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學緒論課教學研究
時間:2022-09-22 03:20:22
導語:生物化學緒論課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明確緒論教學的重要性
目前,有些教師覺得緒論與教材內容關系不大,甚至有教師干脆不講,這是不對的。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緒論是對生物化學課程的高度概括,是全書的學習指南,對整個教學過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教學時就應讓學生知道生化要學什么、怎么學,使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從容自如。上好緒論課是今后正常教學的基礎。如果緒論課沒講好,學生一開始對這門學科的性質、作用認識不清楚,心中自然就會產生“為什么要學這門課、學好了也沒用”的思想,并產生種種疑慮,影響聽課效果和學習的積極性。
二精心設計緒論教學內容
在緒論的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拘泥于教科書,生搬硬照地把書本的知識平鋪直敘地講解完,對一個剛剛開始接觸生化的學生來說,這無疑是枯燥乏味的。緒論課最基本的目的就是要使學生形成對該門課程的學習意愿,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我們可以引入與生化相關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故事,如美國的三位科學家發現端粒和端粒酶保護染色體的機理等。在講生化發展簡史時,如果照本宣科地把三個時期講給學生聽,很難使學生對生化有概括性的認識。因此,教師在講每一個時期時,都可以舉出一個具有代表性的科學事件,比如教學分子生物學階段,我們可以1953年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提出、克隆多莉羊的誕生為例。這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醫學院校的學生能學到更多的醫學知識并應用于實際生活是大家的愿望。如講生化研究內容時,第一篇主要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結構與功能,可用鐮型紅細胞貧血癥的發生機制,來闡述結構是功能的基礎、功能是結構的體現;第二篇主要研究物質代謝及其調節,可以講解白化病的發病機制是由于體內缺乏酪氨酸酶而不能合成黑色素,讓學生明白物質代謝紊亂可引發疾病;第三篇是基因信息傳遞及調控,可以介紹一些目前在基因診斷及其基因治療方面的成功事例等。通過例舉這些常見疾病的生物化學基礎知識,讓學生感覺到生物化學并不是抽象的學科,而是和自己的生活健康密切相關的一門學科,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三介紹課程學習方法
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對緒論課而言,教會學生怎樣學習正是其教學要求之所在。事實上,給學生傳授學習方法也恰恰是緒論課教學的精髓。因此,教師首先應明確指出生化本身是一門記憶與理解并重的學科,相關物質的結構、化學反應、代謝途徑等必須記憶,在記憶的基礎上融會貫通才能變成理解式的牢固記憶。如我們可以利用“麻油花生”記住“亞麻酸、亞油酸、花生四烯酸”三種必須脂肪酸,另外歸納法、對比法、聯系法等都可以運用到生化的學習中。此外,理解是記憶的基礎,記憶必須以理解為前提,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才能牢固。學生只有對生化學習有方法和目標,才能熟練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
總之,教師需要端正對緒論課的教學態度,充分認識緒論教學的重要性。只有通過對生物化學緒論內容的講解和精辟的分析,才能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并了解學習內容,激發學習興趣,發揮學習主動性,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本文作者:湯婷黃春霞工作單位:長沙醫學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研室
- 上一篇:生物化學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
- 下一篇:生物化學在護理的優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