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探究
時間:2022-09-30 02:54:13
導語: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棚戶區改造作為一項重要民生工程,涉及到廣大被拆遷群眾的切身利益,補償安置措施不合理易產生社會矛盾、影響社會穩定發展。貨幣化安置是當前棚戶區改造的重要實施方式,并已取得良好的實踐效果。本文分析了貨幣化安置的現狀,并在此基礎之上,從創新實施措施、完善實施細則、落實優惠政策、強化安置房源統籌等方面,具體闡述了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的實踐策略。
關鍵詞: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現狀;實踐策略
棚戶區改造是城市建設發展的重要工程,也是國家民生工程建設的重要內容,涉及群眾的切身利益。如何最大程度地消除矛盾,保障被拆遷戶的合法權益,提高拆遷效率,要求科學地選擇補償安置方式。對于政府而言,棚戶區改造選擇合適的貨幣化安置,能夠有效取得被拆遷戶的支持和參與,避免各方矛盾的激化。從當前的實施效果上看,貨幣化安置在效率上有顯著的提高,并且保障了群眾合法權益的最大化。本文立足于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的現狀分析,就如何強化貨幣化安置的實施,提出了幾點建議。
一、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的現狀
棚戶區改造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城市建設發展過程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如何實現補償安置,是有效推進棚戶區改造的基礎和重點研究課題。貨幣化安置作為棚戶區改造一種重要的手段,在全國各地得到充分的實踐和發展。(一)貨幣化安置的主要方式。當前,我國棚戶區改造的貨幣化安置方式主要包括:居民自由支配補償款購買商品房安置、政府團購房源作為安置房、政府搭橋組織居民選購商品房等三種方式。(二)貨幣化安置的實踐意義。從實踐來看,對政府而言,貨幣化安置能夠縮短安置期、減少社會矛盾,提高政府的安置效率,有利于城市規劃建設和功能業態布局,并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而且項目融資手續簡便;對被拆遷戶而言,可獲得的補償比傳統的實物安置更多,可選擇的房源類型更廣,可滿足住房多樣化需求。因此,各地政府相繼出臺優惠政策,鼓勵被拆遷群眾主動選擇貨幣化安置,群眾也紛紛支持和響應,推動了貨幣化安置的蓬勃發展。筆者所負責的泉州西郊棚改項目,貨幣化補償安置方案一推出,被拆遷群眾徹夜排隊簽訂房屋征收補償安置協議,創造了泉州征遷史的紀錄。(三)貨幣化安置的優惠政策。各地的優惠政策主要有:(1)提高貨幣補償標準。一些地方在鼓勵被拆遷群眾選擇貨幣化安置的措施中,往往會在房屋補償基準價的基礎之上,再給予一定數量的獎勵資金,并且(或是)提供一定比例的購房款。以筆者工作的城市福建泉州為例,被拆遷戶選擇貨幣補償方式,可以多獲得房屋補償基準價20%的獎勵,且在2年內購買商品房自住的,可以再獲得房屋補償基準價10%的購房補貼。國內的其他城市如上海、青島、濟南、長沙等城市均有類似的優惠鼓勵政策。(2)政府團購房源作為安置房或政府搭橋組織居民選購商品房的,通過與開發商溝通、談判或競價,爭取最大幅度的價格優惠(一般有10%或以上的優惠),充分降低被拆遷戶的購房價格,對被拆遷戶而言,無疑是利益最大化的有效保障。如泉州,政府統籌的房源要求優惠10%以上,上海政府團購的安置房源一般也是優惠10%,等等。(3)其他優惠方面,多地政府還出臺了如:貨幣化安置的被拆遷戶購房自住信貸支持、契稅優惠及直系(孫)子女入學入托等保障措施。(四)貨幣化安置存在的問題。從當前棚戶區改造的實施情況來看,貨幣化安置能夠給予被拆遷群眾更多的政策優惠,對于推動棚戶區改造,避免社會矛盾沖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貨幣化安置實施過程中也存在著諸多問題:一是對政府而言,貨幣化安置即期籌資壓力較大,貸款需求增加;在項目收益的構建中,棚戶區改造受到拆遷地塊、規劃用途、房地產政策及市場環境等條件的影響,其項目收益的判斷具有不確定性。二是在實踐過程中,貨幣化安置的實施細則不完善,影響政策的有效落實;優惠政策落實不到位,在公開透明等方面有待進一步的提高;安置房源缺乏有效的統籌,難以保證房源的多樣性。因此,在棚改貨幣化安置過程中,要求強化實踐力度,積極解決存在的問題,以發揮貨幣化安置的重要作用。
