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管理問題分析與對策
時間:2022-03-21 11:29:05
導語:公路工程管理問題分析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公路工程項目中科學的管理制度和方法有利于高質量工程的建設。論文闡述了公路工程管理的目標及主要內容,分析了各項內容在項目管理中常見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研究對策,可供技術管理人員參考。
【關鍵詞】公路工程;管理;常見問題;研究對策
1引言
隨著近幾年國家在交通領域的持續投入,全國的公路網已經逐步建成,公路建造和管理水平也在逐步提高,特別是在高等級公路建設上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但是,由于公路建設牽扯面廣,經歷時間長,資金投入大,在當前公路管理中暴露出很多問題,如果不對其產生原因加以分析,將會對公路建設質量和工期造成嚴重影響。因此,本文結合目前公路管理中常見的問題進行研究分析,并提出解決對策,可為工程管理人員提供借鑒。
2公路工程管理的目標及主要內容
2.1公路工程管理的目標。公路工程管理是利用科學的管理方法,達到資金、工期和建設質量之間的平衡。如圖1所示,在公路建設過程中,通常是以投資成本和工期來控制建設質量,在保證公路建設質量的基礎上,做到投入資金最少、工程最短。2.2公路工程管理的主要內容。公路工程管理貫穿于施工準備到竣工驗收的全過程,主要包括項目施工管理、合同管理、公路工程造價管理等[1]。其中最主要、最復雜的是施工管理,公路施工管理中設計的面廣、管理內容復雜、制約因素多,還包括施工中的人員設備管理、施工文件管理、施工進度管理、施工質量管理、施工資金管理、施工安全管理等。項目合同管理主要包括業主、設計、施工、監理等簽訂的招投標合同。公路工程造價管理包含前期的估算指標、概預算定額、各項費用指標的制定、工程量計算、建材的價格信息和有關的價格指數系統的建立等。
3公路工程管理中常見問題分析
3.1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常見問題分析。在施工組織中由于工序連續性不夠,例如基層施工和面層施工的時間和材料設備安排上不能合理調度,影響施工進度;面層施工中混合料的出場到運輸攤鋪過程中不能很好地連接順暢,很容易造成混合料的溫度下降,影響后期的壓實效果,造成強度不足和空隙率過大,在使用后產生車轍和水損狀況。突發狀況應急能力弱,施工過程中遇到機械故障、天氣突變、施工配合達不到要求等突發狀況往往會導致施工暫緩或停滯,影響工程建設質量和進度。跟蹤質量檢測不到位,會影響到路面的質量,造成路面排水不暢,更不利于對投資的全周期控制等。施工中在機械設備、人員及材料管理中也經常出現管理不當問題。管理體制不健全會導致機械使用過程中顧此失彼,存在人員配備不足或者機械設備資源浪費現象;施工技術人員管理不善不僅影響工程建設進程,還可能出現安全事故;材料的管理直接影響工程質量,在粗細集料、水泥、瀝青及混合料的進場上如果檢驗不到位,則很容易產生劣質工程。施工進度和質量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點內容。施工過程中遇到惡劣天氣、特殊工程地質狀況及其他突發情況等都會導致工期延誤,影響到項目建設進度;質量管理問題主要體現在進場材料檢驗、基層及面層結構的技術指標控制、基層的養護要求上,例如,基層混凝土的養護強度和時間不夠、面層平整度、彎沉指標不符合要求等。3.2公路工程合同管理中常見問題分析。當前在某些公路工程項目中存在“陰陽合同”問題,在建筑市場以外,另行與承包人簽訂合同[2],發包人將自身的風險轉移到承包人身上,從而嚴重擾亂了公路工程管理工作。施工企業合同意識薄弱,在實施過程中不能嚴格按照合同規定操作,導致增加項目建設成本,造成資源浪費。由于公路建設市場的行政干預,給索賠工作帶來了許多困難,導致合同索賠難以進行,給承包人造成損失。管理人員素質不高,遇到問題時一味地協調補救,導致合同形同虛設,不能起到約束作用,大部分的合同管理人員是土木行業出身,缺乏法學及經濟學領域知識。此外,監理工作不能很好地站位,責任缺失,同時,缺乏對監理人員的約束機制。3.3公路工程造價管理中常見問題分析。近幾年,公路項目造價管理中“三超”現象較多,即超概算、超預算、超估算情形,其原因首先是與行政主管部門不能及時地更新材料價格、材料價格變動較大及施工工期長有關;第二是沒有完善的造價標準體系,地區之間存在較大差異,而且相關的法律和造價體系沒有很好地貫徹到公路建設中來,對造價管理的認知存在差異;第三是合同制定上存在漏洞,在招投標中打招呼、轉包分包現象時有發生,導致項目資金大量流失[3];第四是技術手段落后,很多造價管理人員學歷較低,管理工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在造價統計信息上不認真對待,附屬設施等小部件上數據量少,對數據核實造成困難。
