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教學情感培育探析
時間:2022-06-14 10:03:40
導語:化學教學情感培育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創設情境培育情感
情感體驗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情境中的各種因素往往對情感的產生起綜合作用,即“情感的情境觸發規律”。根據這一規律,在化學教學中,可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相應的情境,讓學生如臨其境,有直觀形象可以把握,有濃烈氛圍可以感受,有愉快活動可以參與,觸“境”生情,引發學生的積極情感體驗,促使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例如在講述“電子云”時,教師可以運用投影疊加法,將氫原子的電子云圖直觀、形象地展現在屏幕上,創設一幕微觀世界的情境,引導學生愉快“入境”,領略原子結構的奧秘。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會情不自禁地產生探索的欲望,就可在好奇與欣喜中直觀地理解原本抽象的“電子云”概念。又如在講焰色反應時,教師不僅可以讓學生親自做能搜集到的各種金屬的焰色反應實驗,近距離感受各種美麗的焰色,而且可以引導學生拍攝下來,再在大屏幕上回放,由此激起學生捕捉美麗的自豪感受。在教學中還可創設演講、懸念、試誤、競答等情境,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二、結合化學原理培育情感
萬物皆規律,能夠認清規律,并遵守規律行事,則順利和諧,否則便會困難重重,甚至付出慘重代價?;瘜W原理即客觀規律,及時引導學生樹立認識并尊重規律的意識,對培育學生的通達情感至關重要。例如,在學習氧化還原反應原理時,引導學生認識,其實客觀事物都存在正反兩面性甚至多面性,沒有任何一件事情,只有積極意義而沒有消極意義,也沒有任何一件事情,只有消極意義而沒有積極意義。在此可帶領學生結合實際進行討論,充分認清事物的兩面甚至多面性。在學習元素周期律時,要引導學生認識物極必反的規律,我國古代成語也提到樂極生悲,喜極而泣,所以在生活中妄自尊大和妄自菲薄都是違背客觀規律的,從而使學生開闊胸襟,通達情感。
三、聯系實際培育情感
在化學教學中,注意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愛國情懷和科學素質培育,培養學生愛國、愛科學的情感,是化學教學的重要任務。在這一點上,化學較其他學科有許多獨特的優勢。例如,在教學中要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原則,融化學原理和規律于工農業生產實際和社會生活的應用中,一方面讓學生了解學習化學知識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用具體生動的事例向學生證明,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中國化學工業獲得飛躍發展,我國的化學科技工作者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重要貢獻,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以此激發學生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的情感。在講“元素化合物”內容時,可結合我國的豐富礦產資源及其開發利用的新成就,對學生進行國情教育、愛國主義情感培育。在實驗教學中,要積極創造條件,指導學生認真操作、細心觀察、大膽探索,培養學生嚴謹、求實、創造的科學品質,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
四、賦予愛心培育情感
情感活動具有泛化擴散的規律。在一定時間和范圍內,情感可以感染到一些人,移情到與此相關的一些物上,此即情感的感染和遷移功能。前蘇霍姆林斯基說:“校長肩負的重大責任對他的精神世界、他的道德情操、智力素質、意志品質提出了許多要求。其中一個最重要、最主要的品質就是:深深熱愛孩子。”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情感教育最根本的途徑是教師用愛心和真誠感人、育情,“情之感人往往超過理之化人”。教師應該善于將深厚的情感傳遞給每一個學生。為此,首先要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心理學調查表明,積極的師生關系促進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學生在學習中需要滿足交往、溝通、探索的欲望,教師應該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積極為學生提供交往、溝通和探索的機會。例如在化學教學中,可以多給學生動手實驗的機會,讓他們在實踐中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討論和辯論時讓學生據理力爭,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促使他們在相互交流中達到啟迪思路、發展思維,動情、曉理、端行。教師要盡力做到對學生不指責、不呵斥、不急躁,多給予熱情鼓勵和引導。這樣學生就會“親其師而信其道”,更熱愛學習。其次,在課堂上,教師要以富有情感、生動形象的語言,點燃學生興趣的火花,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感到教學內容生動有趣。教學語言要飽含對學生的引導,凝聚對學生的期望,如經常用“你能用幾種方法解決這個問題”、“誰能想出更好的方法”、“請你來試試,好嗎”之類的言語,引導、激勵學生積極思維,及時給予肯定性評價。要用真情感染學生,激起學生以積極情感投入到學習實踐活動中。中學階段是學生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此時教師要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情感培育,對學生形成良好的情商是非常重要的。化學教師一定要盡可能地利用化學學科特點為學生情感培育創造環境。
作者:馬金玲工作單位:河北省三河市第二中學
- 上一篇:初中化學教學實踐探討3篇
- 下一篇:中學化學教育教學論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