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項目施工變更管理體會

時間:2022-09-10 03:41:25

導語:道路項目施工變更管理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道路項目施工變更管理體會

摘要:近年來,隨著國家對交通基礎設施投入加大,各地道路、橋梁、市政項目紛紛上馬開工建設。道路工程,特別是市政道路項目,處于城市中或周邊區域,施工前地下情況不明,綜合管線錯綜復雜,雖然有地質勘探,但因種種原因,路基施工開挖后,與設計會存在不一致,造成變更,筆者結合自身經歷的一個市政道路項目變更管理工作,談一些體會,以供參考。

關鍵詞:道路施工;變更管理

1施工中變更工作面臨的問題

中部地區某省會城市一個市政道路項目,道路等級為城市支路,路線全長411.9m,設計行車速度30km/h,路面結構設計年限10年,路幅寬度為20m,斷面形式為3.0m(人行道)+3.5m(非機動車道)+3.5m(機動車道)+3.5m(機動車道)+3.5m(非機動車道)+3.0m(人行道),路面結構為4.0cm厚細粒式瀝青混凝土AC-13+7.0cm厚粗粒式瀝青混凝土AC-25+40cm厚水泥穩定砂礫(4%~6%)。道路現狀起終點與分別與城市支路、次干道相交,K0+000-K0+180段為小區內瀝青路面,K0+180-K0+280段為空地和居民健身場地,K0+280-K0+412段為綠化帶,道路兩側緊鄰居民樓。根據現場調查情況,道路沿線分布有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局部地表有積水,不適合作為路基持力層,暫采用換填方式處理軟基,一般厚度小于3m,軟土處理方案為全部清淤換填處理,局部厚度大于3m時,采取拋片石加土工布處理。施工單位進場后,對原地面進行了復測,建成洗車槽等文明施工設施后開始路基開挖,路基開挖至2m深位置后,存在小區化糞池位于路基內需改移、地下水、路基兩側滲水大,地下有軍纜、電纜、弱電、自來水、燃氣等管線影響路基開挖等問題,施工單位根據施工實際情況向監理、建設單位提出了變更申請。經過對比,有些變更項目監理和建設單位不認可或核減,多是因為施工單位變更管理水平不高,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2產生問題的原因分析

施工中產生變更的原因很多,施工單位有些變更項目被監理和建設單位不認可或核減工程量,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2.1設計存在考慮問題不到位,有缺陷。一方面有些項目從前期可研、立項開始就一直在趕時間,給設計階段留出的時間短,對設計工作不夠重視,審查流于形式;另一方面,有些設計單位、設計人員水平有限,缺乏現場經驗,考慮問題不足,造成設計與施工脫節,設計與施工實際情況有出入,造成變更。出現此類原因的變更時,建設單位有時會認為是設計原因造成變更,追究設計單位責任,要求設計單位承擔責任,不會同意變更。2.2施工單位未安排專人、有經驗的人負責變更管理。在實際工作中,有些施工單位因為工期短或者節省開支,未安排專人負責變更管理,要不由資料員兼顧,要不由施工員兼顧,或者招個實習生負責,由上述人員負責變更管理都存在明顯缺陷,資料員缺乏現場經驗、施工員不熟悉變更流程、實習生沒有經驗。2.3缺乏變更管理程序、制度。施工單位對變更管理沒有制定流程、制度,往往是靠著自己的想法或一些口頭的說法去做,沒有認真研究監理、建設單位有關計量、變更的規定,造成有些能夠變更計量的沒有上報。沒有流程指導,造成很多時候重復工作,效率低,時間拖得久,影響變更申報,直接影響施工進度及效益。缺乏變更管理制度,對人、事不能進行監督約束,從事變更的工作人員做多做少、做好做壞一個樣,沒有積極性。比如事例中的因滲水采用盲溝處理項目,施工單位就未能及時上報變更申請,直到軟基處理回填完片石和砂礫層后才提出,造成建設單位直接核減工程量,而且施工盲溝時又要重新挖開砂礫、片石層,增加了施工成本。2.4資料收集不全、不及時。工程項目中資料收集工作非常重要,特別是變更項目,建設單位審批時主要依據項目資料,項目審計時更是依靠資料的完整性、準確度、邏輯性進行,從一定程度上來說,資料的完整性直接影響到工程利潤。施工過程中,有些施工單位存在資料收集不全、不及時的情況,特別是一些隱蔽工程項目,圖片、影像、現場紀要、草簽等反映過程的資料,施工單位沒有及時收集,事后又沒辦法補充,造成涉及變更時,監理和建設單位不認可。比如事例中的原有綜合管線改遷或保護工程項目,由于收集資料不全、不及時,建設單位核減了10萬元此項費用,核減量很大。2.5與監理、建設單位溝通協調不夠項目施工單位在項目變更過程中與監理、建設單位溝通不及時,有些項目不征求監理、建設單位意見先行實施,造成監理、建設單位不認可,比如事例中的施工用電接入費用,按照規定該項費用屬進場“三通一平”費用,屬建設單位負責的費用,但施工單位事先未向監理、建設單位提出,而是通過私人關系將施工用電接入,花費3萬元,沒有任何收據憑證,建設單位將該項目刪減,施工單位吃了“啞巴虧”。有些項目沒有主動去協調爭取,比如事例中的原有綜合管線改遷或保護工程項目,施工單位申報20萬元,建設單位核減10萬元,核減量達到50%,如施工單位主動協調的話,是可以爭取更多的工程量的。

