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院校生物化學教學改革與探索
時間:2022-09-23 11:20:10
導語:職業院校生物化學教學改革與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選擇和把握合適的教學內容
生物化學補考率居高不下,與該門課程教學內容過于寬泛、難度過深、專業特點針對性不強等有著密切的關系.在現有課堂教學所規定的學時內,要想完全涵蓋該課程方方面面的內容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實的;如果偏離了專業特點和學生實際,面面俱到、包羅萬象的教學,也不可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可見,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的實際,對教學內容的選定顯得尤其重要且必要.對于衛生類高職高專院校來說,既要有最基本的基礎知識和基礎理論,也要依據行業、企業事業發展的需要和對人才的需求制定教學內容、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首先,以教材為藍本,主要教授學生生物化學的基礎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其次,有針對性地傳授有關衛生、醫藥、臨床、檢驗檢疫等領域的生理生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第三,通過閱覽專業期刊,瀏覽專業網站,將國內外的最新相關研究成果和技術介紹給學生[1],讓學生及時掌握本課程領域發展現狀與趨勢,從而拓展學生的課程知識面.
2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
2.1啟發式教學法
啟發式教學是一種能較好地啟發學生思維、驅動學生主動思考的教學,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方法.啟發式教學應用在高職高專院校生物化學課程教學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教學形式.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其學習基礎相對較差,往往難以接受深層次或在一堂課中接受較多的專業知識;對于本身就較難理解、領會、接受的生物化學來說,其教學效果也不言而喻了.在組織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一味地采用滿堂灌的傳統教學模式,只注重詳細講解教材內容,教師“之乎者也”,學生被動學習,而且疲勞應付,甚至昏昏欲睡,顯然達不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因此,啟發式教學可以使課堂教學從傳統的單向傳授變為雙向互動的活動過程,鼓勵學生多思考、多發問,增強課堂學習的氣氛,而且讓學生通過歸納、總結、比較思維,自行得出結論.
2.2討論式教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對有些與生活實際密切相關而且比較容易開拓學生思維的教學內容,采取在課程討論中給予啟發的教學方法會受到更好的效果.例如,組成課程興趣小組,在課后,提供諸如人體體檢的個案或布置聯系臨床實踐、聯系生活實際的一些討論題給學生,要求學生結合所學的理論知識,利用課后對所提供的問題進行生理生化分析和討論,并在課堂上進行交流,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思維能力,也激發了學習熱情,同時增強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深度理解.
2.3現代化教學手段教學法
現代教學是當前課堂教學中有效的教學手段,已成為廣大教師的廣泛共識.有的教師也采用了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但在如何體現生物化學的特點特別是解決其教學過程中的難點問題上,沒有找到其有效的辦法.然而,課件制作的好壞對能否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課件的制作又必須密切結合課程特點,否則將會由于千篇一律、缺乏特色而收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生物化學的內容相對抽象、枯燥、不易理解,如何將授課內容形象化、直觀化、興趣化,是教師們比較傷腦筋的事情.多媒體教學是解決生物化學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結合生物化學課程的特點,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制作課件:一是用分步的動畫表現書本中一連串繁雜的反應鏈,如三羧酸循環反應鏈;二是用不同的顏色表示不同的元素或基團,如-H、-COOH等;三是結合實際,圖文并茂,動靜結合.將大段大段的文字代之以大量的生動和貼近生活實踐的典型圖片、表格及圖例,如flash動畫;但如果應用靜態的PPT教學(如代謝等),講起來就顯得生硬,其效果也不是太好,假如采用動態教學課件,比如CAI課件,就可以把文字、數據、圖像、聲音、視頻等媒體信息結合在一起進行集成處理,教學效果就非常好,以糖代謝的CAI課件制作為例,首先從日常的一日三餐開始,過渡到淀粉在人體內的消化過程,將糖的代謝過程和人體器官結合起來,再將糖吸收后的代謝、儲存、能量的產生、消耗等以動態的形式展現,圖文并茂,同學看到后就會對代謝過程有非常清醒的認識.實踐證明,這樣可以將課程內容變得直觀有趣、學生理解易懂,切合課程實際的多媒體教學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和課堂的感染力.
2.4網絡教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地利用網絡資源,進行網絡教學是教學的有效補充.具體做法是,首先將課程內容制作成預習課件,并通過校園網提前放到網上;其次將學習目標、重難點、主要知識點等需要預習的內容羅列其中.通過預習課件,讓學生明確即將學習的內容和要求,對于提高生物化學教學效率有非常顯著的作用[2].再次,適量應用超鏈接和動畫將重要知識點以條條框框的形式清晰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同時加入啟發式的提問,讓學生對所學課程內容記憶深刻,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進行思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3強化實驗教學
生物化學教學中最重要的學習環節之一是實驗環節.通過實驗,使學生從實驗中獲得直接知識,從而更好地理解和領會理論知識.在側重培養學生的認識能力、觀察能力以及操作動手能力的前提下,首先強化生化基本技能的訓練,加強動手能力,在實驗課堂上,進行學生的儀器設備規范性操作的訓練,使學生熟練掌握實驗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其次,在教師的引導下,啟發學生自己設計實驗,進行探究實驗.以糖尿病為例,就怎樣測定尿中糖分問題,由于涉及現實生活,所以學生頗感興趣,由此引導學生設計檢測實驗.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收集資料、撰寫實驗方案、進行實驗及分析實驗.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同時也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實踐證明,充分依據生物化學課程的特點,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實踐教學等方面進行的改革與探索,使教學內容更有針對性,教學方法更合適,教學效果得到了更大的保障.
本文作者:李純榮張莉娟王林華工作單位: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街道市容整治工作方案
- 下一篇:西藏高校生物化學教學改革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