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教學法在無機及分析化學的運用

時間:2022-05-04 03:46:23

導語:問題教學法在無機及分析化學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問題教學法在無機及分析化學的運用

1問題教學法的含義

問題教學法是一種以具有一定深度和廣度的問題為教學主線,由教師精心提出問題或由學生困惑產生問題,并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教學方法,它是一種以問題為中心,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法[1~3]。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是在傳統的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基本原理基礎上,把二者有機的結合,形成的一門理論和實踐性較強、應用比較廣泛的課程,是我校輕化工程、高分子、生物工程、食品工程等專業的面向大一學生開設的第一門化學基礎課。由于各省高考對化學學科的要求不同,導致各省學生的化學基礎不盡相同,導致了學生學習無機及分析化學起點參差不齊。面對這種情況,要通過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將無機及分析化學基本理論及相關知識傳授給學生,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積極認真的學習態度,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呢?這是作為一名無機及分析化學的主講教師急需解決的問題。我在無機及分析化學教學中嘗試了問題教學法,取得了初步成效。

2問題教學法在無機及分析化學教學的優勢

從客觀上講,學生學習無機及分析化學基礎、理解能力的差異以及高中與大學的教學方式的不同可能會導致學生在學習初期對本課程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興趣不濃,甚至部分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其求知欲,就是無機及分析化學教師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只有產生了強烈的興趣,才會有學習動力。而問題教學法通過創設情境提出問題,能極大地引起學生探究問題答案的興趣,從而積極思考,加強與教師的互動,較大程度上提高教學效果。其次,問題教學法不需要教師過多考慮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適應程度,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接受能力去發掘,在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中得到提示。再有,高校的教學不像高中教學那樣面臨巨大的升學壓力,教學中教師有相對較多的自主權。高校工科的教學更加強調的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理論教學本著實用、夠用的原則,不用過于系統化,這也為問題教學法創造了一定的前提條件。

3問題教學法在無機及分析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探索了問題教學法在無機及分析化學教學中的應用,下面主要從設問、問題探究、交流討論和反思4個方面進行闡述說明。

3.1設問

提出問題的方式不拘一格。①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對問題進行設計,然后提出問題。而且對于某些問題的解決是不能一步實現的,要對問題進行具體分解細化,通過分解細化后的小問題的解決實現最終問題的解決。例如:展示一份久置于空氣中的NaOH固體試樣。它可能變成了什么呢?即混合堿分析的問題,其包括混合堿組成的判斷、合適滴定方法的選擇、指示劑的選擇原則等。要解決混合堿分析的問題,這些細化的小問題必須先解決。②在課堂上聯系生產、生活實際設置問題,學生會感到具體、親切。這樣有助于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思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也有利于培養學生勤觀察、思考的良好學習品質。例如在學習氧化反應時,可以預先展示生銹鐵塊等日常生活常見到的現象。從而激發學生思考:為什么這些物質放置在空氣中就會發生變化,教師從問題引入了課堂要講的內容,學生自然就會緊跟老師的思維,層層深入,課堂教學效果就會明顯。

3.2問題探究

學生帶著問題,利用圖書館、網絡資源等多種途徑,進行有針對性的查閱,展開具體的探究,此時學生的積極性較高,求知的欲望較強,所以在實踐中,教師應多給學生時間和空間,在學習過程中要不斷培養學生的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和能力。例如:通過學生的學習、思考和探究,學生都知道混合堿的組成是什么。可能是NaOH和Na2CO3、Na2CO3和NaHCO3等,如何進行定性判斷和定量分析。(可采用雙指示劑法或氯化鋇法)。總結出了雙指示劑法定分析混合堿組成的分析過程和相關結論。

3.3交流討論

首先,在教師的指導和啟發下,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態度會對學生學習過程、工作和生活態度等產生較大的影響,其次,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及時正確的啟發、引導、點撥也是非常必要的。在討論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教師的參與。通過啟發學生積極思維,為學生指明思維的正確方向;再通過學生自己的努力,一般可以順利解決問題。如當講氧化還原反應這一章節中,講完氧化數、氧化還原電對、電極電勢、能斯特方程等氧化還原反應的核心問題時,讓學生自己討論和總結氧化還原反應這章概念、原理之間的內在聯系以及氧化還原反應電池電動勢E與化學反應一般原理中判斷化學反應方向ΔG之間的相互聯系等。再次,通過學生之間及師生之間的對類似混合堿分析的討論和交流,也會提出各種各樣的新問題,如:由混合堿分析的全過程擴展聯想到對定量分析過程的概括,為分析其它實際樣品提供了參考。在這樣情景下學習,學生的合作與交流、探究與創新精神就可以充分發揮出來,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對教師的要求就更高了,所以教師要充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使自己不斷發展。

3.4反思

通過反思,教師可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反省,找出不足,然后努力改進從而不斷提高自己,使自己不斷發展,同時學生必須對學習過程進行反思,總結自己學習中的得與失。例如:“在未知溶液中加人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則可以判定未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離子嗎?”學生往往作出肯定的回答,而實際上如果溶液中含有SO32-、CO32-等都能產生白色沉淀。我在想學生為什么會出錯呢?我經過認真反思知道學生之所以出錯是因為學生對離子間反應本質及溶解平衡等知識認識不清所致。為此,我設計如下實驗:在盛有Na2SO4、Na2SO3、Na2CO3溶液的3支試管中,加人滴BaCl2溶液,讓學生觀察現象,然后在3支試管中分別滴人同量的鹽酸,再觀察發生的現象。學生這回徹底明白了。通過反思教師找出自己教學的需要改進之處,學生找出自己學習不足之處,這無論對教師和學生都是大有裨益的。

4開展問題教學法的效果與體會

實踐證明,在無機及分析化學教學中有重點有針對性地使用問題教學法組織教學,對教師和學生都有較大的幫助,主要表現在:學生的學習無機及分析化學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增強學生學習無機及分析化學的興趣;使學生的獨立意識增強,依賴課堂、依賴教師的惰性大大減少,學生因此能主動充分和有效地進行學習。問題教學法在無機及分析化學的實施改變了傳統教學中單向傳授的局面,把教師的講授與學生的積極思維活動緊密地結合了起來,加強了雙方的聯系。同時,該方法的實施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需不斷加強教學理論學習、更新教學觀念,同時以精煉、實用、緊貼教學目標、理論聯系實際來設計問題,積極引導學生討論、分析、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使問題教學法在無機及分析化學教學實踐中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本文作者:陳世界工作單位:齊齊哈爾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