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幾點做法
時間:2022-11-19 09:46:02
導語: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幾點做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高考已經與我省高中化學教師和學生見面,它給我們高中化學教師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化學課程標準》提出化學教育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而化學又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科學。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順利進行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化學實驗是否落實,是化學教學成敗的關鍵。要想從化學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必須優化化學實驗教學。本人就新高考下優化高中化學實驗教學,談談自己的幾點做法。
一、巧設趣味性實驗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如在學習化學《緒言》這一課時,我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課前我在準備好的白紙上用酚酞寫上“化學”這兩個字,然后將其晾干備用。另在小噴壺中裝有稀的NaOH溶液。一上課我就提出: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化學,化學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那么請問“什么是化學”。然后我拿出備好的白紙讓學生觀察,同學們都說這是一張普通的白紙,我又把稀NaOH溶液倒在試管中讓學生觀察,同學都說這是無色液體。我啟發學生說:將液體噴灑到白紙上將會怎樣呢?瞬間紅色的“化學”二字赫然出現在紙上。同學們一下子驚呆了,有的甚至發出了驚叫聲,更有甚者,還跑到前面看個究竟,并追問老師這是什么原因?通過這一“神奇”變化,一下子就把學生的好奇心牢牢抓住了,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二、開展探究性實驗,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實驗具有其他學習方式無可比擬的優勢,它能形象地揭示事物的變化規律,激發學生的興趣,啟迪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探究性實驗更是如此。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校實際,創設各種條件,變一些驗證性試驗為探究性實驗,充分激發學生的實驗興趣,培養學生科學的探究思維。如以石蠟油分解制備乙烯為例,在按教材實驗的過程中設計以下幾點問題:1.為什么要用酒精噴燈;2.聯想烷烴大分子可以分解為小分子,推測C16-C20的烷烴可以在高溫下分解出乙烯;3.聯想乙烯的性質,如何檢驗是否有乙烯生成;4.思考石棉在實驗中的作用,以及為何要加上碎瓷片。學生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初步思考,進而在實驗中去思考和分析。這些看似普通的問題,在學生對實驗過程中敏銳觀察、想象和有效類比的基礎上,再通過主動交流探究形成結論。既鍛煉了學生的思維,又使學生將所學知識和技能在實驗中進行了應用。
三、上好化學分組實驗,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
分組實驗多以測量性、驗證性和實用性實驗為主。要提高學生分組實驗的教學效果,就必須使學生真正進入角色,手、眼、腦并用地進行有目的的探索活動,將所做實驗在全班乃至全校進行交流并發表評論。根據教育心理學的觀點,課堂教學的目的不在于教師完成某種過程,而在于通過某種活動促使學生在行為上發生某些重要的變化,比如在學生身上引起的認識、理解、技能、態度的變化。如果學生通過主動參與教學,在教師的積極指導下獲得化學知識,則會對所學化學知識印象更加深刻,對做化學實驗的激情更高,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同時也不斷提高學生實驗操作能力。
四、優化實驗設計和方案,激發學生探究實驗的興趣
針對教材中一些實驗用品不易尋得,或者實驗方案很難實施這一現狀。這就需要教師不斷探究,尋求簡易的替代品,或者優化實驗設計和方案,使實驗探究更具科學性和可行性。如在蛋白質與硝酸顯黃色實驗中,教材中用雞肉皮來做實驗,雞皮不易分離,這增加了實驗操作的難度,使得實驗的成功率降低。為此,我就改進實驗,讓學生取雞蛋殼的內皮來進行試驗,大大降低了實驗操作的難度,卻收到了良好的實驗效果,也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實驗的興趣。
總之,新高考下提高高中化學教學的效率和學生的學習興趣,化學實驗教學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也起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因此,每一位化學教師要積極鉆研,不斷探索,尋求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新思維、新方法、新策略。教師要根據學校特定的自然條件和人文條件,結合實際教學需要多渠道、多方式地充分開發和利用各種資源,加強化學實驗教學。使化學實驗教學成為新高考下推動化學革新的一條重要途徑。
作者:程安 楊艷梅 單位:1.古浪縣第一中學 2.古浪縣職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