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微課探討
時間:2022-03-30 08:57:34
導語: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微課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技的進步帶動了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在接受新知識時越來越趨向于選擇時間短、效果好的方式.高中生在學校教育中需要接受的知識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難.為幫助學生在有限時間內學會更多的知識,微課走進了高中課堂.微課的核心是課堂教學視頻,教學時間短、教學內容小、資源優化、成果簡化、反饋及時、針對性強,把知識表面碎片化,蘊涵了知識的系統性和全面性.通過微課,學生能更好地理解一些概念、掌握一些難度較大的技能,把抽象知識具體化.本文淺談自己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運用微課所取得的教學效果,望能對同仁有所啟發.
一、提高了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
微課的教學時間很短,1~20分鐘不等,以5~10分鐘為最佳,在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均可使用,同樣的微課資源也可以重復使用.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設計的微課需要突出一個主題,重精不重多,一個微課可以講解一個知識點、一個題型,也可以列舉一個案例,甚至可以講解一個概念.微課的制作者,不僅限于教師,學生也可以把自己的理解制作成微課,放在公共資源區,供同學學習或評析.在微課資源中,關于化學的知識點,不僅能使學生更加易于理解和掌握,微課中多彩的畫片、生動的動畫等,還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意識.由于微課的時間短,因此更適用于高中階段的學生,可以作為學生預習,也可以作為課堂導入,還可以作為學生的課后練習,提高了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講“化學能與熱能”時,教師可以在課前播放社會生活與生產中運用的化學與能源的微課,引出本節課的主題,讓學生對化學能與熱能產生好奇.在課中,讓學生實驗和討論后,使用微課向學生播放放熱反應與吸熱反應的反應前后能量的變化,并隨時用微課的形式總結課堂重點、難點,把微課資源巧妙融合于教學過程中.在新授課結束后,以微課的形式列舉一些典型習題,練習內容有基礎、有拓展,強化學生的知識理解,及時對錯誤的認識進行調整和修訂.雖然在課堂中多次使用微課,但在一定程度上簡化了教學內容,豐富了教學過程,學生積極參與整個教學活動,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也把這些知識同化為自身的技能,提高了本節課的教學效率.
二、保證了高中化學教學的高效性
高效的課堂教學是每個教師奮斗的目標.為探索課堂的高效性,教師要深入研究課程標準,學習各種教學方法,了解學生的特點,讓學生在每一節課上都能獲得新的知識和技能.由于微課短小的特點,要想在每一個微課中都能突出重點、解決難點,就需要教師提煉微課內容,精準把握知識內容,精心遴選教學素材,巧妙運用微課資源,以開闊的知識、精準的取舍,把每一個微課資源都設計成教學精華.例如,在講“元素周期律”時,初中階段學生已接觸過部分元素周期表中的規律,如核外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等,我便直接在微課中展示出來,然后和學生討論由這些規律是否能推出原子半徑規律,再由原子半徑規律推出離子半徑規律,把這些規律具體運用在周期表中的元素,把比較結果以微課形式給出,最后對這一規律進行拓展,簡要介紹這一規律在專業研究領域中的應用.由于學生親自參與了規律的推導過程,即使學生對有些規律出現記憶混亂,還可以通過自己的推導得出正確的結果,并了解在課本上學到的每一個化學知識都有其實用性,從而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三、增強了高中化學教學的實效性
微課以量小而質優風靡于師生之中.一個微課,可能只講述一個知識點、一個案例、一個概念或一道練習題,但卻能揭秘事物的本質,使學生迅速而準確地把握知識和技能.在制作微課時,教師要始終牢記,在教學過程中所采取的任何教學手段,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最大利益.微課在一定意義上是新課程改革的產物,對所有教師和學生都還是新鮮事物,教師在制作時可能是“摸著石頭過河”,但也不能為了應用而應用,在不熟練或把握不準時亂使用可能會起到相反的作用.在高中化學教學活動中使用微課,要把它作為課堂的“補充資源”,往往用在抽象的概念無法用語言準確描述,或在課堂上無法進行的小實驗上等.每一個微課都切入知識的細微之處,雖不能代替傳統課堂教學,卻是課堂重要的組成部分,使用微課切實增強了高中化學教學的實效性.綜上,微課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課堂教學,它們是相輔相成的.在傳統的高中化學教學課堂中使用微課資源,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保證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增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教師要勇于接受新事物,致力于研究提高課堂效率的教學措施,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作者:韓愛娟 單位:江蘇省白蒲高級中學
- 上一篇:高中化學自主合作學習教學方式研究
- 下一篇:春夏季病媒防治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