3建議與對策

3.1高度重視前期投標階段對圖紙、清單的把握理解。施工單位投標前應組織有經驗的施工、計量、造價等專業人員認真對設計文件、工程量清單進行詳細研究,特別是對設計文件中的缺陷、漏項進行梳理列出,并及時在招標單位召開的標前會議上書面提出,避免被動;另一方面,在施工進場后,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在對設計文件、施工合同、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等進行研究,發現問題及時與設計、監理、建設單位溝通,并提交變更申請,把工作往前趕爭取主動。3.2安排專人負責變更管理工作。負責變更管理的人員要具備以下一些條件:①強烈的責任心,做事細致認真;②項目所需要的專業基礎知識,對圖紙能夠看懂;③熟悉相關規范,特別是計價規范,比如最新的09清單計價規范,以及一定的審計業務知識;④一定的現場施工經驗,對施工組織、工法有一定了解;⑤一定的協調溝通能力。3.3制訂變更管理各項程序、制度施工單位要結合項目實際,吃透監理、建設單位有關變更、計量等有關規定,制訂切實可行的變更管理程序,確定變更項目申請程序,依據金額大小明確責任,把變更管理的責任分解落實到項目經理、總工、工程部長、變更管理負責人、具體工作人員頭上,確保變更項目從申請到計量都按照既定的程序、每個大的變更項目都有責任人。同時,要制訂變更管理各項制度,包括變更管理獎罰制度,對變更管理工作做得好的,要進行獎勵,可以借鑒營銷行業中的獎勵提成,依據變更金額的大小,按照一定的比例提取獎金獎勵有關人員。獎罰兌現,充分調動變更管理人員積極性。3.4及時收集、整理上報變更資料。施工單位變更管理人員要及時收集施工過程中的各種資料,包括與監理、建設等單位的往來文件、圖紙、會議紀要、現場圖片、影像等,圍繞變更項目匯總資料進行整理,及時編制變更申請報告,按照程序進行項目部審核后上報監理、建設單位審批。3.5加強與設計、監理、建設單位的溝通協調工作。項目建設過程中,參與方眾多,其中主要的參與方是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建設單位,各參與方各司其責,各負其責,施工單位由于相對處于弱勢地位,所以要積極主動與設計、監理、建設單位溝通,特別是變更項目管理過程中,施工單位要注重變更項目發生前、過程中、完成后與設計、監理、建設單位有關人員的溝通,提前通氣,取得設計、監理、建設單位的支持。

作者:肖家龍 單位:長沙市芙蓉區公共工程建設中心