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室護理質量及手術效率研究

時間:2022-07-22 03:41:05

導語:手術室護理質量及手術效率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手術室護理質量及手術效率研究

【摘要】目的探討手術室應用精細化護理管理對手術患者護理質量手術效率的影響。方法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212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給予手術室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實施精細化護理管理,對比2組患者手術效率、護理質量以及滿意度等指標。結果觀察組在護理質量六個方面均明顯好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在手術效率指標上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手術室實施精細化管理模式能夠有效提升護理質量,提高手術效率,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手術室;精細化管理;護理質量;手術效率

手術室是外科手術治療的主要場所,手術治療都存在一定的風險,患者可因個體差異出現各種復雜的情況,有些甚至會危及生命;因此,良好有序的手術室護理管理可以大幅減少意外情況的發生[1]。本次研究探討精細化護理管理應用于手術室護理對護理質量及手術效率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212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106例,男66例,女40例,年齡18歲~70歲,平均年齡(38.2±17.4)歲,手術類型有骨折手術54例,胃腸手術15例,肝膽手術13例,乳腺手術17例,甲狀腺手術7例。對照組106例,男68例,女38例,年齡20~68歲,平均年齡(39.3±16.0)歲,手術類型有骨折手術52例,胃腸手術16例,肝膽手術14例,乳腺手術15例,甲狀腺手術9例。2組在性別、年齡、手術類型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次研究已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1.2方法。對照組采取常規手術室護理,觀察組應用精細化管理方法,即:①工作環境:通過以往對手術患者接送時間延遲的原因進行相關分析,對各個科室的接送路線及途徑進行進一步精簡并完善,達到快速、安全送達的目的,各個樓層的電梯確保無故障,加強常規維護。②細節護理:對護理人員進行相關培訓,統一思想,加強個人服務理念的轉變,并對人員服裝、護理禮儀、溝通語言以及健康知識宣教進行一整套的培訓,做到主動服務,倡導親情式服務和人性化服務。接送患者過程中為患者蓋好被子等,在患者候診區,為減少患者出現緊張等不良情緒,應加強巡視并耐心講解,盡量讓患者保持輕松的心情進行手術。③手術流程標準化:術前對手術中涉及的器械及儀器進行嚴格檢查,確保完好并正常使用,術前1d對患者進行訪視,加強交流,減少手術時陌生感,手術前應檢查患者個人及病歷信息是否齊全,對注意事項是否清楚。手術時按照規定的流程進行相關的護理操作,手術后,與醫生一起為患者包好傷口,清除患者身上由手術帶來的血漬等,將患者送回病房并進行相關事情的交代,術后查對手術信息并對手術室進行清潔滅菌,為下一臺手術做準備。1.3觀察指標。①護理質量:采用我科自行制定的護理質量評定表進行評定,主要包括護理記錄是否詳細、操作是否遵循無菌原則、基礎護理是否扎實、物品管理是否有序、健康教育收效如何以及相關知識考核,六個方面每個100分,由專人進行評定。②手術效率:主要參考患者手術前準備時間、患者到手術室的接送時間以及患者實施手術的時間。③滿意度:采用我院制定的患者滿意度評分表進行評定,包括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服務態度、健康教育、護理操作、手術流程以及護理結果等,各分四個等級,每個方面20分。1.4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護理質量。觀察組在護理質量六個方面均明顯好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2手術效率。觀察組患者在手術前準備時間、手術室的接送時間以及患者實施手術的時間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2.3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評分平均為(94.3±4.2)分,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平均為(85.2±9.8)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4.283,P=0.037)。

3討論

手術室是醫院重要的部門之一,是多種醫療資源相互匯集的地點,同時也是為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和危急重病搶救的主要場所。而手術治療有其自身的風險,在確保患者處于有效的醫療行為情況下如何減少患者因手術承擔的風險是臨床中值得思考的問題,而良好的醫療秩序及相關管理制度則是其前提和基礎,護理模式不斷改善也是提高手術治療效果、營造良好護患關系的一條重要渠道[2]。精細化管理是在實際工作中從工作環境、細節護理以及手術流程標準化等方面著手,制定具體的規則和要求,以達到提高患者對陌生環境的適應,改善術前準備效率,減少術中及術后相關意外事件的目的。本次研究針對精細化管理進行了探討,結果顯示其無論在護理質量、手術效果,還是在護理滿意度等方面,與常規護理模式比較,均具有明顯的優勢(P<0.05)。分析原因是:我科實施的精細化管理,以手術室管理為目標基點,將各類人員融合到一起,針對各個流程中的要素進行精細化的規范,注重每個護理環節的細節,以期達到提高護理質量的目的。其中通過對工作環境的評估和再制定,可以縮短將患者送入手術室的時間;細節護理中,對多個問題細節進行探討,能夠增加患者對手術環境的適應;手術流程標準化使醫護配合更加緊密。

綜上所述,精細化管理應用于手術室護理能有效提升護理質量,提高手術效率,明顯地改善護患關系。

參考文獻

[1]王君娣.精細化管理對手術室護理質量及手術效率的影響[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6,32(5):139-140

[2]李麗娥,王冬霞,朱丹丹,等.精細化流程管理對手術室護理管理工作效率及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海南醫學,2016,27(21):3597-3599.

作者:劉宏敏 單位:昆山市第一人民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