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演示實驗論文
時間:2022-05-10 10:16:49
導語:高中化學演示實驗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中化學是理科重要的、綜合性較強的一門學科,演示實驗既是對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又是有效教學的出發點。演示實驗作為直觀的教學方式,是提升學生掌握化學知識的有效措施,對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主觀能動性具有重要意義。但高中化學的實驗機制及實驗方法上存在較多影響機制,導致學生不能很好的理解實驗目的。故本文則對新課程背景下如何對高中化學演示實驗的改進及創新進行闡述。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化學;演示;實驗;改進;創新
一、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基本現狀
在高中的學習課程中,化學課程教學時間較為緊張,大多教師與家長的觀念陳舊,仍以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為主。部分教師教學理念較為落后,為節省教學時間,簡化甚至忽略實驗,只在黑板上將相關的實驗步驟及結論進行概括,通過灌輸式教學或給予學生大量刷題來提高學生掌握化學知識的能力。為此,學生只能對其進行表面的學習,并不能深入化學的精髓,缺乏思維創新能力與實際操作能力。加上很多學校缺乏化學實驗管理制度,在對實驗器材資源進行整理時,易將實驗器材丟失或損壞,滿足不了實驗需求,從而導致課堂實驗難以順利進行。
二、高中化學演示實驗的改進與創新
1.改進實驗操作,提高實驗成功率。在鈉在氯氣中燃燒這一演示實驗中,將1支大試管中塞入一個帶干燥管的膠塞,將其用鐵夾固定于鐵架臺上。同時在干燥管中墊入一層玻璃絲與石棉網,并放入少量的晶體高錳酸鉀,將適量的濃鹽水注入后立即塞緊膠塞,通過小片硬紙片將干燥管口蓋住。教學內容中,高錳酸鉀與鹽酸反應生成氯氣的方程為:2KMnO+16HCI=2MnCI+2KCI+425CI+8HO。而由于干燥管中投入吸干22煤油的金屬鈉后,金屬鈉會發生劇烈燃燒,并產生大量的白煙,最后生成氯化鈉固體。若在這時向干燥管中加入金屬鈉,鈉就會在氯氣中燃燒。這個演示實驗不需要在試劑上事先使用廣口瓶對氯氣進行收集,同時還不需要將金屬鈉放入燃燒匙中,通過酒精燈的加熱即可。對實驗操作的簡化,可有效提高實驗的成功率。又如,在乙炔的可燃性演示實驗中,是通過玻璃導管將乙炔氣體進行導出,并對其進行驗純與點燃,并觀察結果。通過這個實驗可以讓學生直觀的觀察到乙炔在燃燒時會產生大量的黑煙,探究并推測出烴中碳含量的多少,碳含量越高則說明燃燒越不充分。但在實驗過程中,由于玻璃導管較細,在氣體導出時氣體導出量較少,在燃燒的觀察中黑煙并不太明顯。為此,學生難以深刻的理解實驗現象。故可對該演示實驗進行改進:將一塊冰放置于石棉網上,在冰上加一小塊的電石,將其點燃,待產生氣體時讓學生觀察其現象。2.增加學生參與度,提升演示實驗的互動效率。在處理乙酸乙酯水解的演示實驗中,通過氣味的變化來說明酯的水解程度,這種演示方法不僅缺乏科學合理性與說服力,還降低學生參與實驗的參與度。為此,在這項演示實驗中可對其進行改進:可選取三只試管,并向試管內分別加入6ml的蒸餾水、6ml的稀NaOH溶液及6ml的稀硫酸,將三只試管同時放入70℃至80℃的水溶中后學生便可明顯的觀察到第一只試管酯層沒有發現明顯的變化,而第二只試管的酯層消失速度很快,第三只試管的酯層消失時間較為緩慢。通過直觀明了的演示實驗,讓學生參與其中,并可明顯的觀察實驗的結果,對酯在不同環境下水解的速度有著進一步的了解及認知。3.精心設置實驗過程,加深知識的滲透程度。在進行NaHCO的熱穩定演示實驗3中,教師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才能完成這個實驗,并且缺乏實驗的層次性。而學生對兩種鈉鹽的認知還未全面,在進行實驗時,難免會出現觀察結果不明確等情況。為此,可對該實驗進行改進:選取兩只大小不同的試管、一個單孔橡皮塞、一個雙孔橡皮塞、兩支長度不同的玻璃導管。將實驗裝置組合好后將適量的NaHCO放入小試管中,并在大試3管中放入一定比例的NaHCO進行加熱3環節,學生便可直觀的觀察到放入NaHCO的小試管中出現白色的渾濁物3體。這樣,學生才能更加明確NaCO、23NaHCO的熱穩定性,加深對相關知識3的滲透,并在實驗中提高觀察能力與分析能力。4.創建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理解能力。在鋁在氧氣中的燃燒這一演示實驗中,教材內容的演示步驟是先將鋁箔在酒精燈上進行加熱后,再置入裝有氧氣的氣瓶中,觀察鋁在氧氣只燃燒的現象。該實驗步驟簡單,但成功幾率并不高,且最終的觀察現象并不明顯,導致學生不能完全理解實驗的目的。為此可對其進行改進:在一張濾紙上涂上一層膠水,并在濾紙上均勻的散上鋁粉,待晾干后剪取部分用酒精燈點燃,并快速將其放入裝有氧氣的集氣瓶內。這樣學生便可直觀的觀察到鋁粉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的現象,并加深理解。
總而言之,在高中化學演示實驗中應根據教學內容對部分實驗進行改進與創新,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創新精神與學習興趣,在對化學演示實驗的觀察中提高分析能力與理解能力,并掌握相關的知識,進而提升學習成績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孫曉東.高中化學演示實驗的創新分析[J].新課程,2017(15).
[2]郭可銀.新課標高中化學實驗改進及創新研究[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7(02).
作者:雷震 單位: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第一中學
- 上一篇:高中化學個性化研究
- 下一篇:高中化學沉淀溶解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