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勘查資質管理影響及對策
時間:2022-01-04 09:25:04
導語:地質勘查資質管理影響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首先是勘查市場將表現出短期的混亂情形,隨后不同地質勘查單位將會出現市場份額占比的重新分配。隨著地質勘查資質的逐漸取消,勘查人才會出現一定的流動性,原本處于分散狀態下的勘查人員將會以一種新的形式組合,并與國有地質勘查單位產生競爭關系。不過這也會導致勘查技術產生層次不齊的情況,甚至出現數據造假情形,對地質勘查市場造成一定干擾,經歷了短期的混亂階段后,優質勘查單位將脫穎而出,逐漸在勘查市場中站穩腳跟,逐漸擴大市場份額占比,部分國有勘查單位可能因為管理或技術等因素被淘汰[1]。其次地質勘查項目負責人的責任及作用將逐漸體現出來,如今地質勘查工作的責任承擔者不再是地質勘查團隊,而是落實到個人,即地質勘查項目負責人。因此,一個地質勘查項目能否順利找到礦、尋礦過程中的成本是否符合經濟效益要求,均與地質勘查項目負責人的組織協調能力及其對地質狀況的了解程度具有直接關系[2]。
2針對地質勘查資質管理改革情形的相關解決策略
首先國有地質勘查單位應學會適應新形式、新變化,與曾經的地質勘查資質說再見。不能沉浸在地質勘查資質被取消的不理解與難以接受中,相反應積極調整心態,明確自己目前所處的位置。經過管理改革,國有地質勘查單位與民營地質勘查單位一樣,變成市場競爭中的一員,不再享有政策傾斜的機會,因此,不能用以往的眼光與心態來對待民營地質勘查單位,而是應該從理性角度出發,尋求互利雙贏,不再將目光局限于國內地質勘查,努力實現與國際接軌,創建并完善適合市場經濟體征的管理經營模式[3]。其次國有地質勘查單位應該明確自己在地質勘查行業的領軍位置,并為民營地質勘查單位提供示范及發展機遇。在地質勘探的實際勘探過程中,大力增加科技元素,不再局限于傳統勘探技術,積極試用新型勘探技術,并對新型勘探技術做推廣。同時在勘探過程中要提升環境保護意識及生態環境的社會效益意識,盡可能應用對環境損害程度較小的勘探技術,并對已遭受破壞的環境及生態環境實施修復處理[4]。國有地質勘查單位應不斷提升創新能力,并不斷尋求適合自己發展的創新之路。國有地質勘查單位的創新主要包含勘探組織形式的創新、地質服務形式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的創新、人才評價體系的創新及勘查投融資形式的創新等[5]。注重自身隊伍的建設,提升勘查隊伍的綜合素質及整體水平。勘查人員應牢記勘查工作的傳統,提升自身素質,堅持艱苦肯干原則,具有責任感及擔當意識。相關部門應盡可能改善勘查人員的生活水平,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及發展機遇,給予激勵制度。國有地質勘查單位應持有兼容開放的心態,秉持著走出去、引進來的原則。礦產資源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因此地質勘查工作也因地域的不同而有明顯差異,國有地質勘查單位不能將目光局限于一省或者是一國,而且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國有地質勘查單位更應打開視野,放眼于全球實現礦產資源配置。國有地質勘查單位具有豐富的經驗、嫻熟的技術及管理經驗,可以在“一帶一路”等政策的鼓勵下,尋求于國際勘查組織的合作與發展機會,參與其他國家企業的外包勘查項目的競標,以便提升境外勘查項目的成功率與經濟效益。
3結語
本次研究將地質勘查資質管理改革作為研究背景,探究地質勘查資質管理改革對地勘單位產生的相應影響,首先是勘查市場將表現出短期的混亂情形,隨后不同地質勘查單位將會出現市場份額占比的重新分配。其次地質勘查項目負責人的責任及作用將逐漸體現出來。并給出地質勘查單位應對地質勘查資質管理改革的相關策略。首先國有地質勘查單位應學會適應新形式、新變化,其次國有地質勘查單位應該明確自己在地質勘查行業的領軍位置,并為民營地質勘查單位提供示范及發展機遇,注重自身隊伍的建設,提升勘查隊伍的綜合素質及整體水平,同時國有地質勘查單位應持有兼容開放的心態,秉持著走出去、引進來的原則,不斷提升創新能力,并不斷尋求適合自己發展的創新之路。
【參考文獻】
[1]張洪飛.淺談加強單位地質勘查資質管理的重要性[J].才智,2016,(27):226.
[2]寇寧.對切實落實地質勘查資質管理條例的相關思考[J].中文信息,2013,(3):19,112.
[3]張維宸.地質勘查資質管理體制的歷史沿革和未來選擇[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14,(5):31-34.
[4]周鑫,汪恩滿,王兆豐等.新常態下地質勘查資質監督管理對策研究[J].中國礦業,2015,(6):34-37.
[5]張維宸.地質勘查資質管理體制的歷史沿革和未來選擇[J].國土資源導刊,2014,(11):66-68.
作者:馬力 單位:甘肅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三地質礦產勘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