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化學實驗考核模式研究
時間:2022-09-29 10:51:23
導語:基礎化學實驗考核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主要通過CNKI中國知網網絡服務平臺,檢索國內外相關研究文獻。同時,通過購買、查閱相關書籍、瀏覽相關網站,獲得大量基礎化學實驗考核模式資料。對其模式進行全面分析,總結經驗,借鑒其精華,為我校基礎化學實驗考核模式的改革打下堅實的基礎。
2.實地考察、專家訪談法
對我校基礎化學實驗考核模式進行實地考察,訪問相關專家,針對實驗課程中較易出現的問題,制訂相應的考核明細目及賦分標準;印制成表,便于監考人員當場客觀、公正評價。
3.邏輯分析法
運用邏輯分析法對收集到的各種數據資料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利用判斷推理的邏輯思維過程對研究所得到的觀點進行梳理整合,對目前國內高校基礎實驗考核過程進行邏輯分析。
二、高校基礎化學實驗課程考核設計
要設計一門適合我校農學、林學、動醫等6個學院19個專業,年均學生學習時數15萬的基礎化學實驗課程的教學與考核,首先要選定兩個基礎實驗班為考核評價體系的研究對象。實驗教學優化是化學實驗課程考核的難點,基礎化學實驗的考核要適應當前的素質教育改革,更要以培養全面的綜合素質人才為前提。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一直沿用傳統的基礎化學實驗考核模式,10年、20年以來沒有改變過。因此,開展適合我校發展,建立科學完善、非主觀、不片面且易于操作的基礎化學實驗課程考核評價體系迫在眉睫。通過我校基礎化學實驗模式的改革與完善,以期培養出高素質工程技術人才。通過對我校基礎化學實驗考核模式的改革能調動學生做實驗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提高我校基礎化學實驗的教學質量。
1.基礎化學實驗課考核方法的設計
建立由實驗基本考核、實驗過程考核、實驗結果考核三大部分組成考核評價體系。強化過程考核及其權重比值,過程考核即每次實驗任意指定4~5個學生為重點考察對象,以問答形式掌握學生預習情況。操作過程包括實驗器材、試劑的選用,實驗裝置的裝配,實驗基本操作的步驟,觀察實驗現象,讀取、記錄實驗數據,結束實驗時對實驗器具的清潔與復位等。教師要細致觀察實驗過程,及時客觀地給予評定并體現在細目表上,一般每生有3~4次考察記錄。
2.基礎化學實驗課成績評價
基礎化學實驗I、II期期末考核分別設定為操作考核、口試考核,百分制評定,占總成績的30%。實總成績比例的30%、40%。做試驗次數不夠的要補做,實驗報告書面總成績未達60分的需重做。根據I學期期末總的分數,按十分制轉換為A、B、C、D和E五個檔次,A檔最佳,E檔為不合格。綜合平時表現記錄再適當調整,最后給出學生每學期基礎化學實驗考核成績并存檔,且每班每學年固定不到5%的學生不及格,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
三、結論
通過對我校農學、林學、動醫等6個學院19個專業,年均學生學習時數15萬開設的這門基礎化學實驗課程考核改革試點,發現在實驗教與學的過程中,盡管實驗能力與個性品質考核指標難以量化,但在上述的實驗考核模式和賦分方法中,激發了學生做實驗的積極性,使學生樂于思考實驗現象,養成動手做實驗的習慣,使基礎化學實驗課教學改革走上行之有效的道路。該實驗考核模式讓學生越來越重視做實驗,從被動做實驗變成了主動做實驗,提高了學生做實驗的信心,養成做實驗的好習慣。與此同時,該基礎化學實驗課考核由始而終,全面客觀地存在于實驗教學過程的始末,各環節緊密相扣,讓學生關注每一次考核成績。該實驗考核評價體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部分學院考核方式較難實施,教師與學生配合力度不夠等缺點。在今后的基礎化學實驗教學中,還應著重細化、量化考核指標,讓學生真正成為實驗的主導者,教師則為其引導者。針對該考核模式,教師應及時對考核評價模式進行分析,總結經驗與不足,不斷完善基礎實驗考核的評價體系。以便將該評價體系推廣至全校乃至全國高校基礎化學實驗及其他相關的實驗課程考核體系中,激發學生做實驗的興趣,培養學生科研思維及創新能力,為社會培養出新一代綜合性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王建華 王建軍 杜光明 單位:新疆農業大學 珠海保稅區麗珠合成制藥有限公司
- 上一篇:“三嚴三實”專題學習體會9篇
- 下一篇:三嚴三實道德建設學習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