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鏡子宮全切術手術室護理效果分析

時間:2022-02-21 10:56:11

導語:腹腔鏡子宮全切術手術室護理效果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腹腔鏡子宮全切術手術室護理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討手術室護理在腹腔鏡子宮全切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50例行腹腔鏡子宮全切術的患者,按照就診先后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25例。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手術室護理,對比兩組術后并發癥情況及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4.00%)低于對照組(24.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6.00%)高于對照組(76.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手術室護理在腹腔鏡子宮全切術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可預防并發癥,提高患者滿意度。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腹腔鏡;子宮全切術

子宮疾病往往導致女性患者生命質量受到嚴重影響,近些年來,子宮疾病發病率越來越高,使得子宮切除術概率明顯提高[1]。因為子宮在女性生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單純手術治療往往導致患者出現抵觸行為,使得手術無法順利進行,而且對其預后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在對患者實施子宮切除術治療中實施合理護理干預具有重要意義[2]。本研究探討手術室護理在腹腔鏡子宮全切術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50例行腹腔鏡子宮全切術的患者,按照就診先后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25例。對照組年齡31~49歲,平均(37.51±1.39)歲;子宮腺肌瘤11例,宮頸原位癌14例;病程2個月至3年,平均(1.49±0.16)年。觀察組年齡31~49歲,平均(37.48±1.26)歲;子宮腺肌瘤10例,宮頸原位癌15例;病程2個月至3年,平均(1.51±0.17)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患者均知情同意。1.2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加強患者病情檢查,指導患者合理用藥,做好術前準備工作,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做好術中配合工作。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手術室護理。(1)術前護理:術前1d,手術室護士開展訪視工作,確認患者信息及病情,及時與患者交流溝通,診斷患者情況并予以合理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做好術前腸道準備工作;此外,加強手術室器械檢查,采取日本奧林巴斯腹腔鏡協助完成手術,檢查攝像系統、冷光源、氣腹機、超聲刀等,而且術前需加強測試,確保手術相關設備能夠正常運行,并按照手術要求與操作醫師需要合理調整設備參數,使得整個手術保持較高穩定性;手術開始前應將腹腔鏡系統、雙極電凝放于主刀醫師對側,副機、超聲刀、婦科工作站放于主刀醫師同側,而主機、副機放于手術床尾,將儀器操作腳控板放于主刀醫師腳旁,在與儀器相連后,將儀器調至工作模式,且設定合理參數。(2)術中護理:手術室護士與病房護士完成交接后,需要手術室護士再次核對確認患者基本信息,信息準確無誤后協助患者開始手術準備,并協助其保持膀胱截石位,將海綿套墊于其雙腳下,并合理固定其肩部;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如有異常及時告知醫師。(3)術后護理:術后,及時清點手術器械,確認是否出現損壞、遺失,且對器械予以清洗、消毒、滅菌,對腹腔鏡進行浸泡、沖洗,如有必要需通過軟毛刷對其刷洗;可予以患者低流量氧吸入,使其保持呼吸通暢;注意觀察患者生命體征,檢測其尿量,預防術后并發癥發生。1.3臨床評價。觀察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通過自擬患者護理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評估,總分100分,非常滿意>85分,基本滿意60~85分,不滿意<60分,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3]。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并發癥比較。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2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腹腔鏡在手術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實施子宮全切術治療過程中,腹腔鏡攝像頭能夠有效放大盆腔解剖結構,使得操作更為順利,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4]。子宮對于女性生殖系統具有重要作用,若將其切除,往往使得患者生理、心理受到嚴重影響,進而影響手術進程;且子宮解剖位置較特殊,在進行子宮切除操作時有可能導致其他臟器,如盆腔、膀胱、輸尿管等受到損傷,且容易導致盆腔側窩中副交感神經受到損傷,導致尿潴留等并發癥的發生[5]。對患者實施合理手術室護理,做好術前準備工作,加強對手術所需設備的檢查工作,并且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加強手術配合,消除不良因素,提高手術質量,可有效預防并發癥的發生[6]。王萍等[7]研究中,干預組采取手術室護理配合干預,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6.51%,常規組采取常規護理,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23.26%,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結果與其研究結果相似。

本研究中,觀察組在手術室護理中加強了術前準備工作,對患者實施合理的心理護理、健康教育,并且加強對手術器械的檢查工作,術后加強對患者的監測,可有效預防并發癥,使得患者在保持生理舒適性的同時,保持更為良好的心理狀態,預防過度應激反應,提高護理滿意度。王瑞賢[8]研究中,觀察組實施手術室護理,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3.3%,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患者護理滿意度為82.2%,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結果與其研究結果相似。

總之,手術室護理在腹腔鏡子宮全切術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可預防并發癥,提高患者滿意度。

[參考文獻]

[1]倪娜.腹腔鏡下廣泛子宮切除加盆腔淋巴結清掃術護理風險分析與對策[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26):3715-3717.

[2]楊美英.臨床護理路徑在腹腔鏡子宮肌瘤剜除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6(7):74-76.

[3]孫敏華.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圍手術期針對性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分析[J].白求恩醫學雜志,2016,14(2):261-262.

[4]史小娟,趙巧麗,董蕊蕊,等.舒適護理在經腹腔鏡子宮切除術中的應用[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6,3(3):144-145.

[5]張文英,彭順平,王霞,等.手術室護理工作程序表在腹腔鏡子宮全切術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18):2553-2555.

[6]龍福真.肥胖患者腹腔鏡下子宮次全切除術138例手術護理配合體會[J].中醫臨床研究,2017,9(10):125-127.

[7]王萍,魏晨,趙詠虹.腹腔鏡下全子宮切除術的手術護理配合效果分析[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9,26(11):73-75.

[8]王瑞賢.手術室護理在腹腔鏡子宮全切術中的應用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25):4859-4860.

作者:陳惠娟 袁財蓮 單位:江西省分宜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