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學與高中化學論文
時間:2022-04-11 02:43:31
導語:生活化教學與高中化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教材的編寫中也體現了很多生活化的因素。如選修1“化學與生活”模塊從關注營養平衡、促進身心健康、探索生活材料、保護生存環境四個方面,幫助學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物質和相關化學現象,體會化學在生活中的無處不在,認識到化學發展對改善生活和保護環境的促進意義,形成合理使用化學品的意識。如選修2“化學與技術”模塊從走進化學工業、化學與資源開發利用、化學與材料的發展、化學與技術的發展四個方面,結合了工農業生產和生活常見化學品,幫助學生認識化學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關系,對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參與意識大有裨益。在其他模塊中,也都滲透了生活化教學的思想,很多圖片的情景創設是源于生活的,教材的“學與問”欄目中也提出了很多生活中的化學,資料卡片、課后閱讀資料中介紹了與化學有關的職業、化學材料的用途,等等。有的課的標題就帶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如必修1第三章第三節“用途廣泛的金屬材料”,必修2第三章第三節“生活中兩種常見的有機物”,選修6第四單元課題二“身邊化學問題的探究”等等。
2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誤區
過分突出生活化情境創設,甚至流連忘返,沒有及時提煉教學問題,導致喧賓奪主。比如在講酯的知識時,有的教師播放了很多品種的花還有紅燒肉的圖片,足足花了五分鐘導入,只是為了說明花和紅燒肉中的成分是酯類物質。這樣的導入就是不成功的,過多過長的生活化情景淡化了知識本位,這樣的導入也不具備深入思考研究的價值。所以我們應該認識到,生活化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要用熟悉的生活情景拉近學生和知識的距離,起到導入新課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為上課做好鋪墊,而不是讓學生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努力地在臃腫的“生活化軀殼”里尋找需要的信息。教師應適當應用生活化教學,讓學生在生活問題的解決中體驗生活與知識的聯系,感到學有所用。沒有充分發揮生活化情境的作用,淺嘗輒止,或為了生活化而憑空虛構,濫用情境。生活化教學可以應用在教學的各個環節,如課前導入、概念講解舉例、實驗說明分析、課后作業布置等等。但很多老師對生活化教學理解不到位,應用不靈活,基本就是用教材的情境導入后就沒有深入挖掘,沒有提出課程教學與教學相關的需要探究的問題,有虎頭蛇尾之感。當然每種教學方式都有其適用范圍,并非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生活化教學,如一些原子的結構特點、常用酸堿指示劑的變色規律、電解總方程式的配平等內容,就是記憶性強或要求大量練習掌握技巧的內容,應該多花時間講解并練習鞏固。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有些教師把生活化當成公開課甚至常規課的萬能鑰匙,為了趕時髦,體現新課程理念,就牽強附會地將所有內容創設成“生活化”;甚至憑空虛構事例,有的還和學生生活經驗相左,引起學生質疑,課堂效果反而大打折扣。所以教師在教學時應將生活情景自然巧妙地鑲嵌在知識講授中,避免突兀感。
3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策略
提出實際的生活問題。教師要根據學生切身的生活經驗,對教學內容進行加工和整合,運用直觀語言、游戲競賽、實物演示、多媒體播放等方法,溝通生活與教材的聯系,使新知識的呈現便于為學生所接受。還可以設置開放性、實踐性的作業,使學生及時將知識驗證于日常生活,解決實際問題。如在學習金屬材料時,可以分為純金屬和合金,銅器表面會生成銅綠,鋼鐵會生銹,銀器使用時間久也會變黑,可以讓學生通過實驗,驗證各種金屬材料的抗腐蝕性,并嘗試提出最穩定的合金原材料配比,或可行的電鍍方案。如在學習硫化氫時,可以設置這樣的生活情景:城市下水道中出現高濃度硫化氫是常見的,硫化氫中毒事件屢見不鮮,如南京就曾發生過有人不小心掉進下水道而致死的事例。根據此可以拓展問題:實驗中若有硫化氫尾氣產生該如何處理?要是誤入高硫化氫環境應如何應對才能將危害降到最低?若某工廠大規模排放硫化氫,有何可行的解決方案?以研究課題促進教學。生活中經常涉及到化學知識,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提出或鼓勵學生根據所學知識提出可行的研究課題。如市售食鹽中碘的檢驗;探究菠菜和豆腐不能一起煮的原因及可能的解決方案;調查常用電池中的氧化劑和還原劑,及電池的種類、使用范圍、性價比,了解廢電池回收的意義;驗證購買羊肉時根據肉的顏色來判斷新鮮程度是否有科學依據;調查常用燃料的種類、產熱率、性價比、燃燒產物的污染性,提出合理使用建議;探究酸性水果或食醋能解酒的相關化學反應及其原理;實驗探究水垢的形成與去除;調查本地區固體廢棄物的主要品種和回處理方案;調查市售補鈣保健品的種類、鈣的存在形式和鈣元素的含量;調查不同品牌洗發水的主要化學成分,是否含有月桂基硫酸鈉、二乙醇胺、甲醛、1,4-二氧雜環己烷等有害成分;調查當地機動車尾氣產生的污染及其治理情況,提出相關建議。
作者:梁娟單位:北重五中
- 上一篇:多媒體網絡教學與高中化學論文
- 下一篇:技師學院化學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