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創新
時間:2022-02-09 11:38:41
導語: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介紹了改革有機化學實驗教學,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通過結合本校的具體情況,提出了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改革教學方式、教學內容以及豐富教學手段。
關鍵詞:有機化學實驗課;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創新能力的培養
有機化學是我校藥學院中藥學專業、藥學專業、制藥工程等專業的重要基礎課,而有機化學的內容可以在有機化學實驗中得以體現,有機化合物的合成可以在有機化學實驗中實現,是有機化學的最終表現形式。有機化學實驗的內容主要分為三部分:基本技能操作、性質實驗和綜合性實驗。牢固掌握基本技能的操作,熟悉性質實驗,在綜合性實驗中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性。傳統的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是老師在實驗前先進行講解,包括實驗原理、實驗步驟、實驗裝置、實驗注意事項等,學生根據老師所講解的內容進行操作。實驗的反應步驟、反應現象,甚至連實驗結果都寫的清清楚楚。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即使不預習,也清楚如何操作,即使不認真觀察實驗現象,也能清楚有何現象,即使不認真總結規律,也知道會有什么實驗結論。因此這種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需要對這種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模式進行改革[1-2]。
1改革傳統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必須改變以老師為主體,而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階段:實驗預習階段、實驗講解階段、實驗實施階段、實驗報告撰寫階段、實驗評價階段。實驗預習階段。提前一段時間(2周左右)將要做的實驗通知學生,要求學生通過查閱相關文獻掌握實驗目的及原理,分析各實驗方法的優劣,優選出最佳實驗方案,并畫出實驗裝置圖,列出相關注意事項等。實驗講解階段。老師通過批閱學生的預習報告,挑選3組最具代表性的實驗方法,讓同學就自己所優選的實驗方案進行講解,最終通過討論、問答,確定2套理想的實驗方案實施。實驗實施階段。根據確定的2套實驗方案,把學生分成2個大組,再將大組分成合適的小組進行實驗。每個大組采用其中的一個實驗方案,對2個不同的實驗方案進行比較,比較實驗的時間、現象、結果等內容。實驗報告撰寫階段。要求同學根據實驗方法寫出相應的實驗報告,并寫出自己的實驗體會,也可以通過跟另一大組的同學進行交流,以比較兩種方案的差異。實驗評價階段。老師通過批閱實驗報告,對學生實驗報告中的實驗時間、現象及結果進行統計,結合實驗中的創新性對2個實驗方案進行一定的評價和打分,也可以把實驗方案的采用及實驗方案評價結果計入實驗成績,以督促學生積極、主動、有創新性的優選實驗方案。這樣在實驗進行的所有階段,都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督導,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挖掘,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性。
2改革實驗教學內容,培養創新性
有機化學實驗基本包括3部分內容,基礎操作、性質實驗、綜合型實驗。我們在實驗內容安排上,遵循減少性質實驗、保留典型的綜合型合成實驗、增加與生活相關實驗的原則進行實驗的安排。例如,對于合成實驗乙酸乙酯的制備和乙酰苯胺的制備是有機合成實驗的經典,必須保留并進行強化,這些實驗能夠鞏固學生的基礎操作,并有助于學生把有機化學理論課堂上講的理論知識與實驗進行有機結合,進行充分理解和掌握,為創造性的發揮奠定基礎;同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實驗興趣,增加了天然有化合物的提取實驗,如從牡丹皮中提取丹皮酚等。牡丹皮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質,而丹皮酚又是一種利用價值較高的化合物,學生的興趣瞬間提升。從牡丹皮中提取丹皮酚的實驗,主要是利用丹皮酚的理化性質符合水蒸氣蒸餾的條件,讓學生掌握水蒸氣蒸餾的基本原理、實驗操作和實驗裝置。傳統的水蒸氣蒸餾實驗常采用苯胺或肉桂酸作為分離對象,使用的藥品毒性較大,學生的實驗積極性不高。改用牡丹皮做實驗原料后,學生積極性的提高極為顯著。學生能夠對實驗原理透徹理解,對實驗中現的現象認真觀察,積極討論,收到了非常滿意的教學效果。在實驗過程中,實驗原料是生活中常見的,學生對實驗就會有更加濃厚的興趣。在觀察實驗現象時就會更更認真,更能容易獨立思考和積極討論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并在實驗報告的討論中更為認真的進行了實驗經驗的梳理。因此更利于學生的實驗積極性和創能力的培養。
3豐富教學手段,進一步進行創新能力的挖掘和培養
要在課題教學的基礎上,增加靈活多變的實驗教學手段,進一步豐富有機化學實驗內容。例如可以在傳統實驗教學的時間之外,開放實驗室。讓學生自主選題選導師,到實驗室進行SRT的實驗,就是我校近年來開展的一個極有意義的實驗項目。學生在查閱文獻后自主選題,設計實驗方法和路線,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實驗。這能激發學生對實驗的積極性,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教育是什么?有人說教育就是把學校教給你的知識都忘記,剩下的就是教育。創新能力則屬于剩下的內容!
參考文獻
[1]蘭州大學,復旦大學.有機化學實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4-125.
[2]何偉力.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08(12):166-167.
作者:蔡梅超 馬艷 劉玉紅 單位:山東中醫藥大學
- 上一篇:高校藥物化學實驗課程考核探索
- 下一篇: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優化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