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貨幣掉期發展研究
時間:2022-09-01 10:11:19
導語:人民幣貨幣掉期發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貨幣掉期概述
貨幣掉期(CurrencySwap)通常是交易雙方在期初交換本金、期間定期交換相應貨幣的利息、期末再換回本金的一種金融衍生品合約。ISDA將其定義為:“在約定的期間內,一方定期向另一方支付一種貨幣的以某一固定或浮動利率計算出的利息金額,以換取另一方向其支付另一種貨幣的以某一固定或浮動利率計算出的利息金額。”在實踐中,貨幣掉期產品形式日益多樣化,在本金互換方面有交換、攤銷或不交換等不同類別;在利息互換方面,以浮動利率交換固定利率的品種稱為“交叉貨幣互換”(CrossCurrencySwap),以浮動利率交換浮動利率的品種稱作“基差互換”(BasisSwap)。貨幣掉期由于涉及到兩種不同貨幣幣種之間的互換,多用于轉換資產或者負債的幣種,作為資產負債貨幣錯配的避險或管理工具。具體而言,貨幣掉期對于客戶主要有以下幾個功能:一是降低負債成本,客戶可以選擇利率成本較低的市場進行貸款或發行債券,再通過貨幣掉期轉換成所需的幣種。二是資產保值,客戶可以通過貨幣掉期鎖定非本幣投資(本金和收益)的匯率和利率風險。三是調整資產負債錯配,幫助客戶調整其資產負債的匯率錯配問題,也可用于改變目前資產負債的利率屬性。貨幣掉期和外匯掉期(FXSwap)存在一定聯系和差異。兩者均涉及兩種貨幣的兩次反向交換,且都受到本外幣利率、匯率、利差、市場預期等因素影響。兩者差別在于,雙方運用周期不一樣,外匯掉期成交活躍的期限一般在1年以內,而貨幣掉期的合約周期相對長,因此外匯掉期更多用于短期流動性管理,而貨幣掉期多用于資產負債幣種錯配的風險管理。此外,貨幣掉期的報價形式是以利率或利差,而外匯掉期是以遠期點來表示。
2007年8月,中國銀行間外匯市場正式推出人民幣外匯貨幣掉期業務。主要由銀行的對客交易和銀行間交易組成,參與者主要包括銀行和三類機構(央行類機構、國際組織、主權財富基金)。目前我國人民幣貨幣掉期業務發展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一是客盤基礎薄弱。自2007年推出貨幣掉期業務以來,人民幣長期處于單邊升值預期中,企業客戶對沖外債敞口的需求并不強烈。從合約周期來看,境內人民幣貨幣掉期交易以1年以內的短期限為主(2016年有85%的交易集中在1年以內),而國際貨幣掉期市場通常體現出長期限特征。這也表示境內銀行間貨幣掉期的主要需求來自銀行自身短期資產和負債的幣種調整,而非來自客盤。二是市場發展動力不足。由于貨幣掉期的產品結構復雜、交易效率較低,銀行更愿意采用標準化程度更高的外匯掉期或利率互換來對沖客盤需求,這也進一步加劇了貨幣掉期市場流動性不足的情況。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2016年貨幣掉期交易量只占外匯衍生品市場交易總量的0.2%,而同期外匯掉期占外匯衍生品市場交易總量的91.5%。三是定價曲線尚不完善。由于超長期限貨幣掉期業務估值體系尚不健全,美元等外幣端缺乏長期可參考匯率曲線和利率曲線,也一定程度上造就了目前市場難以有效開展三年以上掉期業務的局面。
三、未來發展展望與建議
一是人民幣國際化成果顯著,為境內人民幣貨幣掉期良性發展提供契機。近年來,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債券市場和外匯市場的逐步開放等,這些舉措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境內外主體對人民幣金融衍生產品的需求。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境內外市場主體在資產端和負債端的多元化需求將產生更多的定價和對沖需求,更多參與主體更活躍地加入其中,也會促進貨幣掉期長端定價曲線的形成和完善,貨幣掉期有望變成更成熟、更廣泛使用的產品定價工具。二是加強交易基礎設施建設,滿足市場參與者多元化需求。在目前銀行間交易中心交易平臺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和豐富交易平臺功能,滿足標準化與個性化需求。長遠來看,可以借鑒目前交易中心標準化遠掉期產品的經驗,構建標準化人民幣貨幣掉期產品交易子平臺,提升市場交易流動性和便捷性。三是用好陸港兩地共同市場,擴大境內外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范圍。目前境內和香港兩地股票市場互聯互通計劃已經順利實施,“債券通”也將在年內落地,而如何契合投資者對沖跨境投資組合的需求則是急切需要面對的問題。在內地資本市場尚未全面開放之前,陸港兩地“共同市場”將是提供多元投資和配套風險管理工具的市場模式。或許在不久的將來,以貨幣掉期等外匯金融衍生工具也能降低進入門檻,納入陸港兩地債券交易等共同市場。一個開放、多元的資本市場,將為境內人民幣貨幣掉期市場建設提供有利支撐。
作者:李曉明 鐘明月 單位:交通銀行總行 復旦大學歷史系
參考文獻:
[1]母丹.在路上——境內人民幣貨幣掉期現狀、機遇與挑戰[J].中國貨幣市場,2017(3).
[2]楊欣,成海波.人民幣貨幣掉期的風險分析與貨幣政策作用[J].時代金融,2011(18).
[3]溫建東.人民幣外匯貨幣掉期業務有關問題的探討[J].中國貨幣市場,2007(9).
- 上一篇:“一帶一路”建設與人民幣國際化研究
- 下一篇: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的現狀及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