4提高公路工程管理水平的對策
4.1提高項目施工組織管理水平。實施施工組織管理的動態控制,通過協調項目計劃、資金達到對施工組織的管理,通過標準化工序對相關數據進行收集分析,及時進行工程設計變更和應急方案設計,在評價工序能力的基礎上保證工序能夠穩定;增加機械設備和人員投入,提高檢測水平,確保選用的建筑材料符合標準,分部工程符合要求,可有效降低突發情況發生的概率,提高施工過程中的應變能力,確保工程進度,提高工程建設質量;完善施工中的進度控制和質量控制措施,在保證工序安排和材料供應的基礎上嚴格按照施工進度控制圖組織施工,并根據突發狀況靈活調整施工順序,質量檢測跟蹤要及時準確,不能因質量不達標而影響后續工程的進行。4.2加強公路工程合同管理。施工單位要做好施工合同的選擇工作,控制施工合同的簽訂。仔細區分每一類合同的優缺點,合理分攤工程風險,合同雙方必須嚴格履行合同條款,強化合同履約管理。如圖2所示,從合同簽訂到履約完成,建立完善的合同履約機制。通過推行工程擔保責任制,加強合同的索賠管理;提高監理人員業務素質;確保發包人和承包人的履約責任。此外,需要總結借鑒合同管理的經驗,對不嚴謹的合同條款加以改正,提高工程項目的合同管理水平。最后,要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并改善利用現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和相關法規的基礎上結合行業特點,建立一套完善、可行、合理的合同管理制度[4]。4.3完善公路工程造價管理。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定額管理體系,在“量價合一”的背景下可以合理采用“量價分離”的做法,從而以工程量清單作為基礎,提高公路工程造價管理的水平。其次,需要完善咨詢造價市場,通過咨詢團隊的輔助作用強化造價管理,在咨詢過程中對項目的整體方案做大致了解,排除掉一切阻礙方案,防止施工中出現超額現象。最后,健全造價標準體系,在現有框架的基礎上,制定更加詳細的管理說明,不斷從工程經驗中吸收精髓,建立多方面、多角度的控制方法,通過設置合理的控制系數,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達到動態監管。此外,要強化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和監督作用,防止出現私自報價現象。
5結語
本文闡述了公路工程管理的目的和主要內容,指出了科學管理對工程建設的重要作用,并從施工組織、合同管理及造價管理三個方面分析了現階段公路工程管理中常出現的問題,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礎上,分別提出了應對方法。公路工程管理不僅要從細節上解決各方矛盾,還要從大的方面完善相關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員需要在實際工作中靈活應用和總結經驗。
【參考文獻】
【1】段志勇.項目施工中的合同管理與技術管理[J].江西建材,2016(24):260.
【2】張揚,朱會娟.論公路工程項目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工程技術:文摘版,2016(7):223.
【3】封佩杰,王野塵,閆秋波.公路工程造價標準體系初探[J].吉林交通科技,2016(2):42-45.
【4】劉志豪.試述路橋工程合同管理的必要性及其加強措施[J].智能城市,2018(5):59.
作者:王宏義 單位:河北省高速公路張涿張家口管理處
- 上一篇:公路工程管理質量與進度控制
- 下一篇:建筑工程管理因素及解決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