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在物理化學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02-26 09:59:13

導語:思維導圖在物理化學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思維導圖在物理化學教學的應用

摘要:物理化學是一門物理和化學知識相互交叉滲透的理工類院校的重點必修性學科,主要體現在化學、化工以及材料專業的教學上,本身包含著大量的數學、物理、化學知識,概念性知識以及公式定理較多,導致該學科的知識體系十分嚴密,該學科知識的學習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計算理解能力有著極高的要求。鑒于此,思維導圖在物理化學的教學實踐中廣泛應用,極大地改善了物理化學的課堂教學狀況,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實踐創新能力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思維導圖;物理化學;課堂教學;具體應用

受到學生思維能力以及知識水平差異性的影響,當前物理化學教學的效果并不理想,學生的學習成績兩極分化現象愈發明顯,這需要對原有的教學方式和教學體系進行變革。隨著新課改在大學教學體系中的不斷深入,思維導圖教學方式與大學物理化學教學完美結合起來,以線性非思考方式將物理化學知識點為核心,采用放射狀的線條以及圖形將物理化學知識進行串聯,進而開展物理化學知識的拓展和延伸,直觀真切地呈現給學生,從而促進學生的物理化學知識體系的建立。本文就思維導圖在物理化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

1思維導圖的簡介以及對物理化學教學的重要性

1.1思維導圖的簡介以及基本特征。思維導圖又稱為心智導圖,是20世紀60年代英國著名教育家托尼•巴贊最先提出的。與傳統的以單一枯燥的語言符號為載體的線性思維模式相比,思維導圖教學模式則是根據發散思維的原理,通過將松散的知識相互串聯和橫向對比,以圖形、顏色、文字、代碼和線條的形式形成完整的知識學習體系,直觀的呈現在學生面前,這樣做可以充分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養成放射性的思考習慣。基本特征表現為以下幾點:(1)中心明確突出,主干發散形成體系。采用思維導圖模式進行物理化學教學,可以將知識中心點清晰地集中在圖像的中央位置,以此為核心和主干向外分散延伸,每一主干又帶有獨立的內容,條理清晰。(2)內容簡潔明了,層次分明。每個支點都是在上一層的分支點關鍵詞構成的,關鍵詞簡潔凝練有效地突出了核心思想,整體構造上有著極為簡練和明顯的特點,可以將知識體系直觀生動的呈現在學生的面前,突出教學重點。(3)具有極強的可塑性以及趣味性。思維導圖的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知識的更新和完善不斷充實,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理解能力進行位置以及顏色的變動,從而增加教學的趣味性,教師也可以根據教學的進度不斷調整思維導圖的結構以及內容,提高教學效率。1.2思維導圖對物理化學教學的重要作用。物理化學是一門知識體系組織嚴密、各章節之間相互連接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往往單一的問題會涉及到大量相關的知識概念以及公式定理,但在深入學習和熟練掌握相關物理化學知識后就會發現,大多數的公式都是由基本的公式推導而來,例如熱力學第一定律的計算,主要公式只有體積功、熱的定義式及熱力學第一定律,其他公式都是在此基礎上結合特定條件推導而來。思維導圖則是以關鍵詞為核心進行拓展延伸,逐漸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脈絡,促進學生知識體系的形成。將思維導圖應用到物理化學教學實踐中,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解記憶能力,并幫助學生掌握并熟練運用相關的知識。

2當前物理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盡管隨著新課改在大學教學體系中的不斷深入,各學科的教學方式以及教育理念都有所調整和轉變,但對于物理化學教學而言,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依舊存在著些許不足:首先,物理化學學科本身知識體系較為復雜龐大,包含了大量的概念知識以及公式定理,相互之間的關聯性較大,極大地增加了學生的記憶理解和學習難度;其次,傳統的教學授課方式依舊影響著當前的教學活動,教學方式過于單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知識概念的提出和講解,實驗的論證以及課后總結,氛圍過于枯燥乏味;最后,則是物理化學知識的講解過于分散,不利于學生的歸納整理和總結。以上幾方面的問題極大地影響了大學物理化學教學活動的開展以及教學質量的提升,需要合理利用思維導圖開展教學實踐活動。