二、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的實踐策略
(一)創新實施措施,有效解決矛盾壓力。一次性支付補償款由居民自主購房這種傳統的貨幣補償安置方式對政府的資金壓力是顯而易見的,且被拆遷群眾能否將補償款確實用于購買住房尚存不確定性,可能引發新的社會矛盾和不穩定因素。因此,在實踐中創新貨幣化安置措施,是棚戶區改造工作應積極研究的課題。各地政府在實踐中,已有逐步的創新。如“房票”(“購房券”)制,被拆遷戶領的不是現金而是購房(期)權。筆者負責的泉州西郊棚改項目,結合“房票”制,在用地出讓時附帶條件限定價格回購商品房作為安置房,利用土地出讓金收益降低政府的籌資壓力,又充分保障了被拆遷戶的住房需求。(二)完善實施細則,保障群眾合法權益。首先,從國家層面來講,應出臺貨幣化安置的指導意見,對相關行為、內容進一步規范,以更好地指導地方政府立足現實情況,出臺相應的實施細則;其次,貨幣化安置實施細則應具有可操作性,能夠在實施過程中確實發揮效能;再次,應細化并規范貨幣補償安置細則,建立更加完善的保障措施和監督平臺,最大程度地保障被拆遷戶的利益,為安置工作的推進創造良好的條件。(三)落實優惠政策,推動貨幣化安置落地。盡管全國很多地方出臺了貨幣化安置的優惠政策,但有些地方政策落實不到位、缺乏公開透明度,導致發生矛盾沖突。為此,在棚改貨幣化安置中,一是要強化對優惠政策的監督,建立行之有效的溝通處理機制,推動優惠政策落地實施;二是應建立公開透明的工作機制,按照程序公開采購房源,為被拆遷戶提供價格低廉、品質良好的住房;三是對于參與提供安置房源的房地產企業,應在稅收、用地等方面給予一定的優惠,提高房地產企業參與的積極性。(四)強化房源統籌,滿足居民實際需求。統籌力度的欠缺往往會造成房源多樣性的缺失,成為阻礙貨幣化安置順利實施的因素。為了進一步滿足被拆遷群眾的住房需求,政府要明確并落實相關責任,強化房源的統籌力度。首先,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根據被拆遷戶的實際情況,引導群眾合理選擇安置方式;其次,政府應發揮組織領導力,研究推進拆遷小區多樣化的建設模式,以維護群眾的住房權益;再次,政府要保障房源的多樣性,滿足各類群眾對于住房的不同需求。
棚戶區改造是現代城市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惠及廣大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在被拆遷戶補償安置問題上,如何做好有關工作,是社會重點關注的焦點。貨幣化安置具有靈活多樣的特點和多重實踐優勢,在全國各地得到有效的發展,并取得了良好的實施效果,對于解決房屋征收過程中的諸多問題和社會矛盾具有積極的推廣意義。
參考文獻:
[1]張婷婷.關于棚戶區改造中貨幣化安置方式的創新實踐研究——以國家開發銀行棚改貸款為例[J].西南金融,2015(07).
[2]張馨心.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研究[J].工程技術,2016(12).
[3]朱琳.佳木斯市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對策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7.
[4]王樂凡.宜昌市點軍區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的實例研究[J].晉中學院學報,2018(02).
作者:林海峰 單位:泉州市房地產開發經營公司
- 上一篇:貨幣政策工具實踐及啟示
- 下一篇:建筑節能與建筑設計中新能源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