0%(36/40)顯著高于常規護理干預組72.5%(29/40)(P<0.05),致殘率5.0%(2/40)顯著低于常規護理干預組20.0%(8/40)(P<0.05),感染率2.5%(1/40)顯著低于常規護理干預組17.5%(7/40)(P<0.05),與上述相關醫學研究結果一致,說明手術治療顱腦損傷患者的手術室綜合護理干預較常規護理干預效果好,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鐘麗.預防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并發肺部感染的護理體會[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14):170~172
2杜淑媛.人性化護理模式對手術室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2(5中旬刊):46~47
3劉偉,亓慧娟,于永強,等.ICU重型顱腦損傷后顱內感染患者肺部感染的臨床特點及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5,23(23):5711~5713
4黃鈺萍.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改善手術室護理人員工作效能感及心理狀態中的效果[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20):78~79
5寧小玲,潘玲,梁藝源,等.集束化護理在預防重癥顱腦損傷患者留置尿管相關感染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0(24):18~20
6王智霞.重癥顱腦損傷患者繼發肺曲霉菌感染的原因分析及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17(14):170~172
作者:劉志琴 單位:河南省洛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 上一篇:高階思維能力在骨科護理學的作用
- 下一篇:手術室護理風險與預防措施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