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化學教學德育滲透路徑

時間:2022-02-10 09:23:17

導語:中學化學教學德育滲透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學化學教學德育滲透路徑

摘要: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化學教師要有效利用化學學科特點滲透德育,挖掘化學學科德育資源,激發學生化學學習興趣,凸顯化學學科育人優勢,培養學生綜合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基于此,本文將依據初中化學學科特點詳細解讀初中化學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有效路徑

1.初中化學教學融入德育的必要性

初中化學是一門自然科學學科,初中化學教學是學生化學教育的啟蒙,待學生升入高中,化學課程難度會有明顯提升。因此,若是在初中化學教學中融入德育,能夠讓學生全面正確認識化學學科,能夠激發學生化學學習興趣,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化學學習自主性、積極性,有利于學生學習的可持續性,能夠使學生熱愛自然、崇尚科學,能夠提高學生綜合學習能力,能夠讓學生勇于、敢于面對學習困難及生活困難,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在素質教育改革理念影響下,德育工作是教學重要任務之一,初中化學學科自然也要擔負起學科責任,利用學科優勢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任務,提高學生化學核心素養,進而提高學生綜合素養。在初中化學教學中融入德育還能夠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提高教師工作質量,發揮教師榜樣作用,營造良好的教風、學風,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生活學習氛圍,有利于學生長遠發展,有利于初中化學教學質量的提高,有利于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有利于培養高素質人才。

2.初中化學教學融入德育的優勢

化學是一門自然學科,具有一定的科學性、歷史性與自然性。初中化學教師需將人類認識世界的過程、物質發現發展的過程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對人類文明史產生興趣、對富有活力的化學知識產生興趣,培養學生科學的世界觀,提高學生民族自信心與民族自豪感,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健康發展。化學學科具有一定的實踐性。化學知識在生產生活中應用廣泛,而化學教學能夠提供給學生更多參與科學實驗探究的機會,能夠滿足初中學生強烈的好奇心,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知識,鍛煉學生動手實踐能力,自然而然地使學生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并提高學生自主探究及知識獲取的能力。化學學科蘊含豐富的人類文化內涵。化學成果大多源于科學家的大膽想象、刻苦鉆研、團結合作、科學求是、反復驗證。因此,初中化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積極講述教學知識相關歷史背景及科學家的故事,增強學生對科學家的尊敬與崇拜,促進學生自主向科學家學習,使學生的學習態度得到端正,使學生的學習習慣與行為品質得以良好養成。

