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責任制分組管理對手術室護理的影響

時間:2022-02-19 04:34:10

導語:論責任制分組管理對手術室護理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責任制分組管理對手術室護理的影響

【摘要】目的研究手術室護理管理中運用責任制分組管理模式的臨床效果。方法從2019年1月—12月在我院手術的患者中抽取100例作為主要對象,運用數字隨機表法將其分為兩組,50例/組。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管理,觀察組實施責任制分組管理模式,比較兩組的干預效果。結果觀察組的手術室護理管理質量評分和患者滿意度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有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的手術室器械衛生合格率以及手術室器械使用合格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結論在手術室護理管理工作中運用責任制分組管理模式可獲得理想效果,不僅可以提高手術室的總體護理管理質量,提高手術室器械的合格率,同時也獲得了患者的認可與支持,有較高的滿意度。

【關鍵詞】責任制分組管理;手術室護理管理;護理管理質量;護理人員水平;手術器械質量;患者滿意度

手術室是醫院的重要場所,負責開展外科手術,以達到診斷和治療疾病的目的,手術室的護理管理質量不僅關系到診療效果,同時也關系到整體醫療工作的安全性[1]。在手術室護理管理工作中,醫護人員和醫療器械均屬于被管理的范疇,醫護人員的醫療技術水平和操作能力關系到手術操作的規范性和手術治療的有效性,而醫療器械是否處于安全、合格的使用范疇也關系到手術可否順利實施和手術是否安全[2-3]。因此,臨床上要加強手術室護理管理,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責任制分組管理是一種新型的管理模式,此種模式摒棄了傳統護理管理模式中的隨機排班制度,而是運用了“責任制”和“分組管理”的方式,最大程度上提高手術效率,為患者的生命保駕護航[4-5]。現共選取100例于我院手術的患者,對責任制分組管理的應用效果進行進一步評價,詳述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共抽取100例在我院手術的患者,納入時間是2019年1月—12月,用數字隨機表法分組,各50例。對照組中:男28例,女22例;年齡20~75歲,平均(45.86±2.31)歲。觀察組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21~76歲,平均(45.95±2.47)歲。一般資料經對比,無顯著差異。研究中所選取的護理人員均為大專及以上學歷,且均為護理專業院校畢業,有護理資格證書。本研究經患者同意,且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后開展。1.2研究方法。對照組行手術室常規護理管理,術前同意安排護理人員配合醫生手術,做好術前準備和術中溝通工作。觀察組實施責任制分組管理:以具體的手術類型為依據,安排固定的手術室護理人員,并在綜合考慮護理人員綜合能力和綜合素養的前提條件下,安排好相應的手術工作。將手術室護理人員分為4個小組,選擇工作時間較長、工作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作為小組長,由小組長負責對小組內護理人員工作內容的分工,在分配工作時要注意由高年資護理人員帶低年資護理人員,確保各項工作均可順利、有效完成[6]。小組內的所有護士均參與手術,共同負責手術器械和手術物品的準備工作,并配合醫生完成手術、術中及術后巡回工作。從手術開始至手術結束,不更換護理人員,避免發生差錯。同時,小組成員在手術前要與醫生進行全面溝通,了解麻醉方法、麻醉體位、手術需要使用的器械和藥品等[7]。此外,要定期組織手術室護理人員參與知識講座,豐富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提升其綜合素養。1.3評價標準及觀察指標。評價標準:評價兩組管理后的手術室護理管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情況,均采用調查問卷的形式予以評估,問卷的總分均為100分,得分與護理管理質量、患者滿意度均呈正相關[8]。觀察指標[9]:對管理后兩組的手術室器械衛生合格率、手術室器械使用合格率進行計算和比較。1.4統計學處理分析和處理數據使用的統計學軟件是SPSS17.0,t和(均數±標準差)分別用于檢驗、表示計量指標,卡方和例數/百分率分別用于檢驗、表示計數指標,P<0.05,說明數據之間的比較有顯著差異。

2結果

2.1比較兩組的手術室護理管理質量評分和患者滿意度評分。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手術室護理管理質量評分和患者滿意度評分更高,組間比較有明顯差異(P<0.05),見表1。2.2比較兩組的手術室器械衛生合格率、手術室器械使用合格率。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的手術室器械衛生合格率以及手術室器械使用合格率均相對較高,經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討論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醫療服務水平的要求也隨之提高,這則需要醫院的醫務人員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從而提升總體工作質量[10]。手術室是醫院的一個重要科室,需要醫護人員以及各種醫療器械之間有精確、密切的配合才能完成一臺手術[11]。因此,手術室更需要加強全面的、科學的、系統的護理管理,豐富、優化護理管理模式,以提高整體的護理管理質量[12]。本研究顯示,與傳統的護理管理模式相比較而言,運用責任制分組管理更有利于提升手術室的護理管理質量,主要體現在管理后手術室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評分更高,手術室器械衛生合格率以及手術室器械使用合格率更高,還體現在患者對手術室護理管理工作的總體滿意度更高,上述研究結果從各個層面上體現出了責任制分組管理的優勢[13]。責任制分組管理作為一種新型的護理管理模式,不僅可以充分調動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快護理學科的建設與完善,還能夠提升護理人員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養,使護理人員具備高度責任感,降低工作中一些護理差錯事件的發生率。此外,患者滿意度也是用于衡量護理管理質量的一項重要指標,我院實施責任制分組管理的手術患者對護理工作的總體滿意度高,通過實施責任制分組管理模式可以讓護理人員意識到患者在護理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并與手術室醫生和其他醫務人員密切合作,更好的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這對于良好護患關系的建立、維系與發展也均有積極作用[14]。責任制分組管理除了對護理人員、對患者有積極影響外,對于手術室器械的科學合理使用也起到了積極的促進性作用。手術室器械的使用合格情況關系到手術能夠順利進行,也關系到手術的安全性,而通過實施責任制分組管理,可以讓手術室護理人員更加清晰、明確的認識到合理使用手術器械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定期檢查手術室設備是否處于待用狀態,并由設備科負責人定期對手術室器械進行檢測和維修,以確保每一個手術器械均處于安全的待用狀態,這對于提高總體手術效果也有積極作用[15]。

綜上所述,將責任制分組管理運用到手術室護理管理工作中一方面能夠提升手術室的總體管理質量,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

作者:李艷銘 林桂禁 胡明媚 單位:福建省泉州市第一醫院潔凈手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