3思維導圖在大學物理化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3.1利用思維導圖進行物理化學知識的單元總結。對于大學物理化學的學習,學生經常會遇到上課時聽得明白,下課后無從下手的問題,主要原因在于學生沒有進行及時的歸納總結和知識體系的梳理。物理化學學科本身的特點就決定了缺少復習和總結的學習方式是低效的,而在教學過程中傳統的歸納方式也無法滿足當前的教學需求。鑒于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利用思維導圖進行物理化學知識的單元總結和歸納梳理,將分散復雜的知識點用色彩、線條以及文字圖形等形式表現出來,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化學的相關知識,并形成自己獨有的知識體系,對相關知識進行提煉并提出關鍵詞,實現每單元知識的思維導圖化,提高物理化學的教學質量和效果。例如:在《物理化學》的“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將相關的知識進行思維導圖的歸納,便于學生進行理解和記憶,從而促進學生完整知識體系的構建。3.2通過思維導圖簡化知識體系方便學生理解掌握。物理化學作為理工類大學化工專業的主修學科,是物理和化學知識相互滲透交叉的一門學科,集數學、物理、化學知識于一體,知識體系結構以及教學內容的邏輯性較強,概念知識以及公式定理十分嚴格規范,同時也極大地分散了教學的重點,學生在記憶和理解過程中會遇到巨大的難題,極大地增加了大學物理化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難度,不利于學生實踐操作能力以及專業素養的提升。為此,教師就可以利用思維導圖進行物理化學知識的梳理歸納,梳理相關的知識點和體系,從而降低物理化學和知識的學習理解難度,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以及創新意識。例如:在學習了“熵”的相關知識后,到底什么是“熵”,為什么在隔絕系統中,自發過程的熵總是單調增加等。這一系列問題著實讓初學者對熵函數“傷透腦筋”。教師就可以將“熵增加原理”進行思維導圖的制作,將相關知識以線條和圖像文字的形式進行轉化,幫助學生直觀地了解熵增加原理,并靈活地運用相關知識解決各種問題。3.3豐富物理化學教學內容,增強課堂教學趣味性。大學階段學生缺少高中時期專注集中的注意力,自我克制能力較差,缺少對知識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使得大學物理化學的課堂教學效果并不理想,課堂教學效率十分低下,經常出現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對此,教師就可以借助思維導圖開展物理化學教學活動,通過信息技術對物理化學知識進行加工和整理,同時添加教學視頻、音頻以及動畫效果,以上述的“熵增加原理”為例進行相關動畫效果以及知識點的拓展延伸,增強課堂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構建良好的師生互動教學關系。

4結束語

物理化學作為理工類大學的必修性學科以及化工專業的主要學習內容,知識體系中物理和化學相互交叉串聯,知識結構的邏輯性十分嚴密,相關的概念性知識理解掌握的難度較大,該學科知識的學習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記憶理解能力有著極高的要求。為提高物理化學知識的教學效果,合理運用思維導圖教學模式就成為新課改背景下的必然趨勢,教師則應該利用思維導圖進行章節知識的串聯總結以及知識體系的簡化,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從而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

參考文獻

[1]陳亞芍,寧清茹.思維導圖在物理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大學化學,2017,32(03):39-30.

[2]彭淑靜,周迎春,郭潔,等.思維導圖在物理化學微課教學中的應用[J].高教學刊,2017(20):77-79.

[3]寧清茹.思維導圖在大學物理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7.

[4]梁紅蓮,傅麗,趙娣,等.思維導圖法在物理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化學教育(中英文),2017,38(20):17-22.

作者:李明明 單位: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大數據與信息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