3.初中化學教學融入德育的有效辦法

(1)樹立正確的德育理念。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占據教學的主導地位,因此,初中化學教師首先要樹立正確的德育理念,要明確素質教育改革的意義,要積極參與培訓學習以提高自身綜合素養,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要以提高學生綜合素養作為教學目標,助力學生全面健康發展。例如,教師在講解“自然界中的水”相關知識內容時,教師不能按照傳統教學方法簡單介紹教學內容,重點講述考試內容,忽視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過分運用題海戰術。教師需要增強講解“水的化學知識”與“水的生活常識”之間的聯系,以此降低化學知識學習難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豐富的教學手段集中學生注意力,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課堂學習中,讓學生高效掌握教學知識內容,認識到生活中的水大多不是純凈物,絕對純凈的物質是不存在的,進而增強學生對“世界上不存在絕對完美”的認識,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使學生正確認識生活中的困難與不完美。(2)以教材為基礎,科學設計教學活動。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化學教材蘊含豐富的知識教學資源及德育資源,因此,初中化學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以化學教材為基礎、為核心,科學設計教學活動,在傳授學生化學知識的同時,深化化學學科對學生道德素養的積極影響,增強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記憶、掌握應用,提高學生學習品質與思想道德素養。例如,教師在介紹“開啟化學之門”相關知識時,不能對介紹內容簡言概之,而是應借此幫助學生明確化學是什么、為什么要學習化學,為學生學習化學知識奠定良好的意識基礎,指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化學學習方向,此章節的高質量教學能夠提高學生參與化學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有利于后續化學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再如,教師在講解“物質構成的奧妙”相關知識內容時,不僅要讓學生了解物質概念及物質構成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讓學生懂得如何正確處理人際關系。又如,教師在講解“認識化學變化”相關知識時,要讓學生認識到化學變化的獨特之處,更要讓學生掌握量變與質變的哲學思想。另外,在任一章節的化學知識講解過程中,化學教師都可以引入一個簡單的化學實驗、講述一段化學家的故事,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積極探索、刻苦鉆研的科學精神。總之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結合初中學生個性特點并圍繞教材內容,科學設計德育切入點,高效完成初中化學教學任務與目標,提高初中化學教學有效性。(3)通過實驗教學滲透德育。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因此,初中化學教師要充分利用化學實驗教學滲透德育,鍛煉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綜合素養。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化學實驗對教育教學的重要意義,要積極開始實驗教學活動,鼓勵學生參與到實驗過程中。學生參與準備實驗材料并應用于實驗過程中,能培養學生成就感,調動學生化學學習興趣;學生直觀感受到實驗現象能夠滿足學生好奇心;學生參與完成嚴謹科學的實驗過程能夠鍛煉學生動手實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謹細致的科學態度,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例如,教師在組織基礎實驗“氧氣的制取與性質”時,首先教師演示實驗過程或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展示實驗結果,同時拋出常規操作問題及可探究性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實驗的積極性、主動性;然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實驗;之后小組間需要確定完整的實驗步驟、確定人員分工、進行實驗操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給予學生及時的指導答疑,確定實驗安全;最后引導學生多角度觀察實驗現象、總結實驗結論,在潛移默化中滲透化學教學德育工作。(4)化學史滲透德育。中國是文明古國,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滲透我國輝煌的發明創造史,能夠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初中學生初次接觸化學學科,對化學學科必然充滿好奇,因此,化學教師可以在化學課堂上講解化學史上的故事,吸引學生注意力,滿足學生好奇心,促進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化學學習中,培養學生科學精神及愛國之情。例如造紙術、冶鐵煉金、青銅制造等優秀的文明歷史故事滲透到化學教學中,能夠開拓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知識儲備;能夠讓學生了解到國家的進步與發展離不開古人的貢獻,而國家的未來進步離不開學生的努力與奮斗,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意識;能夠促進學生學習先輩們勤勞刻苦、勇于擔當、思維智慧等優秀品質素養,提高學生思想道德品質,激發學生愛國情懷。(5)化學教學關聯社會熱點問題。伴隨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人們深深意識到知識源于生活終將服務于生活的重要性,因此,初中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如何運用化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承擔社會責任,提高學生節約意識、環保意識,培養學生優秀品質,培養學生可持續性發展的學習能力,促進社會生活、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例如,在學習“環境污染的防治”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延伸社會上關于水資源、空氣等熱點問題,促進學生從化學的角度思考分析問題產生原因、探究問題解決思路與辦法,使學生養成節約用水、節約用電、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等良好品質,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教師還可以組織社會實踐活動,分別帶領學生到干凈整潔、環境優美的自然場所及受到污染與破壞的惡劣場景,讓學生直觀感受生態環境好壞的差異性,實踐記憶更加深刻醒神,更加有利于提高學生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另外,初中化學教師可以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了解國家出臺的環境保護政策、控制人口政策、工業廢品處理標準等制度政策,分析政策制度頒布的原因與背景,剖析溫室效應等問題的產生、現狀與危害,讓學生認識到國家發展過程中政策制度的科學性、合理性,引發學生思考自己如何參與執行、如何帶動他人共同維護自然環境、如何能完善制度政策有效改善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問題,進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讓學生明白只有擁有足夠的知識與能力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6)實現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現階段,生活即教育理念受到廣泛關注與認可,而化學知識又廣泛應用于生活中,因此,初中化學教師要積極實現化學生活化教學,將化學知識教學滲透到生活中,隨時隨地實現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例如,在講解“應用廣泛的酸、堿、鹽”的知識內容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課前收集生活中常用的酸、堿、鹽品類并記錄用途與用法;然后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發言分享,可能大部分學生收集的信息都集中于生活調味料中的酸、堿、鹽,那么教師可以給出酸、堿性的化學定義,引發學生思考洗衣粉、泡泡液、肥皂液、沐浴露、土壤等是否具有酸堿性;隨著學生的深入思考,教師可以演示實驗傳授學生酸堿性判斷方法,鼓勵學生實踐判斷生活中物品的酸堿性;在之后的教學課時中,教師可以依據酸、堿性質幫助學生分析生活常識:為什么酸能夠清除清潔劑洗不掉的水垢、銹漬,為什么面包會發酵變大,為什么家庭裝修粉刷墻面后要空間密閉等問題。用鮮活的、常見的生活案例激發學生化學學習興趣,深化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正確理解,讓學生通過生活現象理解掌握化學知識,運用化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增強學生知識儲備,提高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使學生勇于面對困難、敢于解決問題,提高學生學習自信心與生活積極性,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促進初中化學教學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教育任務,為培養高素質人才奠定良好基礎。

4.結語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融入德育工作是素質教育改革要求,是學生發展需求。在化學學科中滲透德育,需要化學教師有效利用化學學科特點,突出化學教學中德育優勢。初中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效滲透德育,需要初中化學教師自身具有較高的道德素養,需要教師能夠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能夠深入挖掘教材,能夠科學設計實驗教學活動,能夠熟悉化學史、中國文明史,能夠關注社會熱點問題,能夠實現化學教學生活化,能夠高效完成初中化學教育任務與目標,實現初中化學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提升,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促進社會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曲春艷.德育教育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滲透策略[J].黑龍江科學,2019(23).

[2]楊慧芝,李俊柱,陳禹娜,等.初中化學教學中的德育教育初探[J].科教導刊,2021(02).

作者:魏姣 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